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万寿庆典日益临近,京师笼罩在一片喜庆气氛中。靖安侯府内,梁婉清亲自督选寿礼,最终选定了一尊由整块和田白玉雕成的“福寿双全”如意,玉质温润,雕工精湛,寓意吉祥,既显贵重,又不失雅致。萧景珩仔细查验后,亦觉妥当,便命人精心包装,准备届时呈献。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寿宴前两日,一个惊人的消息悄然传入萧景珩耳中:内务府负责接收、登记寿礼的库吏中,有人被重金收买,企图在靖安侯府进献的玉如意上做手脚!计划在呈献前,用特制的药水轻微腐蚀如意底座一处不显眼的地方,使其看起来像是存放不当造成的旧损,以此污蔑侯府“进献不敬”、“以次充好”!
此计可谓毒辣!在太后寿宴上,若寿礼被查出有瑕,不仅是极大的不敬,更会严重损害靖安侯府的声誉,甚至可能被曲解为对太后的“大不敬”!
萧景珩闻报,眼中寒光一闪。赵党果然贼心不死,竟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他立刻密令展鹏,动用一切力量,暗中监控那个被收买的库吏以及与之接触的可疑人员,务必掌握其行动的具体时间和方式,同时,设法准备一尊一模一样的玉如意备用,并确保真正的寿礼在入库前后绝对安全。
寿宴前夜,月黑风高。内务府珍宝库外,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溜进存放寿礼的偏殿,正是那个被收买的库吏。他按照指示,找到靖安侯府的礼盒,正要动手,忽觉后颈一凉,已被展鹏带领的护卫无声无息地制住,人赃并获!同时,凌云带人截获了正准备接应并散布消息的赵党外围眼线。
萧景珩接到禀报,冷笑一声。他并未立即声张,而是命人将计就计,让那库吏在严密监控下,依旧在备用如意上做了“手脚”,然后将其与真正完好无损的如意调换。真正的寿礼被秘密保护起来,而那尊被动过手脚的备用如意,则按照原计划登记入库。
万寿节当日,慈宁宫内张灯结彩,喜庆非凡。宗室勋贵、文武百官依序觐见,呈献寿礼。轮到靖安侯府时,萧景珩与梁婉清恭敬献上礼盒。一切如常,并无人当场发难。
然而,就在寿宴进行到高潮,百官向太后敬酒祝寿之际,那位曾与冯保一唱一和的都察院副都御史突然出列,一脸“忧国忧民”地奏道:“陛下!太后!臣听闻近日寿礼入库查验,似有疏漏之处。为保万全,彰显皇家威仪,臣恳请当庭重新验看部分重臣所献寿礼,以示公允,亦防小人作祟,亵渎天恩!”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这分明是冲着某些人来的!元景帝面色一沉,太后亦微微蹙眉。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为示公正,元景帝只得准奏,命内务府当庭抽检数件寿礼。
果然,抽检名单中包括了靖安侯府进献的玉如意。当内侍当众打开礼盒,取出玉如意时,那名副都御史立刻指着如意底座一处极其细微、需仔细辨认才能发现的所谓“污损”,大声道:“陛下!太后!请看!此如意竟有瑕!靖安侯府进献如此不敬之物,其心可诛!”
顿时,全场哗然!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萧景珩和梁婉清身上。梁婉清脸色微白,紧紧握住萧景珩的手。萧景珩却面色平静,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就在元景帝即将发作之际,萧景珩稳步出列,躬身道:“陛下,太后容禀。此玉如意,乃内子精心挑选,臣亦反复查验,绝无瑕疵。至于眼前此物……”他话音一顿,目光锐利地扫向那名副都御史和一旁面色惨白的库吏,“恐怕并非臣府所献原物!”
他转身对元景帝道:“陛下!臣恳请传唤内务府掌印太监、库房总管及今日当值库吏,并请陛下派心腹侍卫,即刻前往珍宝库,取出臣府寿礼原始登记册及封存记录,一验便知!”
元景帝龙目含威,即刻准奏。很快,相关人员被带到,库房记录也被取来。在铁证面前,那个被收买的库吏吓得魂飞魄散,瘫倒在地,不等用刑便全盘招供,指认了副都御史和赵党幕后指使之人。而那尊真正的、完好无损的玉如意也被取出,当庭展示,玉质光洁无瑕,与那尊被动过手脚的赝品形成鲜明对比!
真相大白!赵党构陷忠良、亵渎太后圣寿的罪行暴露无遗!元景帝勃然大怒,当庭下令将副都御史及一干人等革职拿问,严惩不贷!太后亦凤颜震怒,对萧景珩夫妇温言抚慰,对其遇事沉着、维护庆典圆满的举动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