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门大比的喧嚣与荣光渐渐平息,林烨的名字虽在众多外门弟子口中传颂了一阵,但他本人却已迅速沉静下来,仿佛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过后,复归平静。他婉拒了所有或真诚或试探的交往,在伤势彻底痊愈,并将练气九层中期的修为彻底巩固后,便拿着那枚代表着资格的玉牌,走向了通往内门区域的云雾缭绕的山道。
内门藏书阁,坐落于灵兽宗核心区域的一座孤峰之上,飞檐斗拱,古意盎然,通体由一种名为“蕴神玉”的灵材构筑,能宁心静气,辅助修士阅读参悟。阁外有强大的禁制笼罩,非持令者不得入内。
验过玉牌,穿过一层水波般的禁制光幕,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与外门藏书阁的喧闹不同,这里静谧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空间广阔,高大的书架鳞次栉比,直抵穹顶,上面摆放着无数玉简、帛书、兽皮卷,散发着岁月与知识沉淀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灵材特有的清香。寥寥数名内门弟子分散在各处,静心阅读,无人喧哗。
林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些许激动。他的时间只有三个时辰,必须高效利用。他直接走向标识着“筑基秘要”与“功法总纲”的乙区区域。
这里的典籍明显比外门精深渊奥了许多。他首先寻找的是关于“筑基”的论述。很快,他便找到了大量相关记载,其中对“人道筑基”、“地道筑基”、“天道筑基”的描述,远比外界流传的更为详尽,其利弊与凶险让他对前路有了更清醒的认知。尤其是“天道筑基”那近乎苛刻的条件与传说般的完美道基,既让他心驰神往,也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紧接着,他便开始在浩如烟海的筑基功法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那一部。神识扫过一排排玉简,无数的功法名称和信息流过心头,大多强调单一属性的极致,或是某种特殊体质的专属,皆与他无属性灵力及自身情况不甚相符。
终于,在经过反复筛选和比对后,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三枚看似古朴,却隐隐透出不凡道韵的玉简之上。这三部功法,是他在有限时间内,结合自身所有条件,筛选出的最优备选。
第一枚,《五行混元道基》。 阐述五行轮转,相生相克之理,筑基后灵力生生不息,对五行术法抗性极强,亦是通往“天道筑基”的坚实桥梁,能与灵兽宗环境及未来可能解锁的【御兽空间】形成良好互补。潜力巨大,但修炼过程需时刻维持五行平衡,对资源要求极高。
第二枚,《星河养神录》。 极端强化神识,能分化神识,多线操作,对炼丹、制符、观想乃至催动金手指皆有巨大裨益,甚至能微弱温养残页。此功法能将他的核心优势发挥到极致,但可能导致肉身与纯粹灵力成长相对滞后。
第三枚,《万化归一筑基篇》。 此功法并无具体属性倾向,其核心在于“海纳百川,融灵归元”,强调道基的“包容性”与“可塑性”,可无排斥炼化任何属性灵气,并能按需转化施展。它更像是一部筑基期的总纲与理念,而非具体修行步骤,后续需自行推演或寻找后续篇章。
林烨陷入沉思。他站在书架间的阴影里,指尖无意识地在三枚玉简上划过,脑海中飞速权衡。
“《五行混元道基》前景最好,但与我所想纯粹依靠自身,融汇万兽之路,似乎隔了一层。五行是框架,而我想要的,是超越框架的‘无限可能’。”
“《星河养神录》确实诱人,能让我在炼丹、观想上突飞猛进。但过于极端,若肉身与灵力根基不固,将来如何承载更多、更强的血脉天赋?如何应对近身搏杀?此乃扬长,却未能补短,甚至可能加剧短板。”
“《万化归一筑基篇》……”他的目光最终牢牢定格在这第三枚玉简上,“无属性起点,包容一切,演化自身……这不正与我目前的状态,以及那‘观想万兽’的野望完美契合吗?”
他想到了自己那页神秘的【山海经卷残页】,它记录万界生灵,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种“包容”与“演化”。【本源吞噬】获得的各种天赋,也需要一个能容纳它们而不冲突的“基座”。【炼灵化元】转化的各种属性灵气,更需要一个能完美接收它们的“容器”。
《万化归一筑基篇》,恰恰提供了这个“基座”和“容器”!它不预设任何方向,只为未来的无限可能,打下最坚实的基础。虽然前期修炼可能缓慢,且无特定属性优势,斗法需更依赖技巧与天赋,但这不正符合他一直以来稳健扎实、厚积薄发的风格吗?
“我之道,不在五行之限,不在神识之极,而在‘包罗万有,归于己身’!”这一刻,林烨心中豁然开朗,再无犹豫。
他郑重地将记载着《万化归一筑基篇》理念与筑基核心要点的玉简贴在额头,将其中浩瀚而精深的道理牢牢刻印在脑海之中。虽然这只是筑基篇的纲领,并无后续具体修炼法门,但其阐述的“道”与“理”,已为他指明了最清晰的方向。
三个时辰转瞬即逝。当值守长老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时,林烨才恍然惊醒,依依不舍地放下了手中的玉简。他虽然未能找到具体的“天道筑基”法门和《万化归一》的后续功法,但脑海中已经构建起一个清晰的框架,对前路不再迷茫。更重要的是,他为自己选定了一条最为艰难,却也最为广阔,最能发挥他自身所有优势与潜力的筑基之路!
走出藏书阁,外界的天光有些刺眼。林烨站在孤峰边缘,俯瞰着下方云雾缭绕的宗门景象,心中豪情与压力并存。天道筑基、融汇万兽的《万化归一》之道……每一条都艰难无比,远超寻常修士的想象。
“路虽远,行则将至。”他轻声自语,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沉静。
他接下来的目标明确无比:
全力提升修为至练气大圆满,为筑基做最充分的准备。
深入钻研丹道,尤其是为将来炼制筑基丹或寻找替代品积累知识与经验。
持续观想《玄龟镇海图》并狩猎巨兽汲取魂力,不断强化神识,并尝试将“镇海”等意境融入自身体系。
利用一切机会,收集关于五行秘境、筑基奇物以及《山海经》其他残页的线索。
开始依据《万化归一筑基篇》的理念,初步尝试调和体内灵力,为将来构筑包容性道基打下前期基础。
他知道,平静的日子不会太久。无论是为了应对潜在的威胁(黑煞帮、刘长老),还是为了追寻那虚无缥缈的天道筑基,他都需要更强大的实力。
转身,下山。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如同他那颗历经磨砺却愈发坚定的向道之心。书海寻径,已定下道基方向;接下来,便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去走通这条属于自己的,充满荆棘却也无限光明的道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