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收音机 again
许大茂“老母鸡风波”的余韵还未完全散去,四合院里的人们茶余饭后又多了一项谈资。许大茂自是又气又恨,连着好几天脸色阴沉,见谁都像欠他几百块钱似的。刘海中也是憋了一肚子无名火,感觉自己的“权威”非但没有树立起来,反而跟着许大茂一起又丢了一次人。两人之间的那点“同盟”关系,经此一役,也变得脆弱不堪,互相看着都觉得对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
钟浩则乐得清静。接连挫败了易中海的道德绑架、阎埠贵的算计显摆以及刘海中、许大茂的暗中勾结,他在院里的地位已然稳固。现在,除非必要,几乎没人敢主动来招惹他。就连平日里最横的贾张氏,看到他也只是翻个白眼,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指桑骂槐。这种难得的安宁,正是钟浩所需要的,他可以更专心地投入到工作和自身的“积累”之中。
在轧钢厂,钟浩凭借几次漂亮地完成采购任务,尤其是在物资调配和解决突发需求方面展现出的灵活性和效率,逐渐赢得了采购科长的信任和倚重。科长甚至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暗示他好好干,未来采购科副科长的位置,不是没有可能。钟浩对此只是谦逊地表示会继续努力,心里却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采购科固然重要,能接触到很多资源和信息,但在这个重工业为王的时代,真正的话语权,还是在于技术。
因此,他并未放松在技术方面的学习和积累。每日坚持在轧钢厂各个具备“签到”价值的地点打卡,获得的奖励虽然大多是一些基础性的技术手册、图纸或者工具,但他都认真研读、仔细揣摩。来自未来的机械工程知识,与这个时代的具体实践相互印证,让他对很多问题的理解远超常人。他偶尔也会去厂里的技术科资料室借阅一些公开的技术刊物,与资料室的管理员老王混了个脸熟。老王是个老实巴交的技术员,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的眼镜,对技术有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热爱,见钟浩这个年轻的采购员也对技术感兴趣,颇有些意外,也多了几分好感。
这天下午,钟浩刚从一个协作厂催完一批急需的轴承回来,正准备回办公室写报告,就被车间主任赵国栋火急火燎地拦住了。
“钟浩!钟浩!你先别回科室,快,跟我去三车间看看!”赵国栋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身材魁梧,性格急躁,此刻额头上全是汗,一脸焦急。
“赵主任,出什么事了?”钟浩有些诧异。他跟赵国栋接触不多,只知道这是个实干派,技术过硬,但脾气也像炮仗一样一点就着。
“唉!别提了!那台宝贝疙瘩,‘苏联老奶奶’,又趴窝了!”赵国栋拍着大腿,语气里满是懊恼和无奈。
钟浩心中一动。“苏联老奶奶”是工人们给三车间那台关键的苏式龙门铣床起的绰号。这台机床年纪比很多工人的工龄都大,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是加工大型轧辊部件的主力设备。但它也像个体弱多病的老人,隔三差五就出毛病,而且一旦坏了,厂里的维修班往往束手无策,只能上报请部里的专家或者等苏联原厂的技师(如果还能请到的话)来修,每次都要耽误不少生产任务。
“怎么回事?具体什么情况?”钟浩一边跟着赵国栋快步往三车间走,一边问道。
“就是干着干着,Z轴进给突然就不灵了!能动,但是精度差得一塌糊涂,加工出来的工件尺寸超差严重,根本不能用!”赵国栋语速飞快地解释着,“维修班的老周他们鼓捣了一上午,拆开看了,说是里面的什么……精密蜗轮副磨损严重,间隙太大,没法调了!这玩意儿是核心部件,咱们厂根本没有备件!上报申请,等批下来,再等配件,黄花菜都凉了!这个月的生产任务可怎么办啊!”
钟浩眉头微蹙。精密蜗轮副……这确实是关键且精密的传动部件。磨损导致的间隙过大,会影响进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高精度加工来说是致命的。没有备件,确实是个大麻烦。
两人快步走进三车间。偌大的车间里机器轰鸣,但那台庞大的龙门铣床周围却围着一圈人,气氛沉闷。维修班长老周和几个老师傅正蹲在拆开一部分的机床旁,对着里面复杂的传动结构愁眉不展,地上摆着一些拆卸下来的零件,沾满了油污。
“怎么样?老周,有办法没有?”赵国栋急切地问道。
老周抬起头,是个五十多岁、满脸皱纹的老师傅,他摘下沾满油污的帽子,擦了把汗,摇头叹气道:“赵主任,没办法。您看这蜗轮,齿都磨秃了,蜗杆也有磨损,配合间隙太大了,根本不是调整能解决的。必须更换新的蜗轮副。可这玩意儿,是苏联原装的,型号特殊,咱们仓库里没有,国内估计也难找。只能打报告向上级申请,看能不能从别的厂调剂,或者……等进口。”
一听这话,赵国栋的脸色更难看了。等?生产任务可等不起!完不成任务,整个车间都要挨批,奖金更是想都别想。
“妈的!这破机器!”赵国栋忍不住骂了一句,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周围的其他工人也都面露忧色,议论纷纷。
“这下麻烦了,这个月的活儿可全指着它呢!”
“是啊,耽误了生产,咱们都得喝西北风去。”
“唉,要是咱们自己能修就好了……”
钟浩没有参与议论,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套被拆下来的、磨损严重的蜗轮副上,又看了看机床内部复杂的结构。在他的脑海中,来自未来的机械知识飞速运转,结合着之前签到获得的【机械传动系统常见故障与修理基础】以及【金属材料学基础概念】等知识,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成形。
“周师傅,”钟浩走上前,蹲下身,仔细看了看那对磨损的蜗轮蜗杆,问道:“确定只是磨损导致间隙过大?有没有检查轴向窜动和轴承座的配合?”
老周见是钟浩,愣了一下。他知道钟浩是采购科的,平时跟技术维修不沾边,但看他问得专业,还是回答道:“检查了,轴向窜动也在允许范围内,轴承座也没问题。主要就是这对蜗轮副磨损太厉害了。你看这齿面……”
钟浩点点头,表示明白。他沉吟片刻,对赵国栋和老周说道:“赵主任,周师傅,如果……我是说如果,不是直接更换,而是想办法修复这对蜗轮副,或者找到功能类似的替代品临时顶上去,争取一些时间,等备件到了再换,有没有可能?”
“修复?”老周瞪大了眼睛,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钟采购,您不是开玩笑吧?这玩意儿精度要求多高啊!咱们厂哪有这个加工能力?至于替代品……型号不匹配,根本装不上去啊!”
赵国栋也皱着眉看向钟浩:“钟浩,你的心情我理解,但这技术上的事,可不能想当然啊。”
钟浩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质疑而退缩,他平静地解释道:“赵主任,周师傅,我不是凭空乱说。我在学校的时候,接触过一些机械原理和材料方面的知识。这种蜗轮副磨损,如果磨损量不是特别巨大,理论上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工艺进行补偿修复。比如,可以在蜗杆的齿面上,采用电刷镀或者其他表面处理技术,镀上一层耐磨合金,增加齿面厚度,补偿磨损量,同时提高表面硬度。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到新品的状态,但恢复到满足当前加工精度要求的水平,是有可能的。”
他顿了顿,继续道:“即使电刷镀的条件不具备,我们也可以考虑变通的方法。比如,寻找尺寸相近的国产蜗轮副,虽然型号不同,但我们可以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过渡连接套或者修改安装基座,让它能够临时安装上去,先保证机床能动起来,完成眼下的紧急任务。这总比干等着强。”
钟浩这番话,条理清晰,提出的方案虽然听起来有些非主流,但并非毫无根据。尤其是“电刷镀”和“过渡连接”这两个概念,让老周和几位老师傅都陷入了沉思。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虽然没系统学过这些新名词,但钟浩描述的原理,他们稍微一想,就觉得似乎……有那么点道理?
赵国栋更是将信将疑地看着钟浩。他知道钟浩是大学生(原主父母安排的身份),有文化,但没想到对机械维修也这么在行?
“钟浩,你……你说的这些,有把握吗?”赵国栋的语气缓和了一些,带着一丝希望。
“理论上可行,但需要具体分析和试验。”钟浩没有把话说满,“关键是先要精确测量磨损量,确定修复或替代的可行性。如果赵主任和周师傅信得过,我可以帮忙一起分析一下,看看有没有操作的空间。”
老周和几个老师傅交换了一下眼神。死马当活马医吧!现在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
“成!钟采购,那就麻烦您给看看!”老周下了决心。
赵国栋也一拍大腿:“好!钟浩,你就放手干!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跟我说!”
于是,在众人或期待、或怀疑的目光中,钟浩脱下了外套,卷起袖子,加入了维修团队。他并没有直接上手去拆装,而是指导老周他们如何进行更精确的测量,记录各项数据。他拿着游标卡尺、千分尺等工具,亲自对磨损的蜗轮蜗杆进行反复测量,计算着磨损量和理论上的补偿空间。
他的动作专业而沉稳,眼神专注,与平日里那个精明的采购员形象判若两人。周围的工人们看着他都觉得新奇,低声议论着。
“这钟采购,还真懂行啊?”
“你看他那测量手法,比老周还溜!”
“说不定真有戏……”
经过一番仔细的测量和计算,钟浩心里有了底。磨损量确实不小,但尚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采用高精度电刷镀技术是最佳方案,但轧钢厂目前没有这个条件。那么,就只剩下“过渡连接”这个备选方案了。
他根据测量数据,在图纸上飞快地勾勒出了一个简易过渡套的结构草图,并标注了关键尺寸和公差要求。
“周师傅,赵主任,你们看。”钟浩将草图递给老周和赵国栋,“这是我设想的一个过渡套。我们可以用厂里现有的45号钢棒料,在车床上加工出来。关键在于这两个配合面的精度必须保证。有了这个过渡套,我们就可以尝试安装那套库存的、型号接近但安装尺寸略小的备用蜗轮副。虽然传动效率可能会受一点点影响,但满足当前这批非关键部件的加工精度,应该问题不大。”
老周拿着草图,和几个老师傅凑在一起仔细研究,越看眼睛越亮。
“妙啊!钟采购!这个法子……这个法子说不定真能行!”老周激动地拍着图纸,“这个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不大,就是这精度要求高了点,但咱们努力一下,应该能达到!”
赵国栋虽然看不太懂复杂的图纸,但看老周他们兴奋的样子,也知道有门儿,顿时喜上眉梢:“好!太好了!老周,你立刻组织人手,就按钟浩这个方案干!需要什么材料、设备,优先保障!”
“放心吧,主任!”老周干劲十足,立刻招呼徒弟们去准备材料和工具。
钟浩也没有离开,他留在车间里,和老周他们一起,全程参与过渡套的加工和后续的安装调试。他在关键工序上提出了几点控制精度的建议,让老周等人受益匪浅。期间,他也凭借着自己对机械结构的深刻理解,解决了安装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小问题。
整个维修过程持续了大半天。当过渡套终于加工完成,并且成功地将那套备用蜗轮副安装到机床上,重新进行精度调试后,老周亲自启动了机床。
一阵熟悉的轰鸣声响起,机床刀架在Z轴方向平稳移动。老周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加工了一个测试工件。
当测量结果出来,显示工件尺寸完全符合图纸要求时,整个三车间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太好了!机器能用了!”
“钟采购,您可真是神了!”
老周紧紧握住钟浩的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钟……钟工!太感谢您了!您可是帮了我们车间,帮了厂里大忙了啊!” 他连称呼都下意识地改成了“钟工”,这是对技术人员的尊称。
赵国栋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用力拍着钟浩的肩膀:“好小子!真有你的!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这回我可真是开了眼了!回头我一定向厂里给你请功!”
钟浩谦虚地笑了笑:“赵主任,周师傅,你们太客气了。我也是厂里的一份子,这都是应该做的。主要还是周师傅和各位老师傅手艺好,加工精度到位。”
他这番不居功的态度,更赢得了老周和工人们的好感。
消息很快传开了。采购科的钟浩,居然帮忙修好了连维修班都束手无策的关键机床!这事儿在轧钢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尤其是在技术科和设备科,很多人都在打听这个钟浩是何许人也。
当钟浩拖着略显疲惫但精神振奋的身体回到采购科时,科长已经得到了消息,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带着惊讶和赞赏。
“钟浩啊,行啊!深藏不露!连老周都对你赞不绝口!这下你可给咱们采购科长脸了!”
钟浩只是笑笑,没有多说什么。但他知道,经过这件事,他在轧钢厂的形象,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有门路的采购员”,更增添了一层“懂技术”的光环。这对他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晚上回到四合院,钟浩的心情很不错。虽然身体有些累,但解决技术难题带来的成就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收益,让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刚走进前院,就看到阎埠贵又坐在门口,这次没摆弄算盘(他的算盘已经英勇就义了),而是拿着个旧收音机,拆开后盖,皱着眉头,拿着螺丝刀这里戳戳,那里拧拧,嘴里唉声叹气。
“三大爷,忙着呢?”钟浩随口打了个招呼。
阎埠贵抬起头,看到是钟浩,脸上立刻挤出一丝不太自然的笑容:“啊,是钟浩回来了。唉,别提了,这破收音机,又不出声了!捣鼓半天也没弄好。”
钟浩目光扫过那台老旧的红灯牌收音机,以及阎埠贵那副心疼又无奈的样子,心中了然。这老抠,估计是舍不得花钱去修理铺,想自己瞎鼓捣省下那几毛钱修理费。
若是平时,钟浩也懒得管他。但今天心情好,加上之前算盘事件也算是间接让阎埠贵吃了瘪,此刻看他这副窘态,钟浩忽然觉得有点好笑,也存了点“逗逗他”的心思。
他停下脚步,装作随意地问道:“哦?什么毛病?一点声音都没有?”
阎埠贵见钟浩问起,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说道:“也不是完全没声,有时候拍拍它,又能吱吱啦啦响一会儿,但就是收不到台,全是杂音。钟浩,你见识广,懂不懂这个?帮三大爷看看?”
钟浩心中暗笑,这老西,倒是会顺杆爬。他接过收音机,掂量了一下,又看了看内部那些老旧的电子管和线路。对于来自未来的他来说,这种老式电子管收音机的原理并不复杂。
他接通电源(阎埠贵家门口有插座),打开开关,果然只有“沙沙”的电流声。他用手轻轻拍了拍外壳,偶尔能听到一丝微弱的、扭曲的广播声,但转瞬即逝。
“可能是里面某个电子管老化,或者线路有虚焊、接触不良的地方。”钟浩根据现象判断道,“尤其是拍打能暂时恢复,很像是接触问题。”
“对对对!肯定是接触不好!”阎埠贵连连点头,眼巴巴地看着钟浩,“那……那能修吗?”
钟浩看了看他,忽然想起之前刘海中收音机坏了,也是求到自己头上,还被自己敲了五块钱维修费(虽然一半是市场价)。这阎埠贵,比刘海中还抠门,要是直接说能修,他估计得心疼死修理费。
一个促狭的念头涌上心头。
钟浩故意皱起眉头,露出为难的神色:“这个……不太好弄啊,三大爷。电子设备比较精密,不像机械零件那么好处理。虚焊点不好找,万一不小心把别的零件弄坏了,更麻烦。我看啊,您还是送去专业的修理铺比较稳妥。”
一听要送修理铺,阎埠贵的脸立刻垮了下来,那比割他肉还难受。修理铺一开口起码就得一两块,够他买多少斤棒子面了!
“别啊,钟浩!”阎埠贵急了,“你就帮三大爷看看吧!随便弄弄,能响就行!要求不高!三大爷……三大爷不让你白忙活!” 他说出这话,仿佛下了多大的决心。
钟浩心中好笑,面上却依旧为难:“三大爷,不是我不帮,是这确实有难度。而且……我这刚下班,也挺累的……”
阎埠贵一听,以为钟浩是想要好处,心里骂了一句小兔崽子,但脸上还得堆着笑:“理解,理解!你看这样行不行,你要是帮三大爷修好了,三大爷……三大爷给你五毛钱!不,八毛!怎么样?” 他说出“八毛”这个数字时,心都在滴血。
钟浩看着他那副肉疼的样子,差点没笑出声。他摇了摇头,正色道:“三大爷,您误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帮邻居看看东西,谈钱就俗了。”
阎埠贵一愣,不要钱?那你要啥?他警惕地看着钟浩。
钟浩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呢,我最近对咱们院里的老物件挺感兴趣的。我听说……您家好像有个祖传的、雕花挺漂亮的旧木盒子,放着也没什么用?要是修收音机的时候,万一,我是说万一,不小心需要换个什么小零件,或者练练手,把您这收音机弄得彻底不响了……您把那旧盒子抵给我,就当是给我个练手的机会,也免得您心疼修理费,您看怎么样?”
他说的那个旧木盒子,是之前偶然在阎埠贵家角落看到的,蒙着厚厚的灰尘,看起来有些年头,雕工确实不错,但阎埠贵一直觉得那玩意儿不当吃不当喝,占地方,根本没当回事。
阎埠贵一听,眼珠转了转。一个破木头盒子,换八毛钱(在他心里,修好就相当于省了八毛)?而且钟浩还说了是“万一”弄坏才要,说不定根本不用给!这买卖划算啊!
他生怕钟浩反悔,连忙答应:“成!就这么说定了!你看吧,随便看!弄坏了……弄坏了那个盒子就归你!” 他心里打的算盘是,就算真弄坏了,一个破盒子也不值八毛,自己还是赚了。
钟浩看着他那副算计成功的得意样,心中冷笑。他不再多说,拿起螺丝刀和万用表(他空间里备有基础工具),开始仔细检查收音机内部的线路和元件。
对于拥有未来知识和系统辅助(虽然系统没直接给电子维修技能,但提升了学习能力和观察力)的钟浩来说,排查这种老式收音机的故障并不算太难。他很快就发现,问题主要出在调谐回路的一个高频阻流圈引脚虚焊,以及一个负责音频放大的电子管确实有些老化,性能下降。
他没有声张,而是先用电烙铁小心翼翼地补焊了虚焊点。然后,他假装思考,趁阎埠贵不注意,从系统空间里(借口从工具包里拿东西)取出了一个之前签到获得的、同型号的二手但性能尚可的电子管,替换了上去。
做完这些,他接通电源,打开开关。
一阵轻微的电流嗡鸣后,清晰洪亮的广播声立刻从喇叭里传了出来!正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
“哎哟!响了!真的响了!”阎埠贵惊喜地叫出声来,凑过来看着恢复正常的收音机,脸上乐开了花,“神了!钟浩,你可真神了!这么快就修好了!”
钟浩淡淡一笑,拔掉电源,把后盖装上,轻描淡写地说道:“运气好,就是有个线头松了,焊上就好了。那个电子管我看了,还能用,就没动。”
他故意隐瞒了更换电子管的事实,把功劳归咎于一个简单的虚焊。这样一来,阎埠贵只会觉得他修得太容易,更加觉得用一个破木盒子换这次“简单”的维修,是自己占了大便宜。
果然,阎埠贵一听只是焊了个线头,心里那点因为“付出”一个木盒子而产生的微弱心疼,瞬间被“省下八毛钱”的巨大喜悦所淹没。他忙不迭地把收音机抱在怀里,仿佛抱着个金元宝,嘴里不住地道谢:“太好了!太好了!谢谢你啊钟浩!你可帮了三大爷大忙了!”
至于那个旧木盒子?他早就抛到脑后了。一个没用的玩意儿,换收音机恢复正常,太值了!
“那三大爷,之前说好的那个木盒子……”钟浩适时地提醒道,脸上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
“啊?哦!对对对!你看我这记性!”阎埠贵一拍脑袋,装作刚想起来的样子,心里却觉得自己赚大了,十分痛快地说道:“你等着,我这就给你拿去!”
他屁颠屁颠地跑回屋,不一会儿,就抱着那个落满灰尘、样式古旧的雕花木盒子出来了,毫不在意地塞到钟浩手里:“给,拿着!反正我也用不着,放那儿还占地方。”
钟浩接过木盒子,入手沉甸甸的,木质细腻,虽然布满灰尘,但雕工确实精美,隐约能看到一些吉祥图案。他不动声色地用袖子擦了擦表面的灰,点了点头:“那就谢谢三大爷了。”
“谢什么,应该的,应该的!”阎埠贵抱着修好的收音机,心满意足地回屋去了,准备好好听听他的新闻和戏曲。
钟浩看着他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旧木盒,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虽然不是古董专家,但凭借超越时代的眼光和感觉,他能看出这盒子木质不凡,雕工也有年代感,绝不像阎埠贵认为的那样一文不值。就算不是特别值钱的古董,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木料价值,也远远超过修理收音机的那点“成本”了。
阎老西啊阎老西,你自以为算计精明,占了大便宜,却不知又一次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当破烂给送了出去。
这就叫,贪小便宜,吃大亏。
钟浩拿着木盒子,心情愉悦地回到了自己的小屋。今天,无论是在厂里还是在院里,收获都颇为丰盛。
他仔细清理了木盒上的灰尘,露出了它古朴雅致的本来面貌。盒子本身似乎就是一件不错的艺术品。而更让他惊喜的是,当他打开盒子时,发现里面虽然空空如也,但在盒盖内侧,似乎隐约刻着几个模糊的小字,像是某种标记或者款识。
“有点意思……”钟浩用手指轻轻摩挲着那些刻痕,感觉这个盒子,或许并不仅仅是个普通的旧物。
他将盒子小心收好,准备以后有机会再慢慢研究。眼下,他更期待的是系统可能给予的奖励。今天他不仅在厂里解决了技术难题,还在院里小小地“整”了阎埠贵一把,系统应该有所表示。
果然,当他静下心来,脑海中的系统界面便亮了起来: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解决轧钢厂关键技术难题,提升自身影响力,间接推动“技术救国”主线。奖励:整活值+300,现金100元,技能点x1。】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以“极小代价”从目标人物(阎埠贵)处获取潜在高价值物品,完成一次精彩的“信息不对称”整活。奖励:整活值+80,基础古董鉴赏知识(碎片)x1。】
【技能点可用于提升已有技能或解锁新技能模块,请宿主谨慎使用。】
【基础古董鉴赏知识(碎片)已融合,宿主对老物件的年代、材质、工艺有了初步的直观辨别能力。】
一连串的奖励提示,让钟浩精神一振。技能点!这还是第一次获得!还有古董鉴赏知识!虽然只是碎片,但无疑非常实用,正好可以用来研究那个木盒子,也为以后通过韩春明那条线收集古董打下了基础。
他将技能点暂时留存,没有急于使用。目光落在那个古朴的木盒上,融合了新的鉴赏知识后,他越发觉得这个盒子不简单。
“看来,除了技术和商业,这收藏一条线,也值得花点心思了。”钟浩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四合院的夜晚,静谧而深沉。但钟浩知道,这平静之下,蕴藏着无数的可能。而他,正一步步地将这些可能,握于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