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未时三刻。
皇宫,这座承载着无上权力与无数秘密的巨兽,在春日慵懒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静谧而森严。
飞檐斗拱,红墙金瓦,每一处都透着不容亵渎的威严。
通往内廷的宫道上,一队负责搬运书籍的小太监正低头疾行。
他们穿着统一的灰蓝色太监服,帽檐压得很低,步履匆匆,不敢左顾右盼。
在这队人的末尾,一个身形略显单薄、面容普通(易容后)的小太监,正稳稳地托着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木书匣,目光低垂,专注于脚下的青石板路。
这便是伪装后的林玥儿。
借助楚凌霄安排的身份和腰牌,她混入了这支前往藏书阁运送新编撰典籍的队伍。
楚凌霄本人,此刻正以巡查宫禁的名义,在藏书阁外围区域“偶遇”值守的侍卫统领,闲谈叙话,分散其注意力,为她创造机会。
心脏在胸腔里沉稳地跳动着,速度却比平时稍快。
潜入皇宫大内,盗取被隐藏了八年的《变法十策》,这无疑是刀尖上跳舞,一旦暴露,万劫不复。
但她眼神平静,呼吸匀长,将所有的紧张都压在了心底最深处。
为了父亲的正名,为了对抗端王,这一步,必须走。
藏书阁位于皇宫外廷与内廷交界处,是一座三重檐的恢弘建筑,飞檐如翼,收藏着天下孤本、珍籍。
门口有带刀侍卫肃立,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进出之人。
领头的老太监与守卫核验了手续,队伍得以放行。
踏入藏书阁的瞬间,一股混合着陈年墨香、淡淡霉味和檀木书架气息的独特味道扑面而来。
阁内光线不如外面明亮,高大的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一排排矗立,直抵绘有精美藻井的穹顶,书籍浩如烟海,寂静中透着厚重的文化压迫感。
队伍在底层大堂停下,将书匣交给阁内负责登记的文书太监。
林玥儿趁着交接的混乱,悄无声息地脱离了队伍,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沿着盘旋而上的木质楼梯,向着藏书阁更高的楼层潜去。
根据高公公模糊的提示,那个暗格,应该在藏书阁顶层,一个存放前朝杂记、地理志等非主流典籍的相对冷清的区域。
她的脚步轻盈得如同猫步,落地无声。
精神力如同无形的触角,谨慎地蔓延开来,感知着周围的环境。
空旷,寂静,只有自己的心跳和远处偶尔传来的、极其细微的翻书声。
顺利抵达顶层。这里果然更加安静,书架上的灰尘也明显厚了些。
阳光透过高窗,形成一道道光柱,光柱中尘埃浮动。
她迅速扫视着整个空间。
高公公说,暗格在“东南角,丙字柒排,书架顶端,雕有螭龙纹饰的承重柱内侧”。
东南角……丙字柒排……
她的目光快速掠过一排排书架的标识,最终锁定目标。
那是一个靠墙的、看起来与其他书架无异的巨大书架,顶端几乎触及房梁。
而在书架侧面,紧贴着墙壁的,正是一根需要两人合抱的、漆色暗沉的红木承重柱,柱身上,隐约可见繁复的螭龙浮雕。
就是这里!
她深吸一口气,没有立刻动作,而是侧耳倾听,确认四周无人。
然后,她如同灵猿般,手脚并用,借助书架本身的结构,轻盈而敏捷地向上攀爬。
动作干净利落,没有碰落任何书籍,也没有发出丝毫响动。
很快,她爬到了书架顶端,身体紧贴着冰冷的墙壁,站在狭窄的顶层木板上。这里灰尘更厚,蛛网密布。
她凑近那根雕有螭龙纹的柱子,仔细查看。
柱身光滑,似乎并无异常。
但她凭借前世对机关的了解和对能量流动的敏锐感知,手指在那些凹凸的螭龙纹路上细细摸索。
突然,她的指尖在一条螭龙盘绕的尾部,触碰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与木纹融为一体的凸起!
就是它!
她屏住呼吸,没有贸然按下。
而是再次确认周围安全,然后,按照某种特定的顺序和力道,或按或旋,指尖灌注了一丝微弱的内力,刺激着机关的核心。
“咔哒……”
一声轻微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机括响动,从柱子内部传来!
紧接着,在她手边,一块约莫巴掌大小、雕刻着云纹的木板,悄无声息地向内滑开,露出了一个黑黢黢的、仅能容一只手伸入的洞口!
成功了!
林玥儿心中一喜,毫不犹豫地将手探入暗格。
里面空间不大,指尖触碰到了一个以厚实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方形物体。
她小心地将它取出。
油布包裹入手微沉,带着岁月的凉意。
包裹得很仔细,边缘用蜡封死,隔绝了空气和湿气,保存得极好。
虽然无法立刻打开查验,但凭这形状、这重量,以及高公公的指认,这必然就是父亲林清风倾注了毕生心血、也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变法十策》全本!
八年了!这份承载着父亲理想与冤屈的证物,终于重见天日!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与激动涌上心头,让她眼眶微微发热。
她强忍住情绪,迅速将油布包裹贴身藏入怀中太监服的内袋里,紧紧按了按,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存在。
她必须立刻离开!
她手脚并用,准备从书架上下去。
然而,就在她的脚刚刚踩到下层的隔板时——
藏书阁楼下,传来了清晰的、不疾不徐的脚步声,以及一个她绝不想在此刻听到的、温和却带着无形威压的说话声!
那声音,带着一丝惯有的慵懒笑意,正对身旁的人说道:
“……陛下近来对前朝水利典籍颇有兴趣,本王正好得闲,便过来看看,或许能寻到一两本有趣的,为陛下分忧。”
是端王慕容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