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琳琅的戏腔婉转,唱到《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精彩处时,陈阳放下了鼓掌的手,顺着调子接了梁山伯的选段。他虽听越剧不多、算不上拿手,但《梁山伯与祝英台》《杜十娘》这些经典曲目的唱段,倒记得清楚,开口竟也有几分韵味。
杜琳琅猛地一顿,随即眼底亮了起来,暗暗在心里叫好——没想到陈阳还藏着这才艺。两人越搭越顺,默契渐生,唱到情深处,杜琳琅恍惚间真把眼前人当成了戏里的梁山伯,忍不住轻轻依偎进了陈阳怀里。
陈阳身子微僵,随即凑到她耳边,用玩笑的语气说:“你可别真喜欢上我,不然我怕在感情上伤着你。”
可杜琳琅没把这话当玩笑,她抬起头,眼神认真地望着他:“你真的会吗?”
陈阳见她这副动了情的模样,心里反倒没底了,赶紧找了个借口:“我还有点事,先回去了。”说完便匆匆告辞。
杜琳琅站在原地,望着陈阳离开的背影,心里翻涌的情绪,外人终究无从知晓。
接下来的日子,陈阳忙着跑驾驶证办理,还在等护照和签证的审批结果,没太多空闲。
大院里倒是按原本的样子热闹起来:大徐带着弟弟苦瓜从老家过来,也在这儿租了一楼的房子;还有一对父女,父亲王冬至,带着女儿诺诺,也搬了进来。
这些事陈阳没太放在心上,他回大院的次数不多,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办手续的事儿上,没功夫留意院里的新动静。
陈阳知道《外乡人》剧情里,通海公司的老板很快要卷款跑路。他先查到老板的住址,等到晚上,直接瞬移进对方的卧室,抬手点了老板的昏睡穴,又按住对方的头读取记忆。
摸清情况后,陈阳把老板家里保险柜里的现金、存折和账户信息全收进空间。接着,他又瞬移到通海公司——先到大厦附近,再闪身进公司内部,将违法证据、账本,还有公司保险柜里的东西,一股脑收走才离开。
隔天,陈阳凭着从记忆里拿到的信息,把老板的资金全部提取出来,捐给了大病救助、特殊儿童帮扶这类慈善基金会;至于那些账本和违法证据,他整理好后,直接寄去了举报部门。
陈阳没多耽搁,直接在南浔路附近找中介,买下了几间商铺。没几天,商铺的房产证就办了下来,他的驾驶证、护照和签证也全都拿到了手。
把这些手续都收妥后,陈阳才再次回了134号大院。
陈阳刚回大院,就见楼下围了不少人,他没理会,径直往楼上走。刚摸到房门把手,身后就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杜琳琅。
他打开门请她进屋,杜琳琅先开口问:“你这段时间总不回来,忙着做什么呢?”
“忙着办护照,打算出国处理点生意上的事。”陈阳答道。
杜琳琅有些惊讶:“你这么年轻就创业了?是家里帮衬,还是你自己打拼的?”
“我父母不在了,都是自己来。”陈阳语气平淡。
“对不起,我不知道……”杜琳琅连忙道歉。
“没事,不说这个了。”陈阳转了话题,“刚才楼下那么多人围着,是怎么回事?”
杜琳琅解释:“是大徐,她最近总收些废品、医疗废料,大家嫌臭,想赶她走。”
陈阳皱了皱眉:“这帮人真是没事找事。对了,你工作找得怎么样了?”
杜琳琅摇摇头:“还没找到合适的。”
“要不你先去剧团实习?没工资也没关系,一方面能练越剧功底,另一方面还能学他们的管理模式。”陈阳提议。
“可没工资,我怎么生活啊?”杜琳琅犯了难。
“这好办,我帮你。”陈阳说。
杜琳琅又惊又疑:“我们也不算特别熟,你为什么这么帮我?”
陈阳伸手拉住她的手,轻声说:“你一个女人出来闯荡不容易,我帮你是应该的。等你积累够经验,我再给你投资,帮你开个剧团,圆你的梦。”
这话让杜琳琅瞬间红了眼,她忍不住上前,一把抱住了陈阳。
陈阳安慰了杜琳琅好一会儿,她才慢慢止住眼泪。陈阳让她坐在床边等着,自己则走到柜子旁,借着打开柜门的掩护,从空间里取出几本管理类书籍和越剧相关的戏曲典籍,转身递给杜琳琅:“有空多看看这些,既能学管理知识,也能琢磨越剧的门道。”
接着,陈阳打开公文包,拿出两个信封递过去:“拿着,这是你的生活费,平时买点日用品,再添些女孩子用的东西,留着慢慢花。”
杜琳琅想推辞,陈阳却没给她机会,直接抓住她的手,把信封塞进她掌心:“收下,你不收我可要不高兴了。”
杜琳琅没法,只好接下,红着眼眶说:“真的谢谢你……”
“以后别跟我说谢谢。”陈阳打断她。
话音刚落,楼下传来激烈的争吵声。两人赶紧走出房门,趴在栏杆上往下看——只见大徐骑着三轮车回来,车上还带着个孩子。她打开一楼的推拉门,众人瞥见屋里没了之前的废品,又七嘴八舌说了几句找台阶下的话,便渐渐散了。
陈阳转头问杜琳琅:“晚上想吃什么?咱们一起去买菜吧。”
杜琳琅点头应下,两人各自回房:杜琳琅去换衣服,陈阳在屋里等了片刻。等杜琳琅换好装,陈阳锁上门,两人一起往菜市场走去。
在菜市场,两人挑了新鲜蔬菜、肉类和海鲜,出门口时又买了些水果和零散物件,才一起往回走。杜琳琅跟在陈阳身边,手里提着东西,心里却甜丝丝的。
回到大院,杜琳琅扎进厨房准备做饭,陈阳也跟着进去打下手。一阵忙碌后,几菜一汤端上了桌,两人边吃边聊,气氛格外热络。吃完饭,陈阳抢着收拾碗筷,按住要帮忙的杜琳琅:“你别沾凉水,还是我来洗。”
等陈阳洗完碗,两人坐在屋里聊天。陈阳忽然说:“我在虹口区还有套老宅,两房两厅一卫。你在大院住终究不太方便,实在不行,等我走后,你搬去老宅住,这样我也能放心些——不然我去了国外,总担心你。”
杜琳琅听完,没多说什么,只是轻轻依偎进陈阳怀里,轻声应了句:“好。”
次日,杜琳琅在屋里收拾东西,陈阳出去找了两位三轮车师傅,跟他们说好帮忙搬家。回来后,他帮着杜琳琅把衣物、戏服和零碎物件都整理妥当,才让师傅们动手搬。
一通忙碌下来,东西总算都搬到了陈阳的老宅。陈阳给师傅们结完费用送走他们,转身想帮杜琳琅收拾,却被她拦住:“不用啦,我自己来就好。”陈阳立刻明白,屋里有不少她的私人物品,便顺着说:“那你慢慢收拾,两个房间你随便选,主卧也收拾干净了,住着舒服。”
说完,陈阳转身进了厨房忙活。没多久,三菜一汤端上餐桌,还蒸好了米饭,他喊杜琳琅吃饭。杜琳琅走进餐厅,看到桌上色泽诱人的菜,惊喜地看向陈阳。
“别愣着了,快坐。”陈阳拉她坐下,还主动给她夹了一筷子菜。杜琳琅尝了一口,脸色瞬间亮了,脱口而出:“哇,你厨艺居然这么好!之前还一直让我做饭!”
看着她带着点撒娇的模样,陈阳笑了:“以后有机会,我多做给你吃。”吃饭时,他又随口说些土味情话,逗得杜琳琅脸颊泛红,满眼娇羞——这年代没听过这种直白又甜的话,对她的杀伤力可想而知。两人边吃边聊,满屋子都是暖意。
吃过饭收拾完,两人坐在客厅沙发上聊天。杜琳琅忽然抬头问陈阳:“南浔街大院的房子,我要不要退掉啊?”
陈阳摇摇头:“不用退,反正房租也不多。以后你要是觉得老宅这边闷,还能回那边住几天,也方便。”
杜琳琅点点头,往陈阳怀里又靠了靠,轻声说:“自从遇到你,我总觉得日子都跟以前不一样了,整个人都亮堂了。”
陈阳抬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背,语气温和:“以后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