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腹下的铜匣冰凉,纹路陌生,像某种蛰伏的活物,透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秦天没急着打开,晋升校尉的喜悦像退潮的海水,留下的是更坚硬的现实沙滩。他把铜匣放在一边,先处理迫在眉睫的事。
伤要养,人要管,实力要提升。
从铁原城官署偏院弄来的金银派上了用场。阵亡弟兄的抚恤加厚了三成,活着的,按伤势和功劳,都分到了实实在在的赏钱。当沉甸甸的钱币塞到那些粗粝的手掌里时,秦天能看到这些汉子眼底闪动的泪光。跟着这样的主将,死了有人埋,活了有钱拿,值!
降卒那边,他也拨出了一部分银钱,换成粮食,粥熬得稠了些,干活卖力、表现老实的,偶尔还能分到一小块盐巴。这点小恩小惠,就像水滴渗入干裂的土地,虽然缓慢,却让那几百双麻木的眼睛里,渐渐都有了一点活气。石柱腿脚不便,负责看管降卒,他性子直,赏罚分明,倒也让那些韩人降卒少了些抵触。
处理完这些杂务,秦天才把自己关在屋里,处理肩头的伤。那株老山参切下几根须子,合着其他几味普通药材熬成浓汁,内服外敷。药力化开,一股温润的热流散入四肢百骸,肩头火辣辣的疼痛明显缓解,《神照经》的生机在内力催动下,加速着伤处的愈合。
趁这工夫,他拿出了那本《叠浪诀》。
心法部分,他粗略扫过,确认垃圾无疑。但后面附带的“叠浪劲”技巧,却让他眼睛一亮反复揣摩。这法门讲究的是瞬间压缩、叠加内力,产生震荡。他尝试着引导一丝内力,按照图谱所示的经脉路线运行,起初晦涩艰难,好几次都差点岔了气,但《混元功》使他根基扎实,内力控制精微,经过几次失败后,竟让他勉强模拟出了一丝震荡的雏形。虽然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但这路子,似乎可行!若能融入血刀刀法,或是在近身搏杀时来上这么一下……
他压下心中兴奋,知道急不得。又将那本《铁骨拳》残篇拿出。没有药浴配方,他只能尝试按照上面的呼吸法和那几个古怪姿势调动气血,温养骨骼。动作别扭,呼吸节奏也难以把握,练了不到一炷香,就感觉浑身肌肉酸痛,骨骼隐隐发胀,效果甚微,但那种细微的刺激感,让他觉得并非全无用处。
资源,还是太缺。他叹了口气,目光终于落回到那个铜匣上。
该看看这最后一件战利品了。
匣子没有锁,只有一个小小的机括。秦天谨慎地检查了一番,确认没有机关毒刺,才用力按下。
“咔哒”一声轻响,匣盖弹开。
没有预想中的珠光宝气,也没有武功秘籍。里面只铺着深紫色的柔软绒布,上面静静地躺着三样东西。
左边,是一块巴掌大小、颜色深紫近乎发黑的木块,表面光滑如镜,却沉重异常,入手冰凉,隐隐散发着一股凝神静气的奇异香气。
“雷击紫檀木芯?”秦天瞳孔微缩。这东西他只在某些杂闻轶事里听说过,是极罕见的天材地宝,据说蕴含一丝雷霆生机,对于修炼雷属、或者刚猛路子的内功有极大裨益,更能滋养神魂,是辅助突破瓶颈的极品资源!其价值,远超他之前得到的全部金银!
中间,是一个小巧的白玉瓶,瓶身温润,拔开塞子,一股辛辣中带着清甜的药味瞬间冲出,让他精神一振。里面是五颗龙眼大小、色泽朱红的丹丸,表面有着天然的云纹。
“赤血炼骨丹?”秦天呼吸都有些急促了。这正是修炼《铁骨拳》这类外功梦寐以求的丹药!能极大促进气血运行,强化筋骨,正是弥补他手中残篇没有药浴配方的关键!虽然只有五颗,但每一颗都价值连城!
右边,则是一卷薄如蝉翼、不知何种材质制成的皮纸。展开一看,上面用极其精细的笔触,绘制着一副复杂的内力运转图谱,旁边标注着细密的篆文。并非完整功法,而是一门名为“敛息术”的辅助技巧。修炼此法,可以极大收敛自身气息、内力波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给人的气质印象,行走坐卧,皆可如常人,关键时刻爆发,则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秦天拿着这三样东西,心跳不由得加速。这铜匣里的东西,针对性太强了!紫檀木芯助内力突破,赤血炼骨丹补外功短板,敛息术则提供了隐匿和突袭的能力。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补给包!是谁留下的?那个仓皇逃窜的库房小官?不像,他没那么大能量和眼光。是巧合?还是……
他甩甩头,压下翻腾的思绪。不管来源如何,东西到手,就是他的。当务之急,是利用这些资源,尽快提升实力。
接下来的日子,秦天深居简出。对外宣称养伤,实则抓紧每一刻修炼。
紫檀木芯被他削下少许,配合《混元功》运转,那蕴含的雷霆生机果然霸道,每一次呼吸都感觉内力活跃异常,原本七品巅峰的瓶颈,松动得更加明显。赤血炼骨丹他不敢多用,每隔三日服用半颗,药力化开时,浑身骨骼如同被烈火煅烧,剧痛之后则是难以言喻的舒畅和坚实感。《铁骨拳》残篇的修炼进度大大加快。敛息术他也开始参悟,尝试控制自身气息的收放。
他这边潜心修炼,外面的风声却渐渐传开了。
先是那几百降卒。别的部队看管降卒,动辄打骂,甚至暗中处理掉。唯独秦天这边,虽然规矩严,却给活路,给饭吃,还让干活换生存。对比之下,高下立判。不少降卒私下都说,若能落在秦校尉手里,算是走了大运。这话传到一些负责后勤、需要大量人手的秦军将领耳中,不免对秦天多了几分留意。
接着是秦天在铁原城之战中的具体表现,被一些有心人挖了出来。先登破城是硬功,没什么可说。但后续巷战,他分兵合击,侦查预警,高效清剿,最后还揪出了隐藏的暗谍,这就不仅仅是勇武了,而是展现了清晰的战术头脑和临阵决断能力。尤其是他以残兵迅速稳定突破口,并有效管理大批降卒的手段,更显露出不同于普通猛将的沉稳和老练。
一次军中高级将领的小范围叙功会议上,一位以持重着称的老军侯,在议及秦天之功时,捋着花白的胡须,沉吟片刻,说了句:“此子,勇毅果决,能恤士卒,亦晓战阵之机,颇有古之良将之风。”
“古之良将之风”!
这评价从一个素来严谨的老将口中说出,分量极重。虽然没有明确指向哪位古之名将,但“良将”二字,已不仅仅局限于斩将夺旗的猛士,更包含了带兵、用兵、治军的综合能力。
这话很快就在校尉、军侯这一级别的军官圈子里传开了。
“听说了吗?那个新晋的秦天校尉,被老军侯夸有古之良将之风!”
“真的假的?他才多大?不过是运气好,抢了个先登……”
“运气?你运气好一个我看看?巷战那摊子烂事,他处理得滴水不漏,降卒都让他管得服服帖帖,光是这份手腕,就不简单!”
“王贲将军似乎也颇为看重他,这次擢升,可是实打实的。”
议论声中,有佩服,有怀疑,也有深深的忌惮。秦天这个名字,不再仅仅是一个凭借悍勇搏出位的幸运儿,而是在一部分中高层军官心中,留下了“有勇有谋,可堪大用”的印象。
这些风声,偶尔也会飘进秦天的耳朵里。是猴三出去打探消息带回来的,也有李顺与其他部队军官接触时听到的。
秦天听了,只是扯扯嘴角,不置可否。
良将?他捏了捏刚刚运转完“叠息术”、变得如同普通士卒般毫无锋芒的手指。
名声这东西,有时候是护身符,有时候,也是催命符。
他看着窗外渐渐沉下的夜色,感受着体内因为紫檀木芯和赤血炼骨丹而愈发充盈的力量,以及那层即将被捅破的七品瓶颈。
新郑,才是真正的试炼场。在那之前,他需要更强的实力,来撑起这突然压下来的名声和地位。
他低头,看着掌心那枚代表“大夫”爵位的铜徽,眼神幽深。
路,还长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