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知初对于众人的反应并不在意,她随意地摆了摆手:“不必多礼,同门相助,分内之事。”她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弟子,神识微动,便已大致清楚了他们的伤势情况。基本都是外伤,虽然看起来狼狈,有些伤口颇深,但并未伤及修炼根基,服下丹药后,气息都在逐渐平稳恢复。
“你们都受了伤,先安心疗伤,恢复灵力要紧。”宁知初说道。
楚微和其他弟子闻言,连忙点头称是,不再多言,纷纷盘膝坐下,全力运功疗伤。丹药之力化开,温和的药力流淌在四肢百骸,修复着受损的经脉和肉体,苍白的脸色也渐渐有了一丝红润。
宁知初则走到一旁,与净空和尚交换了一个眼神。
净空和尚低声道:“阿弥陀佛,宁道友……方才真是……让小僧大开眼界。”他斟酌了一下用词,最终还是用了“大开眼界”这个比较含蓄的说法。
宁知初淡淡一笑,并未多言。她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山谷四周,强大的神识如同无形的网,笼罩了方圆数里的范围,确保不会有其他妖兽或者不怀好意的修士被这里的血腥气吸引过来。
净空和尚也明白此刻的职责,他不再多话,同样盘膝坐在不远处,手中捻动佛珠,口中默诵经文,一方面是为亡魂超度,另一方面也是在调息,同时以其佛门灵觉感知着周围的动静。
一时间,山谷内只剩下弟子们疗伤时均匀的呼吸声、溪流声,以及和尚低沉的诵经声。与方才的喊杀震天、生死一线相比,此刻的宁静显得格外珍贵。
宁知初静静地站在那里,青衣随风微动,如无声的守护者。她看着这些惊魂初定的同门,心中并无多少波澜。救他们,是出于同门之谊和自身原则,但也就仅此而已。她并不指望他们的感激,也不会因此就觉得自己肩负了什么额外的责任。
等到他们伤势稳定,便是分道扬镳之时。她的秘境之旅,还是自在一些的好。
约莫过了一个多时辰,在药力的滋养和自身的调息下,天玄宗弟子们的伤势大多稳定了下来,损耗的灵力也恢复了大半。虽然一些较深的伤口还需要时间愈合,但至少行动无碍,脸上也重新有了血色,不再像之前那般狼狈。众人陆陆续续从打坐中醒来,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劫后余生的庆幸感依旧萦绕在心头,目光时不时地会瞟向那个安静站在一旁、气质与众不同的青衣少女——他们的救命恩人,宁知初。
气氛稍微活络了一些,不再像刚才那般死寂和沉重。有弟子开始低声交谈,议论着刚才那惊险的一幕,语气中充满了后怕和对宁知初实力的惊叹。
宁知初见众人都恢复得差不多了,便走了过去。她并非热络的性子,但既然救了人,简单了解一下情况还是必要的。
“感觉如何?伤势可还稳得住?”她语气平和地问道,听不出太多关切,更像是一种例行公事的确认。
楚微作为代表,连忙回答道:“有劳宁师姐挂心,我们都已无大碍,只是些皮肉伤和灵力损耗,再调息一两日便能恢复。今日真是多亏师姐了!”她说着,又忍不住看了一眼谷中那些尚未处理的尸体,心有余悸。
通过几句简单的闲聊,宁知初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原来这队丹霞峰和万法峰的弟子结伴探索,运气不佳,在这黑风涧附近采集一种名为“风铃草”的灵植时,恰好撞上了这群四处游荡、专门干杀人越货的散修。对方见他们人少,又有人在之前与守护妖兽搏斗时受伤,便恶向胆边生,起了歹意,于是便有了之前那一幕。
“果然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呃,不对,是我们看起来比较像‘璧’。”一个年轻弟子苦中作乐地自嘲了一句,引得众人一阵无奈的唏嘘。秘境之中,实力为尊,有时候仅仅是“看起来好欺负”,就足以招致杀身之祸。
这时,伤势恢复了大半的向北也走了过来。他脸色虽然还有些苍白,但气息已经平稳了许多。他来到宁知初面前,神色郑重地抱拳,深深行了一礼:“向北多谢宁师妹救命之恩!此恩,向北铭记于心!”他虽然在这些人中年龄较长,修为最高,但面对救命之恩和宁知初展现出的恐怖实力,这声“师妹”叫得也带上了更多的敬重。
宁知初微微侧身,算是避开了半礼,淡然道:“向北师兄客气了,同门之间,理应相助。”
向北直起身,看着宁知初那平静无波的眼眸,知道她并非客套,而是真的觉得这只是举手之劳。他心中感慨,这位小师妹不仅实力超群,心性更是沉稳得不像这个年纪的人。他沉吟了一下,问道:“不知宁师妹接下来有何打算?若是暂无明确去处,不如与我们同行?彼此也好有个照应。”他发出了邀请,一方面是出于感激,希望有机会回报,另一方面也是觉得有宁知初这样一位强援在队伍里,安全性将大大提升。
宁知初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轻轻摇了摇头,语气依旧平淡:“多谢师兄好意。不过我习惯了一个人走走看看,随意些。接下来应该还是继续到处逛逛,找找这秘境的机缘。”
她的拒绝在意料之中。向北从她之前独来独往(虽然身边跟了个和尚)的行事风格就能看出,这位师妹是喜欢独行的。他也没有强求,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随即,他像是想起什么,从储物袋中取出了自己的传讯玉符,说道:“既然如此,那师妹一路小心。不知……可否与师妹交换一下通讯玉符?日后若在秘境中再遇到什么麻烦,或者师妹有用得着的地方,也可方便联系。”这既是留下一个联系方式,也是一种善意的表达和潜在的承诺——日后你若需要帮助,我定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