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圈一侧多出来了一个像平板一样的操作台,上面只有两个按钮,一个是自动清理,另一个是智能投喂。
按钮下面还有六个绿灯。
陈志远试着按了一下“智能投喂”,突然听见手柄下面传出来一个机器音,“已开启智能投喂功能”。
吓了陈志远一跳。
“哎嘛,这变化也太大了,不过我喜欢。”
隔壁鸡舍的变化也很大,一边是成年鸡,一边是小鸡。
公鸡,鸡冠鲜红饱满,目光锐利有神。
母鸡,冠髯红润有光泽,动作灵活,进食积极。
毛绒绒的小鸡,在铺着稻壳的箱子里叽叽喳喳的叫唤着,上方还有一个温度调节器。
鸭棚这边,陈志远以前挖出来的水池,变成了一个小型湖泊。
里面的水流围着农场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湖泊里。
大小鸭子们看起来很喜欢这个湖泊,正扑腾着翅膀在湖里嬉戏 。
陈志远看完这些动物,就往田地里走去。
田地里安装了自动灌溉系统,在田埂旁边,还长出来了一根管子,上面也有一个操作台。
屏幕上 有着几块田地的情况,还有灌溉和施肥的按钮。
陈志远点进去一看,灌溉里面包含了,什么时候要灌溉,滴灌还是喷灌,时间要多久。
施肥也差不多是这样,什么时候要施肥,施哪种肥,施多少。
最主要的是,上面有一个多功能自动播种机,和一个多功能自动收割机。
陈志远试探的点了一下播种机,突然猪圈旁边的仓库门打开了。
里面出来了一个机器,像是双开门冰箱躺地下的模样。
下面是六个轮子,现在正朝着陈志远的方向行驶过来。
陈志远看着只有他大腿那么高的机器,心想“这玩意怎么播种?”
就看见它头上缓缓升起一个显示屏,同时中间位置开了一个,边长约十五厘米的正方形口子。
陈志远猜测这个口子是放种子的。
他摸了摸口袋,里面只有孙娇娇没吃完的梅子干。
他拿了两个放进去,显示屏上就出现了:
“品种:南高梅。
特征酚类物质与基因序列匹配度99.8%,推测源自嫁接苗,种植周期约2.5年,
重金属含量低于0.001ng\/g,符合有机标准。
发芽率:58%,水分含量8.2%,达二级种子标准。
是否种植?
是╱否 ”
“沃趣,这也太高科技了吧!!”陈志远心中的震惊被狂喜所取代。
他恍然大悟,嘴角忍不住上扬。
有了这些智能化设备,他再也不用花费许多时间在农场劳作,只需要设定程序,就能轻松管理所有牲畜和作物。
他想着,要拿些什么种子来,把这些土地给种上。
他们种花家,骨子里就有种田基因在身上。
见不得那么多土地上连棵草都没有。
他思来想去,还是种红薯和土豆吧。
现在这年月,种这两种东西最好,到时候看村里有没有人要。
再留一拢地种点草莓吧,这个媳妇儿肯定喜欢吃。
他开着车就去了租房楼下的水果店,他已经来这里吃了好几次水果了。
要不是怕大冬天的拿出水果来不好解释,他早就掏出一个大西瓜来吃了。
陈志远在空间转了好几个月,之前都没看见过种子店,只能来拿几个草莓当种子了。
草莓上面像芝麻一样的东西就是它的种子。
又从小超市里拿了一包红薯和一包土豆。
红薯可以靠扦插,土豆发芽后一个能切好几个种子。
就是不知道那个机器会不会种了。
他回到了农场,这才注意到,农场外面已经被一条小河包围起来了。
他进去的时候注意力在里面的鸡,鸭,猪上,出来的时候着急忙慌的去找种子。
现在才看见,他是从一座桥上开车进的农场。
陈志远拿着红薯,土豆和草莓来到了田埂上的屏幕旁。
又按了一下‘播种机’,刚刚那个机器又来到了他旁边,他赶紧把草莓放了进去。
“品种:‘香水’草莓。
比对dNA指纹库,与2020年代北部产区主栽品种完全匹配,无体细胞变异迹象 。
基于糖分积累度与细胞纤维老化分析,从定植到采收约125天,符合该品种在15-22c环境下的典型生长周期,推测日均光照不低于6小时。
种子活性:71%
发芽率: 84%
水分含量16.7%
达特级种子标准。
是否种植?
是╱否
陈志远点了‘是’
只见机器滑到了一拢地上方,肚子下伸出来几个机械触手。
一个挖坑,一个放种子,一个盖土。
等它种完一拢地,准备种第二拢的时候,陈志远在操作台上制止了它。
接着又把土豆和红薯给了它,没想到它还会育芽和扦插。
而且没种完的草莓籽,它还给陈志远留着。
红薯和土豆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种好的。
他看着控制器上面显示土豆和红薯都在‘育芽中’。
机器回到了仓库,陈志远也从空间出来了。
他来到了偏房,把他放出来的东西又收了进去,只留下一部分最后拿出来的东西。
回到了灶房,看着上面的腊肉,叹了口气。但还是决定不取下来了。
陈志远从空间拿出了几根排骨,和两个土豆,准备晚上做了。
他之前在现代,煮饭是电饭锅,洗米,放水,插电,按个按键就可以了。
虽然说他不会做菜,煮饭是为了第二天炒蛋炒饭。
之前他在灶房可是看见了陈母煮饭。
淘好的米倒进锅里,再添上一瓢水,陈母凭经验估摸着水量,水没过小米两指深,煮出来的饭不软不硬。
等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泡,米粒渐渐膨胀,用木铲搅搅锅底,防止糊锅。
水面下降到和米粒齐平时,得赶紧把灶膛里的明火拨开,只留些红通通的炭火。
又在锅沿盖上一圈湿抹布,再把木锅盖严严实实压上去。
这叫“焖饭”,炭火的余温能把米粒焖得油润饱满,还带着股焦香的锅巴。
他只会看电饭锅的水,不会看大铁锅的水,第二步就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