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拍卖会的波澜尚未完全平息,苏晚便带着一种复杂的心境和一份意外的“战利品”——那件年轻德国艺术家的装置作品,以及魏友泉眼中那抹难以解读的深意——返回了巴黎。她知道,与卢卡·科斯塔潜在的交集,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必须时刻警惕。她加强了个人和念安身边的安保,同时叮嘱林薇,对任何来自意大利或东欧、背景不明的合作邀约,都必须进行最严格的背调。
然而,风暴的来临,有时并非直接的电闪雷鸣,而是以更迂回、更商业化的方式显现。
回到巴黎一周后,一个看似绝佳的机会摆在了“图谱艺术”面前。一家名为“奥涅克斯资本”的东欧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中间人表达了强烈的投资意向,金额远超A轮,足以让“图谱艺术”迅速启动“无形之墙”综合体的实体建设,甚至进行更激进的并购扩张。对方的条件表面上极具诱惑:高估值,不要求控股,并承诺提供东欧及独联体国家的深厚政府与渠道资源。
初步接触在巴黎左岸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进行。奥涅克斯方面的代表是一位名叫维克多·伊万诺夫的中年男人,衣着考究,谈吐文雅,对艺术市场见解独到,几乎无可挑剔。但苏晚在席间,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伊万诺夫的笑容过于标准,眼神深处缺乏温度,尤其在谈到具体资源时,总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近乎霸道的笃定,这让她想起了卢卡·科斯塔那种隐藏在优雅表象下的控制欲。
“苏小姐的‘图谱艺术’代表着未来的文化消费方向,”伊万诺夫举起酒杯,红色的酒液在灯光下摇曳,“我们奥涅克斯非常看好。我们的资金和资源,可以帮助您快速实现蓝图,甚至……帮助您摆脱对一些单一资本源的依赖。”他话中有话,意有所指。
苏晚心中警铃大作。对方不仅了解“图谱艺术”的现状,似乎还隐约触及了她与魏友泉之间微妙的关系。她保持着得体的微笑,没有接话,只是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强调“图谱艺术”寻求的是战略协同而非单纯资本。
会后,苏晚立刻让林薇动用所有渠道深挖“奥涅克斯资本”和维克多·伊万诺夫的背景。反馈回来的信息经过层层伪装,但一些蛛丝马迹开始浮现:“奥涅克斯”的注册地层层嵌套,最终指向塞浦路斯某个空壳公司,而其资金流向上,隐约能看到与东欧能源和某些灰色产业相关的影子。更关键的是,林薇通过一个意大利时尚界的朋友,偶然得知伊万诺夫曾在某个私人派对上,与卢卡·科斯塔的一位堂弟有过密切交谈。
线索虽然间接,但足以让苏晚确定,这绝非简单的商业投资,而很可能是卢卡·科斯塔精心设计的一个陷阱。目的可能是通过资本渗透,逐步控制“图谱艺术”,进而控制她;或者,更险恶的,是借此挑起她与魏友泉之间的矛盾。
苏晚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巴黎街景,心情沉重。直接拒绝,可能立刻招致卢卡方面更直接的报复。虚与委蛇,则无异于与虎谋皮,风险巨大。她需要一种更巧妙的方式,既化解危机,又能从中获取最大利益,甚至……将计就计。
她想到了魏友泉。这件事,无法隐瞒,也必须让他知道。但如何告知,才能将被动转化为主动?
她没有直接打电话,而是精心起草了一份邮件。邮件以公事公办的口吻,向魏友泉“汇报”了“奥涅克斯资本”的投资意向,附上了对方的基本资料和初步条款,并客观地列出了其诱惑点(资金、资源)和潜在风险(背景模糊,动机存疑)。在邮件的最后,她写道:
“……魏先生,鉴于对方背景复杂,且其条件似乎隐含超越商业合作的意图,‘图谱艺术’管理层初步评估认为风险过高,倾向于婉拒。但考虑到对方可能持有的东欧资源或对您其他业务板块存在潜在影响,特此向您报备,请您知悉。我们将基于专业判断和公司最大利益做出最终决策。”
这封邮件,措辞严谨,姿态恭敬,既表明了“图谱艺术”的独立判断(倾向于拒绝),又充分体现了对魏友泉的“尊重”和“信息透明”,更重要的是,将潜在的风险(可能影响魏的其他业务)点明,巧妙地将一个可能针对她个人的威胁,包装成了一个可能波及魏友泉商业帝国的潜在问题。
邮件发出后,苏晚耐心等待。她知道,魏友泉一定会看到这封邮件背后的深意。
果然,不到两个小时,李铮的电话直接打了过来,语气比平时略显急促:“苏总,魏先生请您立刻上线,参加一个加密视频会议。”
苏晚接通视频,魏友泉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他的书房,脸色是罕见的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
“奥涅克斯资本,维克多·伊万诺夫。”魏友泉开门见山,声音冰冷,“你把接触的详细过程,尤其是他说的每一句话,尽可能原原本本告诉我。”
苏晚心中一定,知道自己的策略奏效了。她平静而详尽地复述了会面经过,重点描述了伊万诺夫话语中的暗示,特别是关于“摆脱单一资本源依赖”的说辞。
魏友泉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锐利如刀。当苏晚说完,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种冰冷的嘲讽:“卢卡·科斯塔……他的手伸得越来越长了。玩这种资本游戏,他还嫩了点。”
这句话,等于确认了苏晚的猜测,也表明魏友泉对卢卡近期的动向了如指掌。
“你处理得不错。”魏友泉的目光落在苏晚身上,审视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没有贸然拒绝,也没有被利益冲昏头脑。知道什么时候该把问题抛出来。”
这是罕见的肯定。苏晚微微低头:“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对公司最负责的选择。”
“负责?”魏友泉轻哼一声,“你是知道,这件事已经不止是你‘图谱艺术’的问题了。”
苏晚没有否认。在魏友泉这样的聪明人面前,适当的坦诚比虚伪的撇清更有效。
“这件事,你不用管了。”魏友泉做出了决断,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继续和奥涅克斯接触,保持正常谈判节奏,甚至可以适当表现出兴趣,拖住他们。其他的,我来处理。”
“明白。”苏晚应道。这正是她想要的结果——将卢卡这个棘手的皮球,巧妙地踢回给魏友泉,让他去应对。而她,则可以在相对安全的后方,观察事态发展,甚至可能从中渔利。
“苏晚,”魏友泉忽然叫了她的全名,屏幕上的目光深邃无比,“记住,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打着我魏友泉的烙印。卢卡动你,就是在动我。所以,安分待在你该待的位置上,做好你该做的事。别再玩纽约那种小把戏,真正的风暴面前,那点聪明不值一提。”
他的话语带着警告,但也透露出一种强大的、近乎霸道的庇护。他将苏晚划入了他的势力范围,不容他人染指。这种“所有物”的宣告,依然让苏晚感到不适,但在此刻,面对卢卡的阴影,这种庇护又成了她急需的安全屏障。
“我明白,魏先生。”苏晚顺从地回答。
视频会议结束。苏晚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危机暂时化解,并且,她似乎无意中加深了自己在魏友泉棋局中的分量。她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被保护的情妇或艺术家,而是成了一个能引起卢卡·科斯塔兴趣、甚至需要魏友泉亲自出手应对的“标的”。这种危险的定位,同时也是一种畸形的筹码。
几天后,消息传来。“奥涅克斯资本”突然以“内部投资策略调整”为由,单方面暂停了与“图谱艺术”的谈判接触,此前表现积极的维克多·伊万诺夫也仿佛人间蒸发。与此同时,欧洲财经媒体爆出一些小道消息,称某东欧能源大亨在瑞士的账户遭到不明调查,其在法国的两处度假资产也被临时冻结,原因不明。
苏晚看着这些新闻,知道这是魏友泉的手笔。快、准、狠,不动声色间便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危机,并给予了警告性的反击。这就是绝对权力的运作方式。
她拿起手机,给魏友泉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谢谢魏先生。”
这一次,魏友泉回复得很快,内容同样简短,却让苏晚握着手机,沉思了许久:
“记住代价。”
代价?是什么代价?是安分守己的代价,还是……成为他棋盘中更重要棋子的代价?苏晚走到窗边,看着巴黎的天空。危机暂时过去,但她知道,自己与卢卡·科斯塔的纠葛远未结束,而她和魏友泉之间那根绷紧的、混合着控制、吸引、利用与反抗的线,也变得更加微妙和危险。
她成功地利用了一次危机,为自己争取到了暂时的安全和一丝更复杂的博弈空间。但未来的路,依旧需要在刀尖上行走。她需要更强大的力量,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需要一种能让她在魏友泉和卢卡·科斯塔这两个强大男人的夹缝中,最终掌握自己命运的力量。
而这,注定是一条更加艰难和漫长的征途。暗刃已现,她必须将自己也磨砺成一把更锋利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