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接到两个电话,有些问题我答不上来,你快去回电处理。
通话记录都在吧?
详细内容都记下了,你再确认下具体情况。
办公室里的何雨柱逐一回电,解答疑难。
处理完毕后,他叮嘱各地遇事随时联系。
转眼半个月过去,各地厂房相继竣工,问题也随之增多。
何雨柱整日守在办公室排忧解难,幸好培训过的技术人员基础扎实,多数问题通过电话就能解决。
捷报频传,新下线的拖拉机开始田间测试。
何雨柱指示培训测试员,确保不误农时。
在这片热土上,一座座新厂房拔地而起,钢铁巨兽在荒原驰骋,翻垦出万亩良田。
春种秋收,虽然当前物资匮乏,但若能充分开发这些沃土,粮食危机或将缓解。
何雨柱暗自欣慰,这个计划仅少数人知晓,毕竟眼下配给制仍难满足民众需求。
趁此间隙,他整理出打印机与计算机的制造资料,连原型机都已备好,只待国家安排量产。
正当他忙碌时,杨厂长匆匆赶来:
柱子,现在方便吗?
大草原的拖拉机厂还在调试,其余基地都已投产。
那正好,找人替你盯会儿,跟我走一趟。
何雨柱跟随杨厂长快步离去,心中充满期待。发生什么事了?杨厂长满脸喜色地说:当然是好事!
何雨柱跟着杨厂长走进办公室,看见几位老者已经等在里面。
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些在后世赫赫有名的人物。
没等杨厂长开口,何雨柱就迫不及待地问:是不是大蘑菇研制成功了?
几位老人闻言都看向他,杨厂长连忙介绍:各位前辈,这位就是你们要找的何雨柱同志。
这么年轻!
确实,年轻得出乎意料啊!
你就是何雨柱?
何雨柱点头答道:是的,我就是。
请问大蘑菇真的成功了吗?
老人们欣慰地点头:没错,我们这次来,一是想见见你,二是要给你颁发奖励。
不必给我奖励,何雨柱推辞道,和你们相比,我的贡献实在太小了。
不,你的贡献很大。
没有你提供的资料,我们可能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研制成功。
现在国家有了大蘑菇,就不用担心外部威胁了。
何雨柱急切地问:我们什么时候向世界公布?
很快了,回去后就准备宣布。
太好了!何雨柱激动地说,这标志着国家发展又迈进一步!
这时,其中一位中年大导问道:听说你还研究人造卫星技术?这可是目前世界最尖端的技术?
何雨柱如实回答:我确实做了初步设计,但不确定是否完备。
所有构想的功能都能实现,只是不知能否顺利发射。
中年大导表示:发射问题需要专家论证。
这样吧,等技术完全成熟再提交。
我们先给你颁发奖励。
说着,他取出勋章和存折递给何雨柱:这是参与大蘑菇项目的荣誉勋章,所有科研人员都有。
这张五万元的存折是国家给你的特别奖励。
要知道,60年代的五万元相当于后世十几套四合院的价值。
何雨柱不好意思地说:这个数目太大了吧?
一点也不多,中年大导说,你的资料为国家节约了几十亿资金。
现在的问题是钱多也买不到物资,我回去会申请多批些粮食给你。
希望你继续努力!至于卫星技术,请直接交给你们大导,这种机密技术我们不便过问。
何雨柱明白这是原则问题,便不再坚持。
他热情地招呼道:好的,我会尽快提交。
几位请坐,我去给你们沏茶。
不必了,见到你就好。
我们那边工作还忙,这就得走了。几位同志说完,何雨柱明白他们急着回去处理大蘑菇项目的事宜。等大蘑菇项目正式成功,我一定设宴为你们庆功!何雨柱说道。
三位同志欣然应允:好啊!早就听说何副厂长的厨艺了得,到时候一定要领教领教。
送走客人后,杨厂长感慨道:柱子,没想到你连大蘑菇都有研究!
略懂一些皮毛罢了。何雨柱谦虚地笑笑。
杨厂长又说:现在你可了不得,都成了万元户啦!
厂长要是看得上这点小钱,分你些如何?
我可不要,这是组织奖励给你的。
就是可惜给得晚了点儿,现在有钱也没处花啊。
何雨柱摆手道:粮食虽然紧张,但其他东西还是能买到的。
不过我什么都不缺,很多物件都是自己做的。
这笔钱更多是个荣誉的象征。
杨厂长细想确实如此:缝纫机用不上,收音机他自己做的最好,自行车看不上眼,手表也有。
就连市面上见不到的空调、洗衣机,他都能亲手打造。
除了一日三餐,还真想不出他能买什么。
实际上,吃的方面何雨柱更不愁——游戏世界里的存粮足够全国人民吃上两三年,而且还在不断增产。
多余的粮食都被他酿成了酒,凭借顶尖的酿酒技艺,他酿造的美酒不仅口感绝佳,还具有独特功效,这是普通酿酒师难以企及的。你这日子过得真是让人羡慕。杨厂长感叹,要不我和大导商量,全力支持你从政?
别别别,何雨柱连忙摆手,我知道您二位是为我好,可我还想多活几年。
现在这形势,当大导为民做主可不容易,怕是各地干部都愁白了头。
即便是个村长,听说哪里有粮食都得眼红吧?
我过去能做什么?眼睁睁看着老百姓饿肚子?
还是待在轧钢厂踏实,这里工作时间自由。
换成别的厂子,整天这么混日子,大导早发火了,也就杨厂长这么照顾我。
要不是有厂长关照,我哪有时间捣鼓这些?
就在这儿待着挺好!
杨厂长听何雨柱这么说,认真地说:
柱子,我说的是真心话!
何雨柱点点头:
我知道,我也没开玩笑。
真不想往上爬了,现在这样挺好的。
杨厂长心里偷着乐,这正合他心意。
可又为何雨柱可惜,要是自己有这么一身本领,巴不得往高处走!
他哪知道何雨柱的心思。
要是早几年,或者再过十几年,何雨柱准答应。
但现在不行——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虽然局势有变化,但杨厂长到底只是个厂长,当兵出身的人,没那么多弯弯绕,更看不出风向了。
大导倒是明白人,最近很少露面,有事都让慕晴雪传话。
日子一天天过,厂子一个个建起来,何雨柱反倒闲下来了。
可大草原那边始终搞不定。
杨厂长只好找何雨柱商量:
柱子,要不你去趟草原吧?
何雨柱爽快答应:
行,我去看看,最多一个月就能搞定。
杨厂长松了口气:
这边基本都安排好了,你去吧。
何雨柱想了想:
得和上面打声招呼,别把我当坏人抓了。
杨厂长拍胸脯保证:
放心,我这就开介绍信,办手续。
何雨柱又说:
得安顿好老太太和我妹妹。
还有晴雪那边......
杨厂长笑道:
大导那儿我去说。
都是自己的地盘,能有什么危险?慕晴雪一个姑娘家都能去。
何雨柱点头:
我倒不怕危险,就是担心家里没人照应。
杨厂长再三保证:
这事包在我身上。
把事情交待清楚,何雨柱回家收拾行李。
装了两袋米面,捎上自制罐头,开车往四合院去了。
刚到院里,何雨柱把东西拎进老太太屋。
老太太瞧见他大包小包的,忙问:
柱子,这是怎么了?
何雨柱解释:
奶奶,我要出趟远差,短则半个月,长则一个月。
这段时间没法给您做饭了。
这些粮食是你这个月的口粮!
老太太对何雨柱说道:
“哪吃得了这么多?”
何雨柱回答:
“奶奶,等我回来再带回去。”
老太太点点头:
“那行吧!”
她心里有数,放在这儿没人敢动,这份底气她还是有的。
虽说上了年纪,但这四合院里还没人敢打她的主意。
何雨柱对老太太说:
“奶奶,我去和一大妈说一声,待会儿给妹妹送完饭,就跟她说放假来陪您,成不?”
老太太笑着应道:
“好,工作要紧,你去忙吧!”
何雨柱点点头:
“放心吧,我出差几天就回。”
老太太摆摆手:
“去吧,家里不用惦记。”
何雨柱来到一大妈家,一大妈见他拎着大包小包,惊讶地问:
“柱子,怎么带这么多吃的?”
何雨柱解释道:
“一大妈,我要去趟黑水城的拖拉机厂,黄河边那块地荒着太可惜。
快则半月,慢则一月就回。
这段时间劳烦您照应老太太和我妹妹,粮食我都备好了。
若有事就找杨厂长,解决不了的话,让慕晴雪联系大导。”
一大妈爽快答应:
“我还当什么事呢!你放心去,保管照顾好她们娘俩。”
何雨柱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