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午后的阳光,带着一种特有的潮湿与温热。
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的男人,拦住了刚走出公司大楼的张汉玉。
男人的皮鞋擦得一尘不染,与周围泥泞的施工现场格格不入。
“张汉玉先生?”
张汉玉停下脚步,他的白衬衫袖子卷到手肘,手臂上还残留着焊锡的味道。
“我是。”
“我姓王,从京城来。我的公司对您的才华非常欣赏。”
男人伸出手,手腕上那块金色的腕表在阳光下很晃眼。
张汉-玉没有与他相握。
“四通。”
他说出这个名字,不是疑问,是陈述。
姓王的男人脸上职业性的微笑没有丝毫变化。
“正是。我的老板,李卫国先生,希望与您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
城中最贵的茶馆里,流水潺潺,熏香袅袅。
姓王的男人将条件一件件摆在桌上,像是在布置一盘必胜的棋局。
“一个独立的实验室,国家级的牌子。您需要的任何设备,无论来自美国还是日本,我们负责采购,资金没有上限。”
他顿了顿,观察着张汉-玉的反应。
但张汉玉没有任何反应。
“另外,”姓王的男人加重了砝码,“四通公司百分之十的干股。不是期权,是直接划到您名下的股份。”
这已经不是挖人了。
这是在造神。
对于这个年代任何一个搞技术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步登天的终极诱惑。
张汉-玉端起面前那杯精巧的白瓷茶杯,热气拂过他的脸。
他喝了一口茶,动作很慢。
他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微的碰撞声。
“你们的文字处理软件。”
他开口了,问出的问题却让对方猝不及防。
姓王的男人愣了一下,他准备好的所有说辞,都跟这个问题对不上。
“软件?”
“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收费卖?”
“软件只是汉卡的附赠品,”姓王的男人勉强维持着镇定,“我们的核心是汉卡,硬件才是利润的根本。”
张汉-玉忽然笑了。
他站起身。
“茶很好,谢谢。”
他转身走出了茶馆,留下那个姓王的男人,独自面对着一桌昂贵的茶点,和他那套被一个问题彻底击碎的逻辑。
……
金杉公司的办公室里,胜利的喜悦还未散去。
陈景明嘴里叼着烟,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咚咚的声响,像在宣泄着压抑许久的亢奋。
“阿强!你这个月的奖金,翻三倍!”
“刘工!硬件组也一样!人人有份!”
张汉-玉推门走了进来。
他关上了办公室的门,隔绝了外面的喧闹。
“陈总,我们接下来的路,要换个走法。”
陈景明脸上的笑容还没来得及收敛。
“换?我们现在势头这么好!订单都排到明年了!”
“汉卡,不赚钱。”
张汉玉说。
“甚至,我们可以亏本卖。”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陈景明手里的香烟掉在了地上,他死死盯着张汉玉,像是第一次认识眼前这个年轻人。
“你讲什么疯话?”
“我们拿命换来的东西,你说要亏本卖掉?”
“我们真正的护城河,不是那块板子。”
张汉玉走到墙边的白板前,拿起一支油性笔。
“是即将完成的‘金杉文字处理系统’。”
“硬件只是入口,软件才是未来。”
陈景明猛地站了起来,他绕过办公桌,走到张汉玉面前。
“我不懂你那些弯弯绕绕的技术。”
“我就问你,亏本卖东西,公司喝西北风吗?”
“我们把蛋糕做大。”
张汉玉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小圈。
“这是汉卡市场,我们和四通在里面打得头破血流,争的是卖硬件的利润。”
他又在小圈外面,画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圈。
“这是软件市场。是所有需要用电脑处理中文的单位,学校,办公室,甚至家庭。”
“这个市场,现在还是一片空白。”
“我们把汉卡的价格打下来,打到比成本还低。让所有人都用得起我们的卡,让金杉的汉卡成为所有电脑的标配。”
“然后呢?”陈景明追问,他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
“然后,我们卖软件。”
张汉玉用笔重重地点着那个大圈。
“一套软件的利润,可以弥补十块汉卡的亏损。”
“当所有人的电脑里都装着我们的汉卡时,他们自然会选择最适配我们汉卡的软件。”
“我们卖的不是卡,我们卖的是标准!”
陈景明彻底呆住了。
他看着白板上那个不成比例的同心圆,看着眼前这个眼神平静却仿佛能洞穿未来的年轻人。
一股寒意从他的尾椎骨升起。
他一直以为自己在做一门精明的生意。
而张汉玉,从一开始,就在下一盘定义整个行业的棋。
他猛地一拍大腿。
“干了!”
“就按你说的办!”
金杉的战略,一夜之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买金杉正版软件,送金杉超级汉卡!”
当这个疯狂的促销广告出现在《鹏城商报》的版面上时,整个行业都以为陈景明疯了。
四通的李卫国在办公室里看到这份报纸,笑得前仰后合。
“自寻死路!我看他金杉能撑多久!”
然而,市场的反应,却给了所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金杉文字处理系统”凭借其远超国外软件的中文处理能力,与极其简单的“傻瓜式”操作,一经推出,便引爆了市场。
无数之前因为操作复杂而对电脑望而却步的单位,第一次发现,原来中文处理可以如此简单高效。
金杉公司的电话,再一次被打爆了。
但这一次,电话那头的人,不再是问汉卡。
“喂?是金杉吗?我要订一百套你们的文字处理软件!”
“软件送到我们单位,汉卡直接给我们装好!”
利润,如同潮水般涌入金杉的账户。
软件拷贝的成本几乎为零,其利润率远非需要精打细算成本的硬件可比。
金杉公司的估值,在短短半年内,翻了数十倍。
庆功宴上,整个公司的人都喝得满脸通红。
陈景明提着一杯酒,走到了舞台中央。
他没有长篇大论,只是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文件,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股权转让协议。
他走到张汉-玉面前。
在所有员工的注视下,他郑重地将那份文件,交到了张汉玉手上。
“公司百分之一的股份。”
“你应得的。”
按照金杉当时最新的估值,这百分之一的股份,市值已经超过千万。
张汉玉,这个几年前还在乡下的田埂上,为高考发愁的少年。
凭借他那颗超前的头脑,正式迈入了千万富翁的行列。
阿强和刘工在台下看着这一幕,两个曾经的对头,此刻却互相碰了一下酒杯,一饮而尽。
他们的脸上,没有嫉妒,只有发自内心的敬畏与服气。
宴会结束,微醺的陈景明靠在车窗边,看着鹏城夜晚闪烁的霓虹。
他忽然听到司机在和副驾的人聊天。
“我单位也换电脑了,装的就是那个金杉的系统。”
“那可不,现在都这么说。”
“要打字,用金杉嘛。”
一个时代的口号,在一个普通的夜晚,悄然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