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晨雾刚漫过梯田石埂,小丫头的哭喊声就撞碎了山间的宁静。她捧着裂开口的板栗青果蹲在地上,褐色虫粪从果壳缝隙里簌簌掉落,果肉已被蛀成蜂窝状 —— 最饱满的几颗青果顶端,还留着针尖大的产卵孔。“沉默姐姐!果子都被虫子吃了!” 她举着蛀果转身,指节捏得发白。
沉默女孩快步走来,指尖轻轻拨开果壳绒毛,发芽日记新页立刻露出答案:红笔圈着 “栗实象甲产卵孔”,旁注 “成虫啃食嫩果,幼虫蛀入果肉”,压着的星洲板栗标本上,清晰标着 “8 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是栗实象,” 她声音比往常响亮,“专门危害近成熟的果实,严重时会让收成减半。”
“快看我的新图鉴!” 双马尾踩着沾着晨露的帆布鞋冲过来,书包里的漫画手册已更新到 “秋收护果特辑”:第四十一格画蛀果虫孔(标着 “虫粪 = 危险信号”),第四十二格画放射沟施肥(注着 “距树干 1 米!深 30cm”),第四十三格画糖醋诱杀罐(贴了橙黄色贴纸),第四十四格画熏烟防霜堆(画着冒黑烟的草垛)。她指着手册扉页,“星洲合作社的叔叔说,这虫子怕热水和糖醋味!”
陆昭衍刚放下测糖仪,眉头就拧成了疙瘩。他切开另一颗青果,乳白色幼虫正蜷缩在果心啃食,虫体足有拇指长。“幼虫已经进入三龄期,” 他翻开农技站的虫害手册,“再过十天就会脱果入土越冬,必须赶在采收前杀灭。” 远处梯田上,孩子们正把没腐熟的羊粪往树根堆,刺鼻的氨气味顺着风飘过来。
苏晚立刻上前拦住:“生粪会烧根!” 她举起星洲合作社送来的腐熟有机肥袋,“秋施基肥必须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还要按 1:1:1 比例混合复合肥,沿树冠挖放射沟施入才科学。” 她突然指向手机屏幕:“气象预警说后天有早霜,气温会降到 1c以下,没成熟的果实会被冻坏。”
顾言的摄像机刚对准蛀果特写,就拍到揪心的一幕:最小的男孩用石头砸青果,想把虫子逼出来,却让果肉里的幼虫掉进了土里。“不能这么做!” 沉默女孩立刻走过去,握住他的手腕 —— 她的掌心沾着栗壳绒毛,却格外坚定,“幼虫入土会变成蛹,明年更难防治。应该收集蛀果集中深埋,深度要超过 40 厘米。”
“沉默姐姐!肥料堆里有白霉!” 双马尾突然惊呼。大家循声跑去,只见堆在田埂上的羊粪表层长着白色菌丝,散发着酸腐味。林溪立刻举平板比对资料:“这是腐熟不彻底的表现!” 她念出搜索结果,“未腐熟有机肥会滋生杂菌,还会吸引蛴螬,必须重新堆沤,加入 Em 菌剂加快腐熟。” 镜头里,几只金龟子正围着肥料堆打转。
跨山护苗的 “秋收保卫战” 随即打响。树荫下,沉默女孩的 “虫情监测站” 已搭起来:白色瓷盘里整齐排列着剖开的青果,每颗都标注着蛀果率和幼虫数量;旁边的玻璃罐里装着糖醋液,按糖:醋: 酒:水 = 3:4:1:10 的比例配制,罐口缠着铁丝,正准备挂到树枝上。“每亩要挂 20 个诱杀罐,” 她边调试高度边说,“挂在 1.5 米高的枝条上,能诱杀 80% 的成虫。”
梯田东侧,陆昭衍带着男孩子们挖施肥沟。铁锹插入土壤的声响里,他不时纠正动作:“放射沟要从树冠外围向内挖,内窄外宽,里深 30 厘米,外深 40 厘米,这样能伤到最少的根系。” 小丫头的铁锹总挖偏方向,陆昭衍就握住她的手示范,泥土溅在裤腿上,却没人在意 —— 肥料车已停在田埂,星洲合作社送来的腐熟羊粪正冒着温热的湿气。
苏晚正带着女孩子们处理蛀果。她们按双马尾漫画手册的指引,把有虫孔的青果放进竹篮,没蛀的则套上透气纸袋。“套袋能阻止成虫产卵,” 苏晚数着套好的果实,“采收后还要用 55c温水浸泡 15 分钟,杀死果肉里的幼虫,杀虫率能到 90% 以上。” 双马尾突然发现商机:“这些没蛀的果子,能让星洲合作社做成板栗仁罐头吗?”
顾言的摄像机追着虫情拍到了转机:糖醋罐里已掉进十几只栗实象成虫,黑色的虫体在液体里挣扎;而之前种的蚕豆储蓄苗旁,几只步甲虫正追着脱果的幼虫跑。“步甲是幼虫的天敌!” 林溪举着平板念资料,“它们能钻进 3 厘米深的土壤捕食,刚好克制准备越冬的幼虫。” 镜头里,一只步甲正用大颚咬住幼虫,拖向石缝深处。
正午的日头渐斜,施肥工作终于进入尾声。沉默女孩蹲在最后一株板栗旁,用手把肥料与土壤拌匀:“每株幼树要施 25 公斤有机肥加 0.2 公斤复合肥,大树得加到 75 公斤有机肥加 1 公斤复合肥,” 她摸了摸树干,“施完必须浇定根水,不然肥料会烧根。” 风突然变凉,远处的银杏叶已飘下几片金黄。
“不好!早霜预警提前了!” 林溪突然大喊。手机屏幕上的气象信息显示,明天凌晨气温将降至 - 2c,伴随霜冻。苏晚立刻翻出应急包:“快准备熏烟材料!每亩堆 3 个草垛,半夜气温降到 1c就点燃,烟雾能提高 2-3c地温。” 她又拿出磷酸二氢钾:“还要喷叶面肥,0.3% 浓度能提高树体抗寒力。”
双马尾的漫画手册派上了大用场。她翻到第四十五格 “熏烟操作指南”,上面画着草垛的堆叠方法(底层垫石块通风)和点火时机(铁器结霜时),甚至标注了 “烟要浓不要旺”。“我带男孩子们堆草垛!” 她把手册塞给小丫头,抓起镰刀就往柴房跑,帆布鞋踩过落叶的声响里,透着从未有过的笃定。
暮色四合时,梯田上已竖起三十多个草垛。沉默女孩和苏晚正给板栗树喷叶面肥,雾状药液落在叶片上,折射出晚霞的光晕。“喷完这遍还要补喷硼肥,” 沉默女孩的发梢沾着雾珠,“每株 5 克硼砂,混在肥料里施下去,能减少明年的空蓬率。” 陆昭衍突然指着远处:“星洲的补光灯送来了!晚上给晚熟果实补光催熟。”
深夜的育苗棚里,温度计的指针缓缓下降。顾言的摄像机对准挂在树枝上的铁器,当针尖大的白霜凝结在表面时,陆昭衍大喊:“点燃草垛!” 三十多个草垛同时冒烟,青灰色的烟幕像棉被般覆盖在梯田上空,远处的虫鸣渐渐稀疏。沉默女孩握着发芽日记蹲在草垛旁,每半小时记录一次温度,字迹在烛光里格外清晰。
第二天清晨,霜花在叶片上泛着银光,板栗树却毫发无损。最让人惊喜的是,套袋的青果没有冻伤,糖醋罐里的成虫已堆成小山,步甲虫还在土壤表层巡逻。小丫头捧着没被蛀的青果蹦起来:“能卖钱啦!” 她的指尖沾着草灰,却小心翼翼地把果实放进竹篮 —— 这是她第一次参与完整的虫害防治。
远程连线时,星洲合作社传来好消息:他们准备收购山区的板栗,加工成 “星印兴洲” 牌板栗仁,还会帮孩子们申请农产品认证。“我们的合作社就是‘村集体 + 农户 + 企业’模式,” 合作社主任出现在屏幕里,“你们种的生态板栗,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林溪把两地的虫情数据拼在一起,蛀果率已从 30% 降到 5%。
正午的阳光穿透薄雾时,孩子们正在采收第一批成熟的板栗。双马尾的漫画手册又添了新章节:第四十六格画温水浸果(标着 “55c15 分钟杀虫”),第四十七格画合作社收购(贴了罐头贴纸),第四十八格画冬剪工具(画着带刻度的修枝剪),第四十九格画春芽憧憬(标着 “冬剪后更旺”)。“下次来要教我们剪枝!” 她举着手册向陆昭衍挥手。
回城的卡车装满板栗时,小丫头把装着步甲虫卵的纸盒塞进沉默女孩手里:“这些虫子能保护果树,带回去养。” 沉默女孩的发芽日记里,夹着两片叶子 —— 一片是星洲的板栗叶,一片是山区的虫叶,被透明胶带粘成了心形。陆昭衍递给苏晚新刻的木牌,上面刻着 “秋实?星虫?2025”:“冬剪时再来,就能为明年结果枝组塑形了。”
银杏巷的书店亮起灯时,苏晚正整理板栗收购合同,顾言在剪辑 “秋收特辑” 纪录片。镜头里,山区的梯田上,金黄的板栗堆成小山,孩子们举着糖醋罐欢呼,沉默女孩教双马尾辨认步甲虫的画面格外温暖。林溪突然指着屏幕:“你看沉默姐姐笑了,她以前都不怎么笑的。”
窗外的风带着桂花香,山区的板栗已踏上运往星洲的路,步甲虫在土壤里守护着越冬的虫卵。那些沾着草灰的施肥锹、画满护果秘诀的漫画手册、记录秋防数据的日记,都在跨山的接力中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就像苏晚在护苗计划续页写的:“蛀果惊秋露,肥沟护枝桠。待续,冬剪修老枝,春待满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