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丹书铁券
——“以吾之血,铸尔之诺;以国之运,赎尔之死。”
(一)雪落圣旨
十月廿九,北境第一场雪。
雪片大如席,却轻得像谎言,飘进青阳宗外门的松涛院。院中铜炉正旺,少年把最后一味“玄霜晶”投入丹鼎,鼎盖嗡鸣,霜火交缠,映得他眉骨如刀。
“丹成三纹,可还不够。”
少年低语,指尖在虚空连点数下,一缕灰焰顺着鼎壁游走,将尚未凝形的丹胚重新炼化。
便在此时,院门被巨力撞开。
一队金甲禁卫鱼贯而入,雪色披风上绣着赤焰金凤——那是大楚女皇亲军“凤羽卫”的标志。
为首女官手捧鎏金锦匣,朗声宣旨:
“青阳宗外门弟子李长青,炼三阶‘破障丹’,济北境三军,功在社稷,特赐丹书铁券一面,可免十死,可换国运!即日进京,面圣授勋!”
丹书铁券!
院中弟子尽数跪倒,唯有李长青负手而立,目光落在那只锦匣。匣盖未启,已有龙吟般的震颤透骨而出,仿佛一面沉甸甸的死亡通行证。
(二)铁券上的血纹
夜,青阳宗丹塔顶层。
塔外风雪倒卷,塔内却只剩一盏青灯。
李长青独坐,借灯焰之温,将铁券平放膝前。
券长七寸,阔三寸,非金非玉,通体乌沉,正面錾刻“大楚丹书”四字,背铭繁复血纹。
他以指腹轻触,灰火顺着纹槽游走,竟发出“嗤嗤”腐蚀声。
下一瞬,一股浩荡到近乎残暴的国运顺着指尖倒灌而入——
轰!
识海炸开,一幅画面强行铺展:
——北境长城,万兽奔腾,城墙缺口处,一名女将披血燃旗,回首间,面容赫然是……女皇本人!
她胸口插着一支黑羽箭,箭尾尚在震颤,却对她身侧的少年伸手,似在索要什么。
画面戛然而止。
李长青猛地俯身,呕出一口黑血,血珠落在铁券,竟被血纹瞬间吸尽,券面随之亮起第十道暗金纹路。
“原来如此……”
他抬手擦过唇角,低低笑出声,“所谓免死,是要我以血为引,替大楚去填那第十道死劫。”
(三)三问宗主
第二日清晨,李长青登青阳主峰“问剑坪”。
宗主谢无涯背对云海,似与雪色融为一体。
“你决定了?”
“弟子有三问。”
“讲。”
“第一问,丹书铁券,可不可拒?”
“可。拒则视为叛国,青阳宗当立刻逐你出门墙,以全道统。”
“第二问,若弟子携券北上,宗门可会阻?”
“不会。你非青阳真传,青阳无义务护你,亦无义务拦你。”
“第三问——”
李长青抬眸,灰火在瞳仁深处凝成针尖大小的一点,“若弟子以铁券换得国运,可否转赠宗门?”
谢无涯终于转身,目光如万古寒潭。
“国运非物,不可赠,只可承。你若真能带得回来,青阳……自会接下这段因果。”
李长青躬身一礼,不再言语。
下山时,雪深没膝,他却走得极稳,每一步都在雪面烙下一圈浅浅灰焰,像给大地烙下一串死亡的倒计时。
(四)凤羽卫的刀
宗门外,凤羽卫已列阵等候。
女官掀开车帘,微微一笑:“许丹师,请。”
车厢内燃着龙涎香,暖若春昼,却掩不住刀锋味。
李长青甫落座,七道杀机已悄然锁死他七处大穴。
“券在我手,命也在我手。”
他屈指轻弹,一面小小灰火屏障在指尖绽开,杀机顿时如被利刃斩断。
女官神色不变,只抬手击掌。
车壁暗格弹开,露出一方漆黑剑匣。
“女皇口谕:‘若许青愿以铁券北上,再赐剑胚一柄,可斩王侯。’”
剑匣开启寸许,一缕寒光透出,竟与李长青丹田内那截“断剑”残片遥相呼应,发出清越铮鸣。
李长青阖目,三息后睁眼,眸底灰火尽敛。
“告诉陛下,剑我要了,命……暂时也替她留着。”
(五)雪夜赌命
车驾出青阳,向北。
夜幕沉沉,雪势更骤,忽有铁骑自后方追来,黑甲蒙面,弓弦如满月。
“留下丹书铁券!”
暴喝声中,箭雨破空,竟全以“破法陨铁”打造,专破修士罡气。
李长青自车顶一步踏出,灰火铺天张开,化作一面百丈火幕,将箭矢尽数吞没。
火幕之后,他左手托铁券,右手并指如剑,对着虚空轻轻一划——
嗤啦!
雪夜被撕开一道漆黑裂缝,裂缝内传来凶兽般的嘶吼。
追骑座下战马惊惧人立,霎时阵脚大乱。
李长青借乱飞身回车,低声吩咐:“换道,弃官路,走寒谷。”
女官色变:“寒谷夜禁,入者十死无生!”
“十死之中,尚有一生。”
少年抬眼,瞳孔里映着铁券的血纹,像两簇将熄未熄的幽冥火,“而我,刚好欠死亡一条命。”
(六)尾声·以血为契
寒谷口,万籁俱寂,唯有风雪哀号。
车驾停,许青独身下车,回身对凤羽卫举杯一笑。
杯中是夜宴剩下的那盏“毒酒”,酒面浮着一粒灰火凝成的丹丸。
“替我转告陛下——”
他仰头饮尽,掷杯于雪,瓷片四溅如星。
“丹书铁券,我接了;国运免死,我不要。我要的,是让她亲口告诉我,北境长城上那一箭,究竟射的是兽,还是人心。”
风雪吞没了少年的背影。
铁券在他怀中滚烫,第十一道血纹,正缓缓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