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老太太睡着后,何雨柱骑着自行车回到轧钢厂。
工人们都期待地望着他,因为组装工作即将开始。
何雨柱安排人把编好号码的零件运到对应位置。
每个操作台都有相应的编号指示,工人们很快就明白该怎么摆放零件。
何雨柱拿起两个零件讲解:
大家看这些连接点的字母。
我按照阴阳原理设计,单数编号用正字母a、b、c表示,双数编号用负字母1号台要把正a和负a相连,正b连负b,具体操作图都在你们工位上。
现在1号台的工人可以先试试。
身穿编号制服的1号台工人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他们把成品放到传送区,由工人将半成品送到2号台。
何雨柱补充道:
2号台除了本职工作,还要检查1号台的成品。
不合格的放到返还区,等1号台忙完后再处理。
在他的指挥下,两条生产线高效运转又最终汇合。
虽然第一次操作速度较慢,但整个流程井然有序。
看着杨厂长担心的表情,何雨柱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厂长,刚开始大家不熟练,速度确实慢了点。
等大伙儿上手后,效率起码能翻五倍!
杨厂长眼睛一亮:真的?
何雨柱胸有成竹地笑道:是真是假,过几天就见分晓。
杨厂长知道何雨柱向来言出必践。
众人齐心协力组装的速度,确实远胜何雨柱单打独斗。
毕竟几百人同时操作,其他人也在观摩学习。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当最后一道工序完成,拖拉机在轰鸣声中缓缓启动。
第一台拖拉机缓缓驶向成品区时,现场顿时沸腾了。柱子!我们成功了!
杨厂长激动地抱住何雨柱,用力拍着他的背脊,
看到了吗?真的成了!
何雨柱同样欣喜若狂,没想到项目进展如此顺利。
就在欢呼声中,第二台拖拉机也发出了轰鸣。一天能造十台就算达标了。杨厂长说。十台哪够看?何雨柱信心十足,
五条生产线全开,日产能达两百台。
就这样,要满足全国需求还得十几年。
我建议等技术成熟后,向全国推广,
让各地都能建厂生产,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粮食多了能干什么?杨厂长好奇道。酿酒、养殖都需要粮食。
百姓吃饱了才有余力搞副业。
农业发展起来了,才能腾出更多劳力搞建设。
想到自己的工厂能为国出力,杨厂长豪情满怀:
何雨柱接着说:我们要继续创新,
攻克更多技术难题。
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交通问题,
现在全国大部分道路还是泥巴路呢。
我们正在筹划修建水泥路和沥青路。
只有交通便利了,全国物资才能顺畅流通和调配!
铁路和航空也不能落下!
目前国内还没有民用飞机,只有人士才会乘坐飞机,而且都是外国航班。
杨厂长惊讶地问:
我们连战斗机都没几架,你还想着民用飞机?未免太超前了!
何雨柱望着远方轻声自语:远吗?很快就不远了...他的声音很轻,杨厂长并未听见。我去休息会儿,这两天太累了。
有事到办公室找我。何雨柱说。
杨厂长拍拍他的肩膀:去吧,这里有我照看。
这时慕晴雪走过来问道:何副厂长,我来这么久了,该做些什么?
何雨柱眼睛一亮:学得如何?
都学会了。
你想上机操作还是当我的助理?
慕晴雪追问:上机操作是什么?助理要做什么?
何雨柱解释:上机操作是和兰教授他们一起指导工人熟悉机械制造。
助理则是帮我采购实验器材和工具,需要跑各地工厂,比较辛苦。
你有新计划了?慕晴雪兴奋地问。是的,正在试验阶段。
不仅涉及机械,还包括电路、电力、电磁、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
那我做你的助理!慕晴雪不假思索地回答。好,明天庆功后到我家认路,我会给你采购清单。
没采购任务时能看你做实验吗?
何雨柱略作思考:可以。毕竟简易实验可以展示,核心研究都在游戏世界完成——总不能所有科技成果都凭空出现。
目前一切顺利,但随着拖拉机投入量产,估计会吸引大批人来参观学习。
慕晴雪心情愉悦,何雨柱询问她:还有别的事吗?没有的话我先走了。慕晴雪思索片刻,摇摇头。
目送何雨柱离去,她不禁困惑:学校里和这里的人都爱缠着自己,唯独他总急着离开。
难道自己失去魅力了?
回到公馆,何雨水迎上来问是否用膳。
何雨柱决定回去看望老太太:老人家不愿过来,我们回去给她做饭。兄妹俩对老太太心存感激,当年若非她相助,两人早已不在人世。
何雨水虽不舍,仍上楼更衣。
何雨柱趁机从空间取出灵米和鲜肉——四合院里许大茂等人虎视眈眈,他必须谨慎。
骑车返家途中,兄妹谈笑风生。
刚进院门就碰见许大茂假意问候:何副厂长去哪儿了?何雨柱讥讽道:我的行踪需要向你汇报?许大茂连忙赔笑。
刘海中本欲帮腔,想起自己已被罢免二大爷身份,只能暗自叹息。
如今形势逆转——当初若何雨柱不是副厂长,吃亏的定是这个年轻人,可如今人人都想巴结大导,反倒让自己丢了脸面。
何雨柱未置一词,径直问许大茂:没事的话,我要去做饭了。
许大茂琢磨着这几天一直没逮到何雨柱,刚才表现得过于急切了些。
他挤出笑容掩饰道:没别的事,就是关心关心副厂长!
何雨柱瞧着他那副假惺惺的模样,心知肚明——要是让这家伙抓住把柄,非得像条疯狗似的扑上来不可。
想到未来自动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前景,何雨柱倒是盘算过研究新型放映设备、电视机和录像带技术,好断了许大茂的活路。
但转念一想,从零开始太耗费时间,便打消了这个念头,领着何雨水绕开许大茂往回走。
一进门,寒气扑面而来。
何雨柱搓着手对妹妹说:屋里几天没生火,你先去老太太那儿暖和会儿。
何雨水应声:好,我去陪奶奶聊天。
正忙着生炉子时,突然响起敲门声。进来。何雨柱头也不抬地喊道。
推门而入的竟是许久未见的秦淮茹,这让他颇感意外。嫂子有事?何雨柱语气平淡。
秦淮茹盯着桌上丰盛的食材,眼中闪过一丝艳羡:何副厂长,我想求您把我调去食堂......
这事对何雨柱本是举手之劳,但他实在不愿与秦淮茹再有牵扯:要是早些时候提,我还能安排。
现在名额都分出去了,总不好再把别人的活计顶掉。
等下次有机会再说吧。
每一声都像刀子扎在秦淮茹心上。
她强撑着笑脸告退:那...我先走了。转身时眼眶已经发红。
何雨柱专注地捣鼓着炉火:慢走,不送了。
【何雨柱对眼前的燃气灶设计图摇摇头,这种技术现在太危险了。
他暂时搁置这个念头,转而烧旺锅炉准备晚饭。
饭桌上,老太太放下碗筷说:柱子,厂里忙就不用天天往家跑了。
没事的奶奶。何雨柱笑着给老人夹菜。
老太太没再说话,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
送老太太回家后,何雨柱把剩余的食材留下。
兄妹俩刚推着自行车出门,许大茂就鬼鬼祟祟地跟了上来。
转进巷子时,何雨水发现路线不对:哥,咱们要去哪儿?
后面有个尾巴。何雨柱压低声音,陪他兜兜风。
两辆自行车在胡同里穿行,后座的何雨水悄悄问:还跟着吗?
跟是跟着,就是快跑断腿了。何雨柱瞥见远处踉跄的人影,嘴角微扬。你说他会为了跟踪去买自行车吗?
工业券可不好弄。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轻快的声响。
身后的许大茂喘着粗气停下,汗珠顺着下巴砸在地上。明天就去弄自行车票!他狠狠踢飞脚边的石子。
此时何雨柱突然调转车头,不一会儿就碰见了汗流浃背的许大茂。这么冷的天出这么多汗?何雨柱故作惊讶,可别着凉啊。
许大茂脸色铁青,强撑着说:锻炼...锻炼身体...
冬日的晚风里,两声清脆的车铃欢快地远去了。
何雨柱和何雨水相视而笑。行,那我们回去了,你好好休息!何雨柱说完,跨上自行车向前骑去。
没走多远,何雨水就憋不住笑出了声。
何雨柱也跟着笑起来。
许大茂看着他们开怀大笑的样子,怒火中烧,抬脚就朝身边的石头踢去。哎哟!石头下半截埋在地里,疼得许大茂直冒冷汗。
听到惨叫,兄妹俩回头一看,笑得更欢了。
他们一路踩着单车回到公馆,这次没人跟踪。
何雨柱看了眼时间,离指导郑胜四人还有一会儿。雨水,别忘了站桩。
何雨水当然记得。
最近吃吃喝喝不少,但站桩让她不仅没胖,反而瘦了些,皮肤也变好了。
在她这儿,站桩不是为了习武,而是保持身材、改善皮肤的妙方。
就算何雨柱不让她练,她也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