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反扫荡胜利
雪原尽头,第一缕曙光刺破铅灰色的云层,将凛冽的寒光洒在寂静的山林间。杨靖宇站在指挥部门前,凝望着远方蜿蜒的山路,眉宇间结着一层薄霜。他身后,根据地的战士们早已严阵以待,枪械擦得锃亮,眼神如鹰隼般锐利。
“司令员,鬼子动了。”陈青山快步走来,声音压得很低,“侦察兵回报,日军一个中队加伪军,约两百人,带了两门迫击炮,正朝我们这边推进。”
杨靖宇点了点头,目光依旧盯着远山:“按原计划部署。记住,我们不仅要打赢,还要打得漂亮,让鬼子知道,这片土地不是他们能撒野的地方。”
命令迅速传遍营地。林晚秋带领通讯队隐蔽进预先挖好的地下掩体,电台天线巧妙伪装成枯枝;陈青山和秦啸岳将队伍分作两股,一股依托新修缮的哨卡工事正面迎敌,一股悄无声息绕向侧翼,目标直指日军的迫击炮阵地;赵老根则带着猎户和民兵,在敌人必经之路上布下天罗地网——冻硬的树枝削尖了埋在雪下做成“地刺”,用藤蔓和弹性极佳的桦树枝设下“吊脚套”,更在几处关键隘口埋下自制的火药雷,上面轻轻覆一层新雪,不留半点痕迹。
小石头和小豹子趴在雪窝里,身上披着白布伪装,只露出一双眼睛紧盯着山路。小石头手指冻得通红,却死死攥着一根拉绳——那是控制第一道陷阱的引线。
“来了……”小豹子突然低声道。
远处,一队土黄色的身影在雪地中蠕动,像一条毒蛇蜿蜒而来。日军钢盔在晨光中反射着冷光,伪军缩着脖子跟在后面,脚步杂乱。队伍中间,四个鬼子兵吭哧吭哧抬着两门迫击炮,炮管随着步伐上下晃动。
当先头的日军踩进雷区时,小豹子猛地一扯绳子——“轰隆!”
雪泥裹着碎冰冲天而起,几个日军瞬间被掀翻在地,惨叫声划破寂静。后续部队顿时大乱,慌忙散开寻找掩体,却正好撞进赵老根布置的“吊脚套”里。只听几声机括响动,七八个鬼子被倒吊着拽上半空,惊慌失措地哇哇大叫。
“打!”陈青山在正面工事后一声令下。
步枪、机枪同时开火,子弹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日军被迫击炮的哑火和陷阱打懵了阵脚,一时竟组织不起有效反击。那名日军中队长挥舞军刀,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强迫士兵冲锋。
战士们依托工事顽强阻击。子弹打在夯土和木垒的工事上,噗噗作响,溅起一片片雪沫。何秀兰带着卫生队猫腰穿梭在战壕里,快速为伤员包扎。一名小战士肩头中弹,鲜血汩汩外涌,却仍咬着牙往枪里压子弹:“何大姐,别管我,我能行!”
侧翼,秦啸岳见日军注意力全被正面吸引,立刻带人摸向迫击炮阵地。几名鬼子炮兵正手忙脚乱地试图架炮,被突然冲出的抗联战士打了个措手不及。刺刀见红,短兵相接,雪地上很快洒下斑驳的血迹。秦啸岳一刀劈翻鬼子炮手,夺过迫击炮筒,反手砸向另一个扑来的日军——咔嚓一声,那鬼子软软倒了下去。
然而日军终究训练有素,初期的慌乱过后,在中队长的强令下逐渐稳住阵型。两挺轻机枪架起来,压制得正面战士抬不起头。装甲车虽未出动,但日军步兵在机枪掩护下发起集团冲锋,工事前的雪地被踩得稀烂,敌我距离越来越近。
战斗陷入胶着。林晚秋从电台里听到前方吃紧,心急如焚。她突然想起什么,快速发报联系上附近村落的联络员。
不久后,战场侧后方突然响起密集的锣鼓和呐喊声!只见上百名村民拿着铁锹、锄头、猎枪,甚至敲着铜盆,从山脊后冲出来,虚张声势地喊杀震天。日军以为遭遇包围,阵型再次动摇。
“好样的乡亲们!”陈青山见状大吼,“吹冲锋号!全体上刺刀——冲啊!”
嘹亮的军号穿透枪炮声,战士们跃出工事,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敌人。赵老根带领猎户们从林间闪出,猎枪弓弩齐发,专打日军军官和机枪手。小石头个子小,灵活地钻进敌人盲区,一刀割断一个鬼子弹药手的喉咙,抢过弹药箱就往回跑。
最关键的时刻,林晚秋截获到日军求援电报,立即报告杨靖宇:“司令员,鬼子援军离这里只有半小时路程!”
必须速战速决。陈青山亲率突击队,借密林掩护直插日军指挥部。那名中队长正拿着话筒声嘶力竭地呼叫炮火支援,冷不防一颗子弹飞来,正中他右肩。赵老根如鬼魅般从雪地里暴起,一箭射穿护兵咽喉,小石头扑上去一刀结果了中队长。
主帅毙命,日军彻底崩溃,残兵败将扔下武器四散逃窜。伪军更是跪地投降,磕头如捣蒜。
当日军援军赶到时,看到的只是满地被缴获的武器、歪倒的太阳旗和一行行拖向密林的尸痕。抗联和百姓早已消失在山林之中,唯有雪地上深深的车辙和脚印,指向根据地深处。
夕阳西下,战士们扛着缴获的武器弹药凯旋。村民们簇拥在道路两旁,递上热粥、窝头,孩子们追着队伍跑,争着摸那乌黑发亮的迫击炮管。
营地空地上,战利品堆成小山:三挺轻机枪、五十多支步枪、两门完好的迫击炮、十几箱弹药,还有日军军旗、地图、文件若干。杨靖宇拿起那面烧了一个洞的太阳旗,对围过来的战士们说:“今天这一仗,打掉的不仅是鬼子一个中队,更是他们的嚣张气焰!从今天起,黑瞎子沟一带,鬼子再不敢随便进来!”
小石头兴奋地比划着:“司令员,我还缴了一把指挥刀!”他献宝似的捧上一把日军军刀,刀柄上还沾着血。
陈青山揉揉他脑袋:“好小子,今天数你机灵!”
林晚秋走过来,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地下党同志发来贺电,说咱们这场胜仗震动了整个北满分局。他们建议,以咱们根据地为枢纽,把周边六个村落的抗日力量都连成一片。”
篝火燃起,烤肉的香气弥漫开来。战士们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食物和胜利的喜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拉着杨靖宇的手,老泪纵横:“杨司令,有你们在,俺们老百姓才有活路啊……”
杨靖宇反握住老人的手,声音坚定:“老人家,抗日靠的是大家齐心。今天没有乡亲们助阵,我们也打不赢这一仗。往后,咱们军民更得一条心,把根据地建得铁桶一般!”
夜深了,喧闹渐渐平息。陈青山和林晚秋并肩走在营地边缘,望着远处村落星星点点的灯火。
“今天这一胜,咱们根据地方算真正站稳了脚跟。”陈青山轻声道。
林晚秋靠在他肩头:“嗯,我好像已经能看见……等胜利那天,这里会是什么样子。”
月光洒在雪地上,一片澄澈光明。尽管未来的战斗依然残酷,但这个夜晚,胜利的火焰在每个人心中燃烧,照亮了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