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林氏父女已开始着手按照新策招工,她这边也需尽快查明幕后之人,解决这些流言蜚语。
离开樟林湾的路上,她想到了陆既风曾提过的胡涛。此人在珠州深耕多年,又是船老大,消息灵通,三教九流皆有接触,或许能探听到些风声。
于是,姜秣便前往官驿寻陆既风。不料,陆既风因公务外出,并不在馆驿中。接待她的是陆既风的侍从,这侍从知道姜秣,态度恭敬道:“姜姑娘,大人一早便出去了,估摸着要晚膳时分才能回来。”
姜秣微微颔首,道:“无妨,我晚些再来。若陆大人提前回来,烦请转告,就说姜秣有事相商。”
侍从应下:“姑娘放心,一定带到。”
离开官驿,姜秣又去了东码头寻齐立,想看看他那边是否听到关于船厂的风声。
东码头上人来人往,船只装卸繁忙,却并未见到齐立的身影,想是应该去打听山林的事不在。
接连两处落空,她略一思忖,想起今日恰是月中十五,齐立说过此时集贤楼会在此时举办茶会,有不少人交流信息。那里鱼龙混杂,或许能听到些关于船厂行当的议论,这么想着,姜秣便往集贤楼去。
集贤楼内茶香弥漫,人声熙攘。
此时的姜秣已经用异能变成一年轻男子,寻了个不大起眼的角落坐下,要了一壶清茶,看似悠闲品茗,实则耳听八方。
她并未急切打听,只是静静听着周遭的谈论。多是些风花雪月、诗词歌赋,或是些不着边际的市井传闻和一些商品行情。直到茶会过半,才听到不远处有人谈论的话题,渐渐引向了码头和船运。
姜秣凝神细听,捕捉着有用的信息。果然,不久便有人压低了声音道:“听说那林氏船厂,最近似乎接了个大单子,在招人?”
“是啊,你说林氏船厂之前就是个小船厂,怎么突然招工,而且还给了好些银子。”
“钱多有什么用,你看现在谁敢去?”
另一人接口道:“可不是么,那李家船行联合另外两家船行放了狠话,说林氏坏了行规,接那来路不明的生意,只怕做不长久,让匠人们都别去。”
“啧,还不是看林家父女没什么靠山,想趁机挤垮他们,想分食其利,如今这珠州城的造船生意,连口汤也不给人留。”
“到头来,苦的还是那些靠手艺吃饭的匠人……”
听到李家船行的名字,姜秣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她之前听齐立说过,李家船行在珠州根基颇深,之前去看时规模确实也比林氏大上许多,如今见林氏似乎有起色,便迫不及待地联手打压。
消息源头既已大致清晰,姜秣心中便有了盘算,她依旧坐在原位,并未急于行动。
姜秣指尖轻抚过温热的茶杯,眼底沉淀着冷光。
李家船行在珠州势力盘根错节,明面上是正经生意,暗地里为了市场利益,排挤小船厂,暗地里手段定然不会干净。
她不动声色地坐到那几人的邻桌旁,自然地搭话:“小弟初来乍到,托主家的令,想要订艘货船做生意,方才似乎说起李家船行,可是城西那个李家?不知他们家口碑如何?”
那几人见她是个面生的年轻男子,谈兴正浓,便也少了些顾忌。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男子撇嘴摇头:“小兄弟要订船?李家还是再掂量掂量吧。他们家船是出得快,价格也“公道”,但里头门道可不少。”
“哦?这怎么说?”姜秣故作疑惑问道,说着把银子放在桌上。
有一人见钱眼开,一把收下,随后另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跟姜秣说道:“去年,董家货行就在李家订了艘大船,结果如何?头一回出海就差点折在风浪里,回来一查,说是龙骨有损!董家去找说法,还没过几天,董家的仓库半夜走了水,损失惨重,这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可不止这一桩,”山羊胡也拿钱接口,“往前数两年,有个外地来的工匠,手艺极好,想在码头立足,抢了李家不少修船的活儿,听说失足落海,尸首都没找全。”
姜秣面露惊疑:“竟有此事?那官府……”
此话一问,随后几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官府?”旁边一个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中年人拿到钱冷哼一声,“李家那当家的,跟衙门里有关系,更何况,他们如今势大,明面上更是做得滴水不漏。”
“既如此,那为何如今找李家船行的生意还这般兴隆?”姜秣又问。
“为何?”中年人嗤笑一声,“小兄弟还是年轻啊,我看你是个明白人才多说两句。李家不只是造船,船坞、码头、货栈,木材,都有他们的影子。你想在这珠州城跑船运,绕不开他们。除非……”
“除非什么?”姜秣道。
“除非你真有门路,能搭上别处的关系。比如最近的林氏船厂,听说他们背后似乎有贵人。”另一人插嘴,随即又摇头,“不过眼下这情形,也不知道这林氏背后的贵人,是不是个厉害角色。”
姜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拱手道:“多谢几位老哥指点,小弟心里有数了。”
茶喝得差不多了,那几人起身离去。姜秣独坐片刻,将听到的零碎信息在脑中拼凑。
李家行事狠辣,且善于抹平痕迹,光靠这些捕风捉影的传闻,难以真正撼动他们。
她需要更确切的线索,比如,当年经手那些问题船只的工匠、水手,或是像董家那样吃过亏的商户。这些人中,总有对李家心怀怨恨,或是在压力下不得不沉默的。
离开集贤楼,姜秣径直去了城南。
她稍作打听,便找到了董家货行的铺面。铺子还在营业,但门庭冷清。她并未直接进去,而是在对面茶摊观察了片刻。
只见一个管事模样的人送客出来,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转身回去时,眉头却紧紧锁着,眼神里透着愁闷。
姜秣心中微动,这董家,或许是个突破口,若能取得他们的信任,说不定能拿到一些更实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