左右天门镖局这么多年没人护着,也一路坎坷走了过来,不差这几个月了。
蒋芊芊心里盘算着等回来再把眼前这个清润公子搞到手,各种捏扁搓圆加挑逗,就听对方那个翩翩少年郎润润的声音传过来。
“哦,劳烦蒋少镖主挂念,李公子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但无甚大碍,这几天都在家休养呢。我代李公子感谢蒋少镖主的挂念!”
蒋芊芊嘴角一抽,心说谁特么挂念那个冰山脸太子啊!不就是随口问问,这两天太子殿下身体不适的传闻,早已经传得连他们镖局门口守门的狗都知道了,本姑娘当真只是客套一下,嘴上却道。
“那还真是遗憾,没想到李公子看着身体健壮如斯,竟然也禁不住风寒的侵扰,还得让他好好在家休养休养,既然李公子没来,江公子,咱们就开始正常的交接托镖手续吧!”
此刻,被念叨身体看起来健壮却架不住风寒的太子李明宇,正坐在太子府的大厅里喝茶,冷不丁打了个喷嚏,他捏了捏鼻子,吩咐一旁的追风道。
“追风,把窗户开大一点,顺道把房里的熏香给灭了,熏香的香味太过浓郁,孤都打喷嚏了!”
追风得令,从暗处闪身出来,恭敬道。
“是的,太子殿下!”
风一样的速度去办事去了。
而此刻的城外,江廷舟听了蒋芊芊的话,忍不住眼角直抽抽,心说,他怎么觉得蒋芊芊这话好像有点诅咒太子殿下的意思?
蒋芊芊已经自顾自的上前去检查托镖的粮食去了,他也没好再继续和她掰扯,毕竟太子殿下是真病还是假病,他比任何人还清楚。
不得不承认,蒋芊芊的长相和她的办事能力,绝对成正比,人长得漂亮不说,干起事儿起来干净利落,很快就带领了手底下的人验收了粮食,点好人数,马匹和车辆,就和江廷舟做了交接。
江廷舟拿出一块信物,交到了蒋芊芊的手上道。
“蒋少镖主,既然一切已经确认无误,那你们还是尽早出发吧,毕竟西南远离此地,山高路远,这块信物你暂且拿着,等你们到了西南地界后,进了西南边锤的第一座城,找到一个叫来福客栈的掌柜,把这块信物交给他,他就会和你做粮食交接手续,你们此趟托镖也算完成了,到时候他会把剩下的托镖费给你结算清楚。”
尽管李明宇和江廷舟心里都明白,此趟护镖天门镖局的人,将会有去无回,但该做的面子工程和该走的程序还得做。
正所谓演戏演全套,此刻暗处不知道有多少人,正盯着他们这行人呢?江廷舟自然不会露出任何马脚。
蒋芊芊自是不知道江廷舟心里的所想,接过对方递来的信物,随手递给了一旁的三娘,拱手道。
“行,江公子,信物我收下了,到了西南边陲之后,我们一定按照你所交代的进行交接手续。”
说完,蒋芊芊再次拱拱手道。
“既然托镖的粮食我们检验无误,江公子,那我们就先走,山高路远,江湖再见!”
说这话的时候,蒋芊芊看着江廷舟的方向,露出了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容,等她回来,发誓要拿下眼前这个翩翩佳公子,做她男朋友。
而江廷舟温润的眼眸在看到蒋芊芊这个笑容时,蓦然就想起那天蒋芊芊说要钓他,让他做大腿的话,温润的脸上忍不住闪过一丝尴尬,耳尖悄咪咪的红了。
但他好歹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愣是强忍住内心的那股子躁动不安,拱拱手道。
“行,那在下就祝蒋少镖主此行一切顺利,期待你的凯旋归来!”
虽说明知蒋芊芊他们此去是死局,但他还是期待能有奇迹发生,再怎么说,蒋芊芊和眼前这些身强力壮的镖师,都属于大楚的子民,如若不是形势所迫,谁也不希望再见到他们时就是一堆死尸。
更何况,他长这么大,见过不少名门贵女,世家千金,还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胆大到让人找了他的画像,明目张胆说是要钓他的,这就让人感觉很是奇特。
如若蒋芊芊此趟西南之行,能平安回来,他倒是不介意和她做个朋友,体验一下她是怎么钓男人的。
蒋芊芊自是不知道江廷舟心里的所想,看了一眼自己身后浩浩荡荡的镖队和粮队,再看一眼眼前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最后朝着江廷舟的方向拱手。
“告辞!”
说完,利落的转身,翻身上马,大手一挥,豪迈道。
“起镖!”
蒋芊芊的话音刚落,天门镖局的青年镖师们立马豪迈而又恭敬地附和道!
“起镖!”
镖局众人的声音铿锵有力,奇异的汇集在一起,给人一种蓬勃的力量,让人心生热意。
江廷舟站在城门的最高处,看着蒋芊芊带着一众人浩浩荡荡的朝西南边陲而去,只留下滚滚黄土!
就在众人都走了之后,一个老者一瘸一拐的带着两条狗来到刚才蒋芊芊他们汇集的地方,用手搭成凉棚,看着远去的队伍,眼底闪过一抹焦急。
老者将拴两条狗的链子全部解开之后,指了指不远处的队伍,对两条狗道。
“哎呀,老朽又来迟一步,阿一阿二,赶紧的追上去,大小姐她们才刚走不远!你们俩跑快点,片刻功夫就能赶上。”
老者的话音刚落,就见两条狗像是听得懂人话似的,迈开双腿,呼哧呼哧的朝着蒋芊芊他们的队伍狂奔而去。
不远处的蒋廷舟看得嘴角直抽抽。
蒋芊芊这趟到底是去出镖还是去游山玩水啊?竟然连狗都带上了。
虽说那两条狂奔而去的狗,看起来身形健虽,敏锐力极强,但此趟去西南护镖山高路远,蒋芊芊他们怕是不知道此去连尸体都可能运不回来,至于还要带两条狗同行吗?
而此刻,在那些阴暗的角落里,不少黑影目送着蒋芊芊他们队伍离开后,迅速的溜回京城汇报事情去了。
蒋廷舟回到东宫的时候,李明宇正在湖心的亭子里修改奏折,听到脚步声,头也不抬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