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采购权之争
老科长退休留下的权力宝座,像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巨大蛋糕,吸引着无数贪婪的目光,也让采购科乃至整个轧钢厂后勤系统,陷入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明争暗斗。漩涡的中心,便是自恃资历最老的赵师傅和异军突起的钟浩。
赵师傅使尽了浑身解数,将几十年积攒的“人情世故”发挥到了极致。他不再满足于在科室内部搞小动作,开始走出办公室,四处活动。今天请仓库的老兄弟喝酒,忆往昔峥嵘岁月,暗示将来当了科长绝不会忘了老哥们;明天又提着点心盒子跑到生产车间,跟车间主任们诉苦,说现在采购如何难做,但只要他老赵上去,一定优先保障兄弟车间的需求;他甚至咬咬牙,动用了不少老本,买了两条“大前门”和一瓶西凤酒,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敲开了李怀德副厂长的家门。
“李厂长,您领导有方,咱们厂才能这么红火!”赵师傅点头哈腰,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将礼物放在不起眼的角落,“我老赵在采购科干了二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想着能再多为厂里贡献几年力量。这次老科长退了,我……我斗胆想挑更重的担子!只要组织上信任我,我以后一定……一定唯李厂长您马首是瞻!厂里需要什么,您家里需要什么,我老赵绝对跑在最前面!”他话语里的暗示,再明显不过。
李怀德打着哈哈,既没明确答应,也没拒绝,只是含糊地说:“老赵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组织上会综合考虑的。”但那条烟和那瓶酒,他默认地收下了。在他看来,赵师傅这种老油条,容易掌控,以后确实能成为自己的钱袋子。
有了李怀德模棱两可的态度,赵师傅更加得意,回到科里,气焰都嚣张了几分,看钟浩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即将被扫地出门的失败者。
与赵上蹿下跳的钻营截然不同,钟浩选择了另一条路——用无可挑剔的业绩和能力说话。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凭借系统提供的实时市场信息,他总是能精准把握各类物资的价格波动。在价格低点时果断大量购入,为厂里节省了大量资金;在物资紧俏时,他又能通过韩春明那条线或者其他隐秘渠道,找到可靠的货源,保障供应不断。他经手的采购单,质量总是最好的,价格总是最合理的,流程清晰,票据规范,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将触角伸向其他部门。运输队卡车坏了,急需一个罕见的轴承,仓库没有,采购渠道又慢,钟浩知道后,通过自己的关系,半天时间就把零件送到了司机手上;食堂需要一批调味品,计划内的指标用完了,又是钟浩想办法搞来了物美价廉的替代品,让工人们吃得满意。他仿佛无所不能,总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
这一对比,高下立判。厂里明眼人都看在眼里,心里那杆秤,逐渐偏向了年轻能干、踏实做事的钟浩。
然而,决定性的转折点,很快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到来。
厂里接到了一批支援国家重点建设的紧急订单,要求一个月内交货。时间紧,任务重,所有的生产设备都必须开足马力,日夜不停。而维持高炉和加热炉运转的“粮食”——优质动力煤,库存却频频告急!
负责燃料采购的赵师傅,觉得天赐良机又来了!他主动跑到厂部会议室,当着杨厂长、李怀德等一众领导的面,把胸脯拍得砰砰响:“厂长!领导!煤的事情包在我老赵身上!我联系了一个河北的大矿,那边管事的是我老表!答应给我们最低价!保证足量供应,绝不耽误生产!”
他报出的价格,比当前市场价低了足足一成半!这巨大的差价,让正在为成本焦头烂额的领导们顿时心动不已。
李怀德首先表示支持:“好啊!老赵!关键时刻就得看你这样的老同志!关系硬,靠得住!”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钟浩开口了。他之前通过系统监测到,由于几条主要运煤线路进行集中检修,加上邻省几个大矿产能临时调整,未来半个月,煤炭供应将会趋紧,价格有很大概率上涨。赵师傅报出的这个低价,明显低于成本,极不正常。
他语气沉稳地提醒道:“杨厂长,李厂长,根据我了解到的一些市场信息,最近煤炭运输和产能都有些波动,价格有上涨的趋势。赵师傅谈的这个价格……确实非常优惠,但优惠得有些异常。为了稳妥起见,我建议是不是再多方面了解一下行情,或者先签一个小批量的试供合同?”
这话如同冷水滴入热油锅,赵师傅瞬间就炸了!他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跳起来指着钟浩,脸红脖子粗地吼道:“钟浩!你什么意思?!你是在怀疑我老赵的能力,还是怀疑我老表的诚意?!我在这个行当干了二十年!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煤炭行情我会看不准?你就是嫉妒我找到了便宜货源,故意捣乱!是不是想等你那个什么不靠谱的‘市场信息’灵验了,你好再出来显摆你能?!”
他转而对着领导们,痛心疾首地说:“厂长!领导们!你们看看!现在的小年轻,自己没本事,还净会给干实事的人使绊子!这煤价一天一个样,现在不签,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到时候耽误了生产,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李怀德本来就对钟浩的“多嘴”有些不悦,又受了赵师傅的礼物,此刻自然站在赵这边,他皱起眉头,批评钟浩:“小钟同志,要尊重老同志的经验嘛!老赵在燃料采购这方面还是很有门路的。不要动不动就怀疑一切。我看老赵谈的这个价格就很好嘛,能给厂里省下一大笔钱!”
在赵师傅的信誓旦旦和李怀德的支持下,杨厂长虽然觉得钟浩的提醒不无道理,但迫于生产压力和巨大的价差诱惑,最终还是拍板,同意了赵师傅的方案,签订了大额的固定价格采购合同。
赵师傅得意洋洋,仿佛已经看到了科长宝座在向他招手。他拿着盖好章的合同,趾高气扬地瞥了钟浩一眼,仿佛在说:小子,跟我斗?你还嫩点!然后兴冲冲地跑去打电话“报喜”并催促发货了。
然而,现实给了所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就在合同签订后的第二天,坏消息接连传来。主要运煤线路检修时间延长!邻省一个大矿因安全事故临时停产!煤炭市场应声而动,价格如同坐了火箭,一路飙升,短短三天,就比赵师傅的合同价高出了百分之三十还多!
赵师傅那个所谓的“老表”矿长,电话再也打不通了。对方宁愿支付那点微不足道的违约金,也绝不愿意按原价发货了——把煤卖给市场,赚得远比违约金多得多!
轧钢厂的煤库存迅速告罄,高炉面临着熄火的危险!一旦停产,不仅巨额订单无法交付,光是重新点燃高炉的损失就是天文数字!全厂上下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杨厂长在办公室大发雷霆,把赵师傅叫过去骂得狗血淋头,茶杯都摔碎了好几个!“赵金山!你看看你干的好事!这就是你干了几十年的经验?!这就是你那个靠谱的老表?!厂子要是因为你停了产,我扒了你的皮!”
赵师傅面如死灰,浑身哆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会反复念叨:“怎么会……怎么会这样……”他彻底傻了,巨大的恐惧和后悔淹没了他。
就在这绝望的时刻,钟浩再次站了出来。他平静地走进厂长办公室,无视了面如死灰的赵师傅,对杨厂长说道:“厂长,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解决燃料问题。我认识一个朋友,或许能联系上山西那边一个煤矿,可能能紧急调拨一批煤过来,就是价格……可能要比现在的市场价还略高一点,而且需要现款结算。”
这其实是钟浩通过韩春明,动用系统资金,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从另一个渠道紧急采购的。所谓的朋友和煤矿,只是障眼法。
此时此刻,杨厂长哪里还顾得上价格?只要能保住生产,什么条件都得答应!“快!快去联系!价格不是问题!只要煤能尽快运到!”
钟浩立刻行动起来。在系统资金的强大支撑和韩春明的高效运作下,一批优质的煤炭日夜兼程,源源不断地运进了轧钢厂的煤场。生产线保住了!巨额订单按时完成!
经此一役,赵师傅彻底身败名裂,灰溜溜地请了长期病假,再也没脸在采购科待下去。而钟浩,则成为了挽救工厂于危难之际的英雄。
几天后,李怀德副厂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厂领导班子会议,专门讨论采购科长的人选问题。
会议上,李怀德还想最后挣扎一下,试图挽回一点面子:“钟浩同志这次确实立了功,能力也很突出。但是不是太年轻了?采购科关系到全厂的命脉,是不是再让老同志带一带……”
但他的话音未落,就被其他领导打断了。
管生产的副厂长首先开口:“老李,话不能这么说。能力不分年纪!这次要不是小钟,咱们厂损失就大了!我看钟浩同志就很有魄力,很有担当!”
党委副书记也点头:“钟浩同志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不像有些人,尽搞些歪门邪道。年轻正好,有冲劲,有想法,应该给年轻人加担子!”
其他几位领导也纷纷附和。杨厂长最后拍板:“好了,意见很统一了。钟浩同志的能力和贡献,大家有目共睹。我同意由钟浩同志担任采购科科长。组织部尽快下文公示。”
一锤定音!
消息传出,全厂震动!钟浩,这个进厂不到一年的年轻人,一跃成为红星轧钢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层干部,实权在握的采购科长!
站在崭新的科长办公室里,钟浩看着窗外忙碌的厂区,目光平静而深远。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掌握了采购权,就意味着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和信息,也为实现那个更大的目标,铺平了道路。
脚下的路,还很长。而院里的禽兽,厂外的风浪,都还在等着他。但他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