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殷勤询问:“夫人需要饮水吗?想用些什么?”
蔡琰反问道:“都有哪些可选?”
侍女笑盈盈答道:“船上有现榨果饮、扬州新茶,还有奶茶师傅特制的扬州奶茶。”
在塞外多年被迫饮用腥膻奶制品的蔡琰,听到奶茶二字本能抗拒。
“0.0麻烦给我鲜榨果汁吧。”
片刻后端来的橙汁令她眼前一亮——这种经孙澎推广的航海标配饮品,如今已是远航船只必备的维c补给。
蔡琰倚窗啜饮着橙汁,任海风拂面,顿觉神清气爽。
目光扫过舱室,忽然发现床头摆放着整排纸质典籍。
这种去年才由孙澎首创的新式书籍,引得蔡琰好奇驻足。侍女见状解释道,这是孙州牧特意准备给她消遣的读物。
“这些...都是书?”
听闻此言,蔡琰瞬间眼眸发亮。
她快步走近书架,随手翻阅几页后,整个人都焕发出异样神采.
至于黄忠为何突现渤海湾?
根源在于前些时日清理航道时,这位老将顺手收编了盘踞沙门群岛的海寇管承。
以管承的视角回溯当日:
那时他正与新掳来的压寨夫人在临海宅邸中欢好。
忽闻部属仓皇拍门:大事不好!将军快出来看!
这座建在山坡上的宅院本可远眺碧海,风光旖旎。
但当管承冲出门外,映入眼帘的却是遮天蔽日的巨型舰队。
纵横沙门群岛多年的海盗头子从未见过这般规模的战船——即便传闻中扬州琅琊港的巨舰,也远不及眼前景象壮观。
主帅,咱们要不要动手?
蠢货!这还用问,立刻召集弟兄们开战!
管承心底虽有些发怵,却也不乏悍勇之气。若能夺下这批战船,他便能称霸东海,从此纵横四海,谁人能敌?
对方不过五条船!咱们有五十艘,有什么好怕的?
听管承这么一说,原本慌乱的贼众顿时觉得有理。
是!咱们五十条战船,上千号人马,对面才五条船,这优势在我!
怂个屁?
干 ** !
贼寇的心思向来简单,管承三言两语就挑起了众人的战意。
恰巧今日全伙都在沙门岛休整,管承麾下正是兵强马壮之时!
以五十对五,虽说船不如对方高大,但论海战拼杀,咱们弟兄怕过谁来?
豁出去干就是了!
沙门群盗呜嗷乱叫着登船出击。
可越是靠近,越觉得敌船高耸得吓人。
管承登上指挥舰——这是艘青州本地的楼船,采用桨帆并进的设计,四方的硬帆升起后,顺风时配合划桨,速度颇为可观。
但刚迎上去,管承就察觉不妙。
风向竟是对面占优!
己方船队处于下风位,船帆根本张不开,只能靠水手拼命划桨。
结果那五艘巨舰上的投石机、床弩,给这群野路子好好上了一课。
什么叫做真正的海战!
有艘不足十丈的海盗船,被床弩一箭洞穿,首尾同时进水;另一艘则被飞石击中侧舷,船板破了个大窟窿。
管承咬紧牙关,喝令全军冲锋——对方顺风而来,必然难以转向。
只要能接舷近战,蚁多咬死象的道理谁都明白。
可当他们好不容易靠近时,迎接他们的却是遮天蔽日的箭雨!
黄忠的水军藏身于高大船身之后,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竟打出了守城般的凌厉攻势。
管承率领的海盗船简陋不堪,连遮顶的篷布都没有,甲板上的贼寇在箭雨下纷纷倒地,乱作一团。
靠上去!只要接舷我们就能翻盘!
管承嘶吼着。整支沙门海盗团唯有他身披铁甲、头戴铁盔,在密集箭矢中如入无人之境。
只要登船、只要登船、只要登船就能赢!
心中不断重复着这句话,这位三国着名的海贼头子顶着箭雨,硬是将船只贴上了黄忠的旗舰。
甩钩!
绳索铁钩划出熟练的弧线,管承以最快速度攀着缆绳向上突击。
此时数艘海盗船陆续逼近,目睹首领身先士卒,贼众士气大振。
冲!跟着头领杀上去!
弟兄们,拼命的时候到了!
海盗们的呐喊声中,变故陡生——
黑影呼啸而下,整艘战船应声断为两截!
江东水战杀器发威!
经过柴桑船厂改良的拍竿对付小船堪称摧枯拉朽。水兵们娴熟地复位机关,又一条敌船在重击下分崩离析。
管承口衔钢刀顺利登船,心头却掠过一丝不安。
抬眼便看见黄忠手持环首刀,正不耐烦地打量着他。
老将军目光扫过对方铁甲,嘴角泛起意味深长的笑意。
在这个时代,对付披甲与无甲目标的战法截然不同。
同样一把环首刀,对无甲敌兵只需追求高效 ** ,但对重甲武将则需专攻破甲技巧。
汉代环首刀的形制与后世***相似,其刀尖并非弧线,而是棱角分明的斜切结构。
【
管承见敌将竟遣散四周士卒,摆出单挑架势,心中暗喜,当即提刀疾冲而上。
电光石火间,他突觉虎口剧震,长刀被巨力震得脱手飞出。
老匹夫不过仗着刀法精妙,敢不敢徒手相博?管承眼珠一转,故意激将。
黄忠103朗声大笑,随手将环首刀掷向身后,勾手道:放马过来!
管承狞笑暗忖:我着铁甲彼穿皮甲,这老朽竟敢托大?今日定要叫他颜面扫地!
忽觉头顶阴风袭来,抬头只见漫天绳网罩下。
卑鄙!有胆解开网绳堂堂正正...挣扎的怒骂戛然而止。
黄忠抚须轻笑:吊上桅杆让那些海寇开开眼。
管承闻言如坠冰窟——这要悬挂示众,日后还如何立足?
你便是管承?黄忠望着吊在半空的俘虏问道。
管承忙不迭点头。作为积年海寇,他深知逞强只会徒送性命。
以渔网生擒而非格杀,显有留命之意。这老将武艺深不可测,他管承好歹是北海管氏第二高手,竟连一招都接不住,此刻心服口服。
平生所见,能这般轻取其性命者,不过五指之数。
归途中的蔡琰抚拭书柜,眉眼含笑。这方寸之地所藏典籍,若以竹简计,怕是要堆积盈室。
蔡琰初次品尝奶茶后,对这种饮品产生了全新的认知。
她发现奶茶与阅读是绝佳搭配,倚着软枕翻阅书籍的时光正是她向往的生活。作为曾经的才女,家中藏书早已被她反复研读——当年父亲蔡邕编修《东观汉记》时积累的典籍资料,都成为她成长的养分。
纸质书籍带来的阅读体验与竹简截然不同:轻便易携的纸质书可以随时取阅,而厚重的竹简不仅不便持握,单卷记载的内容也极为有限。
航程从渤海湾启程,最终抵达琅琊港。当黄忠下船安排补给时,蔡琰立在甲板上眺望繁忙的港口,对孙澎的钦佩之情又增添几分。
此时岸边,伏完难以置信地注视着船上的身影。他快步走向巡视的糜芳求证:那位莫非是蔡中郎的千金?糜芳坦然回应:正是主公重金从南匈奴赎回的蔡夫人。国丈可要相见?
伏完闻言略显尴尬,托言转达安阳长公主的问候便告辞。原来其妻刘华乃汉桓帝长女,当年在洛阳时与蔡琰结为忘年之交,故而蔡琰以安阳姑姑相称。
糜芳与伏完分别后,照例巡视了几条街道。换岗歇息时,他抽空登上船只,先向黄忠通报,随后向蔡琰说明了情况。
安阳姑姑竟在此地?
黄忠见她神色意动,顺势说道:主公吩咐过,若您想会友,我们可护送前往。
不料蔡琰思忖片刻,婉拒道:还是不妥。
她转而对糜芳道:烦请转告伏国丈,待我抵达江东,再与他书信往来。
糜芳下船后,穿过两条街巷,果然在路边寻到伏完。
见糜芳神情,伏完会意一笑:蔡侄女果然知进退,倒是我方才唐突了。
糜芳转述道:蔡夫人说回到吴县会给安阳公主去信。
伏完抚须笑道:不愧是蔡中郎之女。
归家后,伏完将此事告知夫人。刘华赞许道:尚未过门就知道维护孙澎,这侄女当真不凡。
伏完颔首:正是如此。若此刻与你相见,曹操会如何揣度我们?但她又留了余地,返吴后通书信,既维系关联,又不至招眼。这分寸拿捏,恰似春雨润物。
......
黄忠本欲亲自护送蔡琰返吴,不料行至半途,遇上一支迎面而来的船队。
远远望见熟悉的船型,黄忠举起孙澎所赐望远镜细看,发现船头竟是潘璋与徐盛。双方打出旗语靠拢。
汇合后,潘璋传来军令:孙澎与袁绍的港口谈判已毕,命黄忠即刻率领新到水军北上熟悉海疆地形。
黄忠将蔡琰安置在潘璋带来的海船上,便掉头驶向渤海。蔡琰乘商船南下,倒不担心徐州方面滋扰——纵使曹操水军出动,在浩瀚海面上也追不上扬州快船。
孙澎正缺一个讨伐曹操的借口,曹操自然不会愚蠢到主动送上门来。
蔡琰平安抵达吴县,刚踏上码头,便被眼前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震住了——这竟是江东?恍若隔世之感扑面而来,犹如离乡多年的游子重归故土,惊叹于翻天覆地的巨变。
黄忠夫人赠予的两名侍女转眼成了蔡琰的贴身丫鬟。二人非但毫无怨言,反倒暗自欣喜:眼前这位可是名扬天下的才女,更是孙将军亲自从南匈奴赎回来的新夫人。跟着谁更有前程?这根本无需犹豫。
进入孙府时,蔡琰心态已十分平和。单凭孙澎将她救出匈奴的恩情,这门婚事便值得。待见到孙澎本人,她更是暗自庆幸——这少年将军俊朗非凡,倒显得自己颇有福气。
婚后生活出人意料地自在。虽为侧室,蔡琰在府中待遇竟与正室徐韵锦相差无几,仆役们同样恭敬有加。孙澎不仅倾心于她的才貌,更看重她腹中浩瀚的典籍。不出三日,蔡琰便被派往藏书楼,负责为孙澎整理补录失传文献。
原来重金赎回蔡琰,孙澎所图非仅美色——那些即将随岁月湮灭的孤本学识,才是他真正的目标。毕竟记忆会衰退,此刻蔡琰脑中保存的典籍,远比数年后更为完整。
于是蔡琰白日埋首故纸堆,夜晚红袖添香。这般安排,孙澎自觉赚得盆满钵满。
【甘宁继黄忠之后,接掌了南洋水师帅印。
与之前黄忠拿到孙澎随手绘制的简略海图不同,这次甘宁获得了孙澎精心复刻的最新版南洋地图。
孙澎特地嘱咐黄忠将新版地图作了详细标注,标出了他探索过的城市位置。不仅如此,孙澎还让黄忠给甘宁整理了一份航海日志,详细记录了沿途各城的风貌习俗、特色物产。
有了这份航海日志,再对照孙澎提供的新地图,甘宁不必再像黄忠初次南下时那样毫无头绪,事事都要摸索前行。
四月初,甘宁率船队从东南亚返航。除了少量南洋特产外,大部分船舱都装满了一种特殊货物——橡胶树原浆!
此前孙澎派黄忠去东南亚寻找三季稻,稻种至今未获,却意外发现了孙澎提过的另一种热带珍宝——橡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