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遗书惊雷,幕后黑手浮水面
密室内烛火摇曳,映得几人脸色忽明忽暗。
影十五颤抖着将那封焦黄的信递给沈清棠,指尖几乎要被捏出血痕。
她接过信,低头展开,只见字迹潦草却清晰有力——
“李长风亲笔,言吾之罪非因苏芷兰告发,实为内阁某尚书所构陷。”
短短一句话,却如惊雷炸裂在密室之中,震得众人耳膜生疼。
沈清棠瞳孔骤缩,心口仿佛被一记重锤击中。
她紧紧攥住信纸,指节泛白,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前世种种:母亲临终前那双含泪的眼睛、继母李氏与那位尚书府来往频繁的背影、还有侯府中某些暗流涌动的谈话声……
她缓缓抬头,语气冷如冰霜:“又是那位尚书……”
顾景珩站在她身侧,神色沉静,声音低缓却字字清晰:“李长风当年掌控北境情报网,极可能掌握某些高层勾结敌国的证据,因此成为眼中钉,必须除之而后快。”
他顿了顿,目光幽深地看向影十五,“他们借刀杀人,让你父亲背上叛国罪名,而真正幕后的黑手,则借你父亲之死,彻底清除隐患。”
“所以……”沈清棠咬紧牙关,眼底寒意更盛,“他们让我的母亲成为替罪羊。”
“是。”顾景珩轻轻点头,语气笃定,“苏小姐当年或许不知全貌,但她一定察觉到了什么,才会主动揭发李长风,想以此换来边疆安宁和你们母女平安。”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影十五跪倒在地,双手掩面,肩膀剧烈颤抖。
他一直以为是苏芷兰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为此多年谋划复仇,甚至不惜接近沈清棠,试图利用她去完成计划。
可如今真相摆在眼前,他才意识到,自己才是那个被操控的棋子。
“我一直以为她是仇人……原来我才是帮凶!”他哽咽出声,语带悔恨,“我……我竟然想要报复一个无辜的人!我竟然……对她的女儿下过毒手……”
沈清棠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她心里并不怪他,也明白仇恨如何扭曲一个人的心性。
就像她自己,也曾一度只想复仇,无暇顾及其他。
“你要怎么办?”她问。
影十五猛然抬头,眼神坚定:“我要自首!我要揭露那位尚书!我要把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
“你确定?”顾景珩开口,“一旦走上这条路,就再无回头路。”
“我确定。”影十五的声音沙哑却铿锵,“我不想再当别人的工具。我要亲手扳倒那个幕后黑手,为我爹正名,也为苏小姐洗刷冤屈。”
白芷在一旁听得真切,上前一步道:“既然如此,我会安排绣衣司接手此案,但需要确凿证据。”
“我有。”沈清棠忽然开口,从袖中取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账册,“这是我娘生前整理的边疆商队往来记录,其中有一部分涉及那位尚书的私账往来。还有一份密函,是我娘托人送至刑部旧人处的备份。”
顾景珩眼神一亮,随即低声赞许:“你早就在布局。”
沈清棠淡淡一笑,笑意却未达眼底:“有些事,不能等真相来找我们,我们要先找到它。”
影十五看着她,眼中第一次浮现敬意:“你比我想象中还要强大。”
“我只是不想再重复前世的悲剧。”沈清棠收回视线,语气平静,“如果你真的想赎罪,那就配合我们。”
白芷点头应下:“我现在就回绣衣司调派人手,封锁尚书府周边所有通道。”
“不急。”顾景珩却抬手制止,“现在动手太早,打草惊蛇。”
“那你打算怎么做?”白芷皱眉。
顾景珩眸光微敛,声音不高却透着冷静与从容:“等他们露出破绽。”
沈清棠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影十五身上:“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确认那尚书是否已察觉到你的异动。”
“我今夜潜入使馆旧址,本就是为了试探。”影十五沉声道,“但我怀疑,他已经有所防备。”
“那就让他误以为你还忠于他的计划。”沈清棠眯起眼,“我们反向布控,引蛇出洞。”
话音落下,密室内再次陷入沉默,气氛却比方才更为肃杀。
白芷领命而去,夜风亦悄然退下安排后续行动。
影十五则留下协助分析尚书府内部结构及人员关系。
沈清棠靠在墙角,缓缓闭上眼,脑海中却浮现出母亲最后的模样。
这一次,她不会再让任何人牺牲。
也不会再放过任何一个敌人。
片刻后,她睁开眼,眸色坚定,转身走向案前的墨砚。
“传令绣衣司。”她执笔蘸墨,语气果断,“签发紧急通缉令,命白芷连夜带人前往尚书府外围布控,并安排夜风封锁所有逃亡路线。”
她低声呢喃:“这一次……”
尾音轻落,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黑暗中,一双眼睛隐匿于阴影深处,悄然注视这一切。
绣衣司大堂内,烛火通明,夜风卷着寒气从窗缝中渗入。
沈清棠立于案前,手中朱笔一挥而就,签下“紧急通缉令”三字,字迹刚劲如刀。
她将文书递予白芷,目光沉静却冷冽:“尚书府外围封锁必须滴水不漏,一人不得出入,若有异动,即刻上报。”
白芷抱拳领命,转身离去。
脚步声渐远,密室内只剩顾景珩、影十五与沈清棠三人。
影十五沉默半晌,终是开口:“我愿意配合你们,但我有一个条件。”
“说。”沈清棠未看他,只是将母亲遗留下的账册重新收起,放入袖中。
“我要亲手揭发他。”影十五眼神坚定,“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赎罪。”
沈清棠终于抬眸看向他,良久,轻轻点头:“好。”
她转头望向顾景珩,语气平静:“明日就是皇帝寿辰,百官齐聚紫宸殿,是个绝佳的机会。”
顾景珩嘴角微扬,眼中却透出几分凌厉:“不错。朝野注目之下,若能当场揭露尚书罪行,不但震慑群臣,更能让侯府彻底翻盘。”
“但前提是——我们得掌握足够证据,并确保尚书不会提前逃走。”沈清棠眉心轻蹙,“尚书府守卫森严,若贸然动手,反倒会打草惊蛇。”
顾景珩缓缓踱步至窗前,望向远处的尚书府轮廓,语气从容:“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局’。”
“什么局?”影十五问。
“让尚书误以为你仍然在为他办事。”顾景珩回头,笑意淡然,“然后,让他主动跳出来。”
沈清棠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的意思是……利用今晚的事做饵?”
“正是。”顾景珩点头,“影十五今夜潜入使馆旧址被发现,说明尚书已经有所警觉。此时若突然失联,只会让他更加谨慎。不如我们就顺水推舟,让他以为你还忠于他的计划。”
影十五皱眉:“可这样太危险。”
“危险的是他。”沈清棠淡淡道,“我们要做的,就是等他露出破绽,再一举拿下。”
顾景珩继续道:“明日寿辰,朝臣云集,皇上心情最好,也是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若能在那时将证据呈上,由绣衣司当场拘捕尚书,便是铁证如山,谁也救不了他。”
沈清棠轻吸一口气,眼底燃起一抹冷光:“那就定在明日。”
三人对视一眼,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
忽然,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夜风疾步而入,神色凝重:“小姐,影十五的身份可能已经暴露。”
沈清棠脸色一沉:“怎么回事?”
“属下刚接到消息,尚书府派出暗探,正在查一个叫‘影十五’的人,怀疑他曾混入北境情报网。”夜风压低声音,“有人认出了他的样貌。”
“果然。”顾景珩冷笑一声,“他已经开始防备了。”
沈清棠闭上眼,片刻后睁开,语气坚定:“那我们就先发制人。”
她拿起玉印,再次落笔:“传令绣衣司,封锁尚书府所有出入口,同时调派精锐,埋伏于尚书必经之路。”
她抬头,看向众人:“这一次,我们不能让他再逃脱。”
话音落下,空气中仿佛凝结了一丝杀意。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尚书府书房内,烛火摇曳,一道苍老却阴鸷的声音缓缓响起:
“只要影十五死在绣衣司,这事就永远没人知道。”
对面,一名身披黑袍的神秘人低声应道:“属下明白。”
书案上的烛火忽地一闪,映出一张张看不见表情的脸。
夜色深沉,京城之中,一场风暴正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