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陈阳便身着官袍,在裴炎和王虎的陪同下,开始了他上任后的第一次巡查。
他首先去的地方,是负责成都县教育事务的县学。
陈阳来到县学,刘博士早已率师生等候在门口。陈阳与他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县学的师资力量、学生数量以及教学情况。当得知县学经费紧张,很多贫寒子弟无法入学时,陈阳当即表示:“刘博士放心,在我任内,定会大力发展教育,增加县学的经费投入,再兴建几所学社,让更多的孩子有书可读。”
刘博士和在场的师生闻言,无不感动,纷纷向陈阳道谢。
离开县学,陈阳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了城中的慈幼院。这是一个收养孤儿和弃婴的地方,条件十分简陋。陈阳走进院内,看到孩子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吃的也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走到孩子们中间,摸了摸一个小男孩的头,语气坚定地对负责慈幼院的老嬷嬷说:“嬷嬷,给我两个月时间。我向你保证,从今天起,慈幼院的孩子们,绝不会再饿肚子。虽然不能保证顿顿有肉,但一定能让他们吃饱穿暖。”
孩子们虽然年幼,但也听懂了陈阳的话,眼中露出了希望的光芒。老嬷嬷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向陈阳磕头致谢。
下午,陈阳在县衙大堂召见了成都县下辖各乡的里正。
这些里正都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也早已听闻了这位新县令的背景和昨天在接风宴上的表现,一个个都显得十分恭敬。
陈阳坐在公案后,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沉声道:“今日召集各位前来,是有几句话要叮嘱大家。你们是地方的父母官,负责一方百姓的安宁。我要求你们,在各自的辖区内,务必约束好自己和族中子弟,严禁出现欺男霸女、为非作歹之事。”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严厉:“尤其是那些族老,不要以为自己辈分高就可以为所欲为。如果有人敢以身试法,无论他背景如何,本县绝不姑息!”
众里正心中一凛,纷纷躬身应道:“属下明白!定当约束好辖区,绝不让大人失望!”他们知道陈阳背后有十大世家撑腰,没人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陈阳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你们下去吧,记住自己今天说的话。”
众里正如蒙大赦,纷纷退了出去。
忙碌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陈阳虽然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干劲。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要想真正改变成都县的面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任第三天,陈阳将精力投入到了刑狱事务上。
师爷裴炎早已将县衙积压的案件和旧卷宗整理完毕,分门别类地放在了陈阳的公案上。陈阳花了整整一个上午,仔细翻阅着这些卷宗。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
卷宗里,确实有几起明显是冤假错案,当事人被屈打成招,关在牢中已有数年。但陈阳心里清楚,他刚上任,根基未稳,如果贸然推翻前任的判决,不仅会得罪一大批人,还会显得自己过于激进,不利于今后的施政。
“直接翻案不行,难道就看着这些人蒙冤受屈吗?”陈阳陷入了沉思。
他看着卷宗上那几个冤民的名字,又想起了昨天在慈幼院看到的情景,心中忽然有了一个主意。
“裴先生,”陈阳抬起头,对一旁的裴炎说道,“我有个想法,想和你商量一下。”
他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这些冤民关在牢里,不仅浪费粮食,也耽误了他们的人生。不如我们换一种方式,让他们戴罪立功。比如,让他们去参与水利工程的修建,只要他们表现良好,就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行,恢复他们的良民身份。你觉得可行吗?”
裴炎闻言,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大人英明!此计甚妙!一来可以解决冤民的问题,二来也能为水利工程提供人力,真是一举两得!而且,水利是民生大事,以此为借口,旁人也说不出什么闲话。”
得到裴炎的赞同,陈阳立刻开始行动。
他首先传召了负责成都县水利事务的工房司吏,姓周。
周司吏来到大堂,躬身行礼:“参见县令大人。”
“周司吏免礼。”陈阳开门见山,“本县打算近期大修水利,疏浚河道,加固堤坝。你立刻核算一下,这项工程大约需要多少银钱和人力,务必在明日之前,将明细报给我。”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厉起来:“记住,此事关系到全县百姓的生计,我不希望中间出现任何猫腻。如果让我发现你有克扣、以次充好、挪用公款之举,休怪本县无情,项上人头不保!”
周司吏心中一凛,连忙躬身道:“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尽心核算,绝不敢有半点私弊!”
“好。”陈阳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对县尉赵虎吩咐道,“赵县尉,你立刻去大牢,将卷宗上标记的这几个人提出来,带到大堂来。”
“是!属下遵命!”赵虎领命而去。
不多时,几名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囚犯被带到了大堂。他们看到端坐堂上的陈阳,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
陈阳看着他们,语气缓和了一些:“你们得案情本县心中有数。今日,本县给你们一个恢复良民的机会。”
他指了指一旁的周司吏,说道:“本县即将修建水利工程,你们可以去工地干活。只要你们踏实肯干,表现良好,本县就赦免你们的全部罪行,恢复你们的良民身份。你们愿意吗?”
几名囚犯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眼中爆发出希望的光芒,纷纷跪地磕头,声音哽咽地说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我等愿意!我等一定好好干活!”
“好。”陈阳点点头,对周司吏说道,“周司吏,这些人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约束他们,也要保证他们的基本衣食。”
“是,大人。”周司吏躬身应道。
“还有,”陈阳补充道,“银钱的核算,明日务必给我答复。”
“属下明白!”
周司吏带着几名囚犯退了出去,大堂里只剩下陈阳和裴炎。
陈阳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解决了冤民的问题,又为水利工程找到了人手,这一步,走得还算顺利。
接下来,就等周司吏的核算结果了。只要资金到位,水利工程就能立刻开工。而这,也将是他在成都县真正大展拳脚的开始。
将县衙的政务初步理顺后,陈阳终于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他的棉花种植计划中了。
这天一早,十大世家的管事们便来到县衙向陈阳汇报:“公子,我们已经按照您的要求,在成都县境内找到了 1500 亩下等田,都已经平整好了,随时可以播种。”
“很好。”陈阳满意地点点头,“种子我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安排人手来我这里提取吧。”
管事们心中一喜,连忙派人跟着陈阳来到了县衙的库房。陈阳打开库房大门,里面堆放着一袋袋饱满的棉花种子。这些都是他利用系统提前准备好的后世改良高产棉种,他相信,在这个时代的土地上,只要种植得当,一定能获得高产。
领完种子后,陈阳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了棉田。接下来的几天,他几乎天天泡在田间地头,亲自指导百姓们播种。
“大家看好了,这棉花种子不能埋得太深,也不能太浅,一寸左右刚刚好。”
“行距要保持**,株距**,这样才能保证通风和光照。”
陈阳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讲解着播种的要点。对于一些有经验的老农提出的疑问,他也耐心地解答,并和他们分享自己“来自后世的经验”。
“各位老丈,”陈阳对围拢过来的老农们说道,“我这些只是经验之谈,具体操作时,还需要你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但我可以保证,只要你们按照我教的方法悉心照料这些棉田,等到收获的时候,产量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为了鼓励大家,只要今年棉花能获得高产,本县保证,每个参与种植的农户都能得到至少五两银子的奖励!”
五两银子!这对于普通农户来说,几乎是大半年的收入了。老农们闻言,无不欣喜若狂,纷纷保证一定会好好照料棉田,绝不让县令大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