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会场馆里的人声像是翻滚的潮水,一阵高过一阵。
扩音喇叭里播放着慷慨激昂的音乐,混着人们兴奋的交谈声,热气几乎要把天花板顶穿。
角落里,新成立的五人小组却陷入一种奇异的安静。
空气中漂浮着汗水与灰尘的味道,跟他们此刻的心情一样,混浊又悬浮。
林志远最先打破了沉默,他环顾四周,撇了撇嘴。
“所以,小组成立了。”
“然后呢?”
“我们就在这儿站着,用革命热情发电?”
他这话带着刺,将刚刚升起的一点团队氛围戳破了。
刘建国搓了搓手,那双手因为常年劳动而显得粗糙,与这个充满理论与图表的展会格格不入。
“汉玉,总得有个方向吧。”
张汉玉没有说话。
他从帆布包里拿出那个封面写着【孵化器】的笔记本,翻开崭新的一页。
周围的喧嚣似乎离他远去,他的世界里只剩下纸笔。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
他用铅笔在纸上写下三个字,字迹清晰有力。
【计算器】
空气凝固了。
“计算器?”
刘建国第一个叫了出来,声音都变了调。
“汉玉,你没开玩笑吧?你知道日本进口的那个计算器里面是什么吗?那是一整块黑色的东西,叫什么……集成电路!咱们学校实验室里都见不着!”
“先别说那么高级的玩意儿。”
林志远冷笑一声,他看问题的角度永远那么实际。
“就算不用集成电路,用晶体管堆。你知道要多少零件吗?晶体管、电阻、电容,还有那个能发光的数码管,哪个不要钱?”
“这得花多少钱?我那五块钱,估计连个外壳都买不起。”
陈文博没有说话,他推了推眼镜,紧锁着眉头,显然在进行快速的理论评估。
最致命的打击来自苏晓萌。
她一直抱着手臂,冷静地听着,此刻才终于开口,声音像手术刀一样精准。
“假设,我们能弄到所有零件,钱也不是问题。”
她的话让林志远和刘建国都闭上了嘴。
“你要怎么实现逻辑?只用分立元件,一个简单的加法器就需要几十上百个晶体管。乘法和除法呢?整个机器会大到像个衣柜。”
“功耗和散热怎么解决?”
“最关键的,我们国内能找到的元件,参数漂移和故障率有多高,你清楚吗?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都会让最终结果变成一堆乱码。”
“你的衣柜,可能连一次1+1都算不对。”
她的每一句话,都像一颗钉子,将张汉玉那个看似美好的想法,牢牢钉死在不切实际的耻辱柱上。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壁垒,冰冷又现实。
张汉玉抬起头。
他没有被驳倒的窘迫,脸上依旧是那种沉静。
“学姐,你们说的都对。”
他坦然承认,让准备好继续辩论的几人都有些意外。
“如果我们按照国外的方式来做,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所以,我们不按他们的方式来。”
他将笔记本转向众人。
纸上,是一个极其简陋的方框图,潦草却清晰。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有数码管显示?我们可以先用最简单的发光二极管,用二进制来显示结果。八个灯泡,就足够显示一个八位的结果。成本能降下多少?”
“至于核心的运算逻辑……”
他用铅笔在图中央画了一个更小的方框,在里面写上【ALU】。
“我们不需要用纯粹的硬件去堆砌乘法和除法。乘法是什么?是多次的加法。除法是什么?是多次的减法。减法又可以通过补码,变成加法。”
“我们只需要集中所有资源,造一个最核心、最稳定、最简单的【算术逻辑单元】。一个能够精确执行加法和逻辑运算的单元。”
苏晓萌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你的意思是,复杂的运算,不通过硬件逻辑门实现?”
“对。”
张汉玉吐出一个字。
“用软件。”
“软件?”
这个词,像是从另一个时空传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硬件的缺陷,靠软件的算法来弥补。硬件做最基础的累加,而具体的运算步骤,我们通过程序来控制。”
“程序?”
苏晓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你的意思是……微指令?程序存在哪里?用纸带机输入吗?”
“不。”
张汉玉摇头。
“更原始,更笨拙。”
他在笔记本的另一侧画了一排排的小圆圈。
“用拨动开关。一个8x8的开关矩阵,就等于一个最原始的只读存储器【Rom】。每一行开关的状态,就是一条指令。我们手动拨开关,就是手动‘编程’。”
“它会很慢,很麻烦,甚至很可笑。”
“但它能动。”
“它能证明,我们的路,是通的。”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展厅的喧嚣,人潮的涌动,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模糊的背景。
五个人,围着一本破旧的笔记本,像是看到了创世纪的草稿。
陈文博的呼吸变得急促,他扶着眼镜,镜片后面是遏制不住的光。
“用时序控制器读取开关矩阵的状态,然后驱动那个简陋的ALU去执行……天啊,这是一个最原始的,存储程序计算机的模型!”
“汉玉,你是个天才!”
刘建国听得半懂不懂,但他抓住了关键。
“你的意思是……我们只要做出那个能算加法的东西,剩下的就是……拨开关?”
这个解释很粗糙,但很形象。
张汉玉点了点头。
林志远张了张嘴,他发现自己那些关于钱的顾虑,在这样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构想面前,显得那么苍白。
但他还是要做最后的挣扎。
“好吧,就算这个想法很……了不起。零件呢?那些晶体管,发光二极管,还有开关,从哪来?”
“学校的实验室,有报废的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张汉玉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市中心的无线电零件商店,能买到一些。城西的废品回收站,更是个宝库。”
“我们拆,我们淘,我们从垃圾堆里,拼出我们的未来。”
他的声音不大,却有一种让心脏跟着收缩的力量。
苏晓萌死死地盯着张汉玉,她胸口起伏着。
她之前说,要给这个天马行空的人当刹车。
可现在,她发现自己身体里的血液,也被他点燃了。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好。”
“我负责所有元件的筛选、测试和技术规范制定。任何一个不合格的零件,都别想上我们的电路板。”
她这是在宣布自己的主权,也是在托付自己的信任。
张汉玉笑了。
他看向陈文博。
“文博,你理论基础好,跟我一起,负责ALU的逻辑设计。”
陈文博用力点头,脸都涨红了。
他又看向刘建国。
“建国,你手最稳,心最细。电路板的焊接和装配,交给你。”
刘建国挺直了腰板,黝黑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没问题!”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林志远身上。
“志远,你脑子活,路子广。你就是我们的后勤部长。去哪弄零件,怎么跟人打交道,这些事,得靠你。”
林志远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
这是把自己那点“投机倒把”的天赋,用在了正道上。
他清了清嗓子,故作深沉。
“咳,既然大家这么信任我,这个部长,我就当了。”
“不过丑话说在前面,账目得清楚,亲兄弟明算账。”
至此,星城工学院计算机系第一个兴趣小组,【星火】,在这一刻,才算真正拥有了灵魂。
他们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支目标明确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