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县。悦来客栈。
二楼临窗的雅座。一个穿着半旧青衫。做书生打扮的中年人。独坐一隅。
他面前摆着一碟茴香豆。一壶劣酒。
看似自斟自饮。眼神却锐利如鹰。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楼下熙攘的街道。耳朵捕捉着每一缕可能有用的信息。
他是影十三。“暗影楼”蛰伏在青城县的一枚钉子。一枚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钉子。
窗外。市井喧嚣。贩夫走卒。南来北往的客商。构成了一幅最真实的人间烟火图。
他的任务。就是从这片烟火中。筛选出那些不寻常的火星。
起初。他并未在意。
直到“兽王庄”这个名字。第三次钻进他的耳朵。
第一次。是从一个满脸后怕的车夫口中听到。绘声绘色地描述刘一虎如何光着屁股被狼群押送出山。言语间充满了对那个村落的恐惧。
第二次。是两个结伴的行商在隔壁桌议论。惊叹于“桃花记”成药的神效。尤其是那止血散。几乎是军中伤药的效果。价格却便宜不少。言语间充满了商人的精明与贪婪。
第三次。是此刻。楼下几个刚进城的山民。正围着货郎。争相购买“桃花记”的驱寒散。货郎得意地吹嘘。这是从“兽王庄”流出来的紧俏货。晚了就没了。
兽王庄。桃花记。
两个名字。一个代表着令人胆寒的武力与神秘。一个代表着肉眼可见的巨大利益。
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
影十三拈起一颗茴香豆。放入口中。慢慢咀嚼。
看似平静。脑中却已飞速运转。
一个偏僻山村。凭什么能驱使野兽?那绝非寻常猎户驯养几头猎犬可比。
那是狼群!是熊罴!是能形成规模。进行精准威慑的力量!
还有那些成药。效果卓着。供给稳定。绝非山野郎中的偶然所得。其背后。必然有一套成熟的制作流程和配方。
武力。财富。
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无论在何处。都足以引起上位者的注意。
尤其是。他的主子。端王殿下。最不喜的。就是掌控之外的力量。
他放下酒杯。起身。结算了微不足道的酒钱。
回到城南租住的小院。闩好门。
他从床底暗格中。取出一套特殊的笔墨纸砚。
纸是特制的桑皮纸。薄如蝉翼。却柔韧异常。墨色落上。干涸后。非特殊药水浸泡不显。
他端坐案前。沉吟片刻。开始落笔。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他写得很客观。很简练。如同以往任何一次汇报。
先写“兽王庄”的传闻。重点描述了狼群驱逐刘一虎的细节。强调了其组织性和威慑力。非自然形成。
再写“桃花记”成药。列出了已知的几种药品名称和大致效果。标注了其市场流通范围和受欢迎程度。点明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超出寻常的制药技术。
这两件事。分开来看。或许只是地方上的奇闻异事。
但联系在一起。指向同一个源头——那个位于深山。名叫桃花村。如今被外人敬畏地称为“兽王庄”的地方。
这就绝非偶然。
影十三停下笔。眉头微蹙。
他还缺一个关键信息。
这个突然崛起的村庄。核心是谁?
老村长?某个隐世的药师?还是……别的什么?
他回想起那些传言碎片。
“是个小女娃……狼都听她的……”
“好像是叫……玥丫头?”
“看着也就七八岁大。邪门得很……”
这些零碎的信息。当时只觉荒谬。此刻串联起来。却指向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可能。
一个七八岁的女童。御兽?主事?
这太反常。太不合逻辑。
但“暗影楼”的训诫第一条: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的那个答案。无论多么不可思议。都可能是真相。
他重新提起笔。
在报告的末尾。另起一行。
用更加凝练。却足以让上层高度重视的文字。写下了一句看似平淡。却重若千钧的备注:
“据查。该村主事者。为一约七八岁之女童。”
笔尖顿了顿。他补充了更关键的判断:
“疑有御兽之能。”
最后。他写下了最能触动上层神经的四个字:
“其身世成谜。”
墨迹干涸。
他将桑皮纸卷成细卷。塞入一个不及小指粗的铜管。用蜡封好。
推开后窗。窗外暮色渐浓。
他发出一声模仿夜枭的啼叫。片刻。一只灰扑扑、毫不起眼的信鸽落在窗棂上。
他将铜管熟练地缚在信鸽腿上。轻轻一托。
信鸽振翅而起。无声地融入苍茫夜色。朝着京城的方向飞去。
影十三关上窗。屋内恢复寂静。
他不知道这份报告会引发怎样的波澜。
他只知道。那个藏在深山里的“兽王庄”。和那个身世成谜的小女童。
已经进入了“暗影楼”的视野。
进入了。端王殿下的视野。
平静的日子。或许。快要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