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珩受封文安县伯、获赐紫金鱼袋、特许参预机务并具折直奏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原本就暗流涌动的朝堂上空炸响。这道旨意所蕴含的殊荣与权力,远超寻常擢升,清晰地传递出元景帝意欲大力培植、甚至将其纳入核心决策圈层的信号。昔日那个需要谨小慎微的翰林修撰、外放知县,如今已一跃成为大胤朝堂上举足轻重、炙手可热的人物。
清流士林为之振奋,视萧景珩为寒门学子凭才学实干跃龙门的典范,是朝堂新风向的标志。许多中间派和底层官员更是心思活络,开始设法结交、投靠。然而,在丞相府那深深庭院之中,气氛却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赵崇明阴云密布的脸。他屏退了所有幕僚仆役,独自对着一盘残局,指尖一枚冰冷的黑玉棋子已被捏得温热。萧景珩的飞速崛起,每一步都像一记重锤,敲打在他经营多年的权力壁垒上。从扳倒孙知远,到遇刺后反杀吴谦,再到边关文会扬威,直至如今封伯参政,这一连串的动作,环环相扣,势不可挡。更可怕的是,皇帝的态度一次比一次明确,一次比一次坚决地站在萧景珩身后。
“参预机务……密折直陈……”赵崇明低声重复着这两个词,眼中寒光乍现。这已不是简单的宠信,而是赋予了萧景珩直接参与最高决策、绕过常规程序向皇帝进言的特权。这意味着,萧景珩从此有了在御前与他赵崇明分庭抗礼的资格!假以时日,若让其羽翼丰满,根基深植,必将成为心腹大患,甚至动摇他苦心经营数十年的相位!
“此子……断不可再留!”一个冰冷彻骨的念头,在赵崇明心中彻底定型。以往的压制、排挤、乃至暗杀,皆已失败。萧景珩不仅能力超群,运气极佳,更重要的是,他已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和皇帝毫无保留的信任。此刻若再使用那些明枪暗箭,非但难以奏效,反而极易引火烧身,暴露自己。
必须改变策略。赵崇明缓缓放下棋子,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硬碰硬已非上策,需用更隐蔽、更狠辣、更能从根本上摧毁对手的手段。萧景珩的立身之本是什么?一是其惊世骇俗的诗文才华,二是其看似清白的寒门出身(虽为商贾之后,但家族早已没落,并无强大外戚党羽)。若能在这两方面找到突破口,动摇其根基,那么即便皇帝一时护短,在铁证如山和汹涌舆论面前,也未必能保全他。
“诗文……出身……”赵崇明喃喃自语,脑中飞速盘算。萧景珩的诗才,尤其是那些意境高远、仿佛信手拈来的传世之作,来得太过突兀,远超其年龄和阅历所能及。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的天才?还是……其背后另有隐秘?若能证明其诗文并非原创,或是抄袭、或是代笔、甚至与某些禁忌牵连,那“诗才惊世”的光环将瞬间崩塌,其人格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至于出身,虽看似干净,但商贾之家,往来复杂,其父祖辈难道就毫无瑕疵?若能挖出些“勾结外邦”、“隐匿资产”甚至更不堪的旧事,便可扣上“家风不正”、“其心可诛”的帽子,从根本上否定其忠诚与品德。
此计虽险,却可直击要害!而且,操作起来必须极其隐秘,不能动用明面上的党羽,需寻那些潜伏于暗处、精通阴私勾当、且绝对可靠之人。
数日后,一场极其隐秘的会面,在京师南城一所不起眼的私宅内进行。赵崇明并未亲自出面,而是由其最信任、也最擅长处理隐秘事务的一位族弟赵崇暗(掌管相府部分见不得光的产业和人脉)代为接洽。对方是两位特殊人物:一位是年约六旬、面容清癯、眼神却透着精明与贪婪的老者,乃是江南一带颇有名气的藏书家兼古董商,人称“墨翁”,实则暗地里也做些伪造古籍、炮制“孤本”的勾当,与某些意图攀附风雅的官员常有往来。另一位则是个面色蜡黄、身形干瘦的师爷模样的人,乃是刑部积年老吏出身,后因故去职,专为豪门望族处理些见不得光的讼狱之事,精通律法漏洞,善于罗织罪名,人称“讼棍李”。
赵崇暗隐在屏风之后,声音低沉地传达了相爷的意思:不惜代价,从诗文渊源和家族旧事两方面,深挖萧景珩的“根脚”,寻找或“制造”足以将其置于死地的证据。要求是:一要隐秘,绝不能牵连相府;二要确凿,至少表面上看要经得起推敲;三要耐心,徐徐图之,等待最佳发难时机。
墨翁捻着山羊胡,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萧景珩之诗,确有蹊跷。老朽浸淫古籍多年,有些诗句,意境虽新,用典却古,似与某些失传的前朝残卷有暗合之处……此事,或可做些文章。” 他暗示可以“发现”一些“前人遗作”,来质疑萧景珩的原创性。
讼棍李则阴恻恻地笑道:“萧家虽败落,但毕竟是经商起家。商人重利,往来账目最是含糊。其祖上是否与塞外胡商有过不清不楚的交易?是否曾囤积居奇、发过国难财?甚至……是否与当年某些逆案有过来往?只要肯下功夫,总能找到些蛛丝马迹,或……创造出一些‘痕迹’。”
赵崇暗满意地点点头,将两包沉甸甸的金锭推了过去:“此事若成,二位便是相府座上宾,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若败……”他语气转冷,“后果,二位当自知。”
墨翁与讼棍李连忙躬身应诺,揣起金锭,悄然消失在夜色中。
一场针对萧景珩根基的、更加阴险恶毒的暗战,就此悄然拉开序幕。赵崇明稳坐相府,如同潜伏在阴影中的毒蛇,收敛了獠牙,却将致命的毒液,注入了一条更隐蔽、更漫长的攻击路径。他深知,这一次,必须一击致命!
而此刻,正处于声望顶峰的萧景珩,对这场来自最阴暗角落的算计尚无所知。他正忙于适应新的身份与职责,应对络绎不绝的访客,处理骤然增多的政务文书。然而,他心中那根警惕的弦,从未放松。凌云和雷厉的存在,以及展鹏日渐康复后更加谨慎的护卫安排,都表明他深知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风暴,在最平静的水面下,酝酿着最致命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