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势尽复,神识澄澈,更兼【五行蕴基丹】初步调和了体内灵力,林烨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这片冰雪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而微妙。那无处不在的冰灵气不再仅仅是需要抵御的寒意,更像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聆听、甚至可以尝试对话的能量。
他没有立刻离开这处安全的冰谷,而是决定在此地多停留几日,彻底消化此番雪山之行的收获,尤其是对冰属性力量的感悟。
他走到那汪漆黑的寒潭边,盘膝坐下。潭水平静无波,仿佛一块巨大的黑色玄冰,散发着比周围空气更加凝练的寒意。他并未尝试触碰潭水,而是将神识缓缓探入其中。
神识甫一接触潭水,一股远比空气中更加精纯、更加古老的寒意便顺着神识反馈回来,让他的神魂都为之轻轻一颤。这寒意中,不再仅仅是【霜彘】那种霸道凛冽的“寂灭”与“封冻”,更蕴含了一种“沉静”、“包容”与“滋养”的意蕴。就仿佛这寒潭,是整片大雪山生命源泉的另一面,在极致的寒冷中,孕育着某种深藏的生机。
“冰……并非只有毁灭。”林烨若有所思。他想起了【碎晶冰兰】,其力量精纯而温和,滋养万物;想起了寒潭,虽冷彻骨髓,却深不可测,蕴含底蕴;甚至想起了【霜彘】,其力量固然恐怖,但守护【碎晶冰兰】、吞吐冰川灵气的行为,又何尝不是一种与这片天地共生的体现?
他尝试着,不再以《玄龟镇海图》去被动防御寒意,也不再以《烛羚燎原图》去主动对抗。而是同时观想二者,让玄龟的沉静与烛羚的炽热,在自己的心神意念中,形成一个微小的、缓慢旋转的循环。
识海中,玄龟虚影散发出幽幽蓝光,引动着周遭的冰灵气,将其中的“静”与“凝”之意汲取、吸收。而烛羚虚影则内敛赤芒,将那被汲取了部分意境的冰灵气,以自身炽热之意缓缓煅烧、炼化,祛除其过于霸道的“寒毒”,保留其“纯净”与“滋养”的本质。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对心神的消耗也极大。冰与火的冲突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在林烨强大神识的精细操控下,于方寸之间达成了一种动态的、脆弱的平衡。就如同在刀尖上构建一座旋转的沙塔,稍有不慎便会崩塌。
但林烨乐此不疲。他能感觉到,在这种极限的操控与平衡中,自己对两种截然相反力量的理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深。那层隔在冰与火之间的无形壁垒,似乎正在被一点点磨薄。
数日之后,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他缓缓抬起了右手。心念微动,识海中那冰火旋转的意念被引动。
只见他的掌心之上,一丝精纯的白色寒气缓缓浮现,凝聚成一片小巧玲珑、栩栩如生的冰晶雪花。雪花缓缓旋转,散发着纯净的寒意。然而,若以神识仔细感知,便能发现,在这片雪花的中心最深处,竟有一点微不可查的赤红光点,如同被冰封的火种,隐隐搏动,散发着一丝微弱却顽强的暖意。
冰中蕴火!
这并非简单的灵力包裹,而是两种属性意境在微观层面上的初步交融!这片雪花,既有冰的形态与寒冷,又蕴含了一丝火的“活性”与“不灭”的特质。
林烨凝视着掌心这片奇异的雪花,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这小小的成就,其意义甚至不亚于炼制出【五行蕴基丹】。这代表着他开始真正触及到了“融合”的门槛,而不仅仅是“调和”。
他轻轻一挥手,那片冰火雪花飘向寒潭,“嗤”的一声轻响,融入漆黑的潭水中,并未引起太大波澜,但那一点火意,却仿佛在至寒的深渊中,留下了一颗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的种子。
“是时候离开了。”林烨长身而起,感受着体内圆融了不少的灵力和更加坚韧的神魂,目光投向冰谷入口的方向。大雪山给了他伤痛,也给了他至关重要的机缘和感悟。冰属性本源的积累已初步完成,接下来,该是去寻找金与火,让五行之基更加圆满。
他收拾好一切,抹去在此地停留的痕迹,身形一晃,便如同鬼魅般出了冰谷,重新没入那无边无际的风雪之中。只是这一次,他的步伐更加沉稳,眼神更加深邃,对于前路的艰险,有了更充足的准备和更坚定的道心。他的目标,直指传闻中雷霆肆虐的中山,以及熔岩翻滚的地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