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科朗斯依然挂着春风般的笑意:两位大人折煞了。在下微末之职,怎敢与中原俊杰比肩?既已坦诚相告,不知二位......话音未尽,目光却若有所指。
周瑜与诸葛亮交换眼神——在吴国疆域内,本就没有隐瞒的必要。
在下御史大夫周瑜。紫袍文士整衿肃立,这位乃我朝丞相,诸葛孔明。
萨科朗斯瞳孔猛然收缩。
吴国丞相!
随即恍然抚掌:难怪府邸旁另设别院......是在下眼拙了。
院长过谦。诸葛亮执起茶盏,贵使远渡重洋而来,想必另有大计?
身份既明,萨科朗斯索性朗声道:愿与贵国共执棋枰!若罗纳铁骑与吴国水师合纵,西起葱岭,东至鲸波,皆当臣服。届时七海烟波,唯听两国号令——
话音未落,对面两位重臣眼底已泛起奇异的光彩。
萨科朗斯微笑道:诸葛丞相,贵国南征之事我们有所耳闻,看来贵国对疆域规划颇具雄心。不如与我们携手合作?想必丞相也期待双方优势互补的联盟。
他暗忖中原常言趁热打铁,此刻正是运用东方智慧的好时机。
诸葛亮闻言陷入沉思,周瑜则先行发问:优势互补?恕我直言,我们对罗纳帝国的实力尚不了解。但吴国现状想必阁下亲眼所见,正是蓬勃发展之时。
萨科朗斯立即会意,这是担忧他们夸大实力,便正色道:周都督多虑了。若我军力不足,又怎会远渡重洋来此?这点诸葛丞相尽可放心。
放心?诸葛亮心中暗哂,表面却从容回应:此事关系重大,我们需禀明陛下定夺。阁下不妨暂住驿馆,待有决议再行相告。
萨科朗斯对这个答复毫不意外,起身拱手道:静候佳音。在两名侍卫引领下告退离去。
待外人走远,周瑜笑容顿敛,沉声道:说什么联盟?若见我国势弱,恐怕转眼就是大军压境!
诸葛亮颔首:此辈确实居心叵测。速将此事奏报陛下为要。
(谈及陛下,周瑜微微颔首,此事自当立即呈报圣听。然而以他们对圣上的了解——
孔明兄以为陛下会应允结盟之事否?诸葛亮轻摇羽扇问道。
周瑜眸光微动:难说。如今南征在即,若回绝罗纳帝国的结盟之请,恐招致敌国窥伺。此事终究要看圣裁。
诸葛亮会意,当即起身前往书房拟写奏章。
另一厢,萨科朗斯刚踏出阁楼便敛去笑意,面色骤冷。
竟未能面见吴主,着实遗憾。能终结乱世之人,绝非等闲之辈。
米朗琪回首冷笑道:今日分明是场鸿门宴。若非提出联盟之计令其犹疑,只怕我等难以脱身。
何谓鸿门宴?众人不解。
萨基尔突然急道:大人,若吴国真应下结盟,我们尚未请示**......话未说完便被萨科朗斯抬手制止。
萨科朗斯轻笑一声:“有何可惧?按中原人的说法,这7125不过是拖延之策。与其让他们日夜监视,不如直接挑明。至少在他们犹豫的这段时间里,周围的暗哨应该会少很多。”
萨基尔冷哼一声:“这些中原人真是可笑,居然玩这种把戏。”
萨科朗斯点头道:“堂堂丞相兼检察主官,有此等手段也不足为奇。我们得尽快摸清吴国底细。联系特尼恩,让他们加紧搜查,十日内必须找到所需之物,好返回罗纳帝国。”
至于被灭口的风险,萨科朗斯并未考虑——毕竟他们代表着罗纳帝国,对方在未明 ** 前应当不敢轻举妄动。
众人堂而皇之地离开阁楼,回到了藏身的汇天酒楼。
......
一日后,孙澎收到了诸葛亮的加急密信。
阅毕,孙澎眉头深锁。罗纳帝国?听起来疆域不小。
他们在施梅尔部落已驻留两月,这段时间一直在整编三河流域三个部落的兵马粮草。
他将信件递给鲁肃,沉声道:“十日前诸葛丞相还只是发现这些海外来客的踪迹,如今他们竟主动求见。看来所图非小。”
鲁肃快速览毕,同样皱起眉头:“都城近日恐不太平。陛下可曾听闻过这罗纳帝国?”
孙澎凝视地图,在某处做了标记:“应当在此。这罗纳帝国想必疆域辽阔,说什么强强联合?简直把朕当痴儿!”他冷笑一声。
罗纳帝国再强,能强过他这些年苦心经营的基业?
《铁腕决断》第三百八十七节
鲁肃压下心头忧虑进言:陛下,羌族使者表面结盟实则包藏祸心,恐怕近日就会有所动作。
孙澎指尖轻叩案几:原拟平定南疆再图西进,如今看来要提前布子了。
西进?鲁肃霍然起身,南征粮草已倾举国之力,幽州暴雪未解,此时开辟西线恐...
子敬多虑了。孙澎截断谏言,眼中寒芒乍现,罗纳帝国假途灭虢之计,那个萨科朗斯倒是个妙人。可惜...笔管在指间转过半圈,朕何时受人挟制?
御案震响,年轻的 ** 长身而立:传赵云!三个月内,朕要膘河以南万里疆域尽入版图!
赵云迅速赶到营帐,接令后瞬间斗志昂扬。
陛下放心,末将亲率重骑冲锋,三月足矣!赵云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
鲁肃欲言又止,眼看孙澎已做决断,而赵云更是闻战则喜。
当日,四十万青龙军团倾巢出动。
......
吴国都城内,寒风渐起。丞相府中,诸葛亮裹着厚棉衣与周瑜对坐。
周瑜往火炉投入木球,轻声道:南方战事愈烈,闻赵云率万骑三日疾进三百里,战线远超预期。
诸葛亮默然颔首。周瑜续道:自陛下口谕传回,监察院已加强对萨科朗斯的监视...
这些人不会安分。诸葛亮突然打断,目光从炉火移开:我已命甘宁警戒西海,怀疑他们另有海上势力。
周瑜眯起眼睛:你是说...
诸葛亮从书架抽出几封信笺掷向周瑜:幽州现可疑人物,西进港亦有异动。陛下远征在外,若西进港有失...
周瑜阅信后,眉头顿时紧锁。
西进港作为三大要港之一,承载着孙澎经略四海的雄心。
孙澎对此了然于心,因此全力推进三大港口的建设,尤其在重要的西进港部署了朱雀军团全部战力。
朱雀军团统帅魏延近日神情凝重,胡须杂乱显示出他内心的焦灼。
蒋钦,诸葛丞相半月前的密函你也看过。为何至今仍未查明那些海外来客的登陆点?魏延压抑着怒气质问。
整整十五天,魏延自收到诸葛亮密信起,便深知西进港的战略意义,特将此重任交付水军统领蒋钦。
本指望能通过追踪登陆点获取更多线索,谁知蒋钦信誓旦旦的承诺至今毫无进展。
此刻蒋钦坐在军帐中面露难色:文长,水军弟兄确实尽力了。这半月已将港口周边七十里海域搜遍,确实毫无发现。
魏延听完仍拧着眉头:照你这么说,就是彻底没指望了?
蒋钦分析道:无外乎两种情况:要么对方根本没在西进港登陆,要么就是中原早有内应帮他们隐藏行踪。
魏延盯着海防图陷入沉思。西进港距都城三百里,背海面陆,通向徐州,实乃兵家必争之地。
暂且这样吧。魏延最终下令,近来天寒地冻,虽未封海但已不利航行。传令水军各部固守驻地,不得擅动。
蒋钦请示道:那丞相那边如何交代?
魏延不耐烦地翻了个白眼:就说目前没发现,顶多让丞相打我几鞭子。西进港事关重大,你心里有数。
蒋钦自然清楚。
报!将军,海面有异常!传令兵飞奔而来。
有状况?
蒋钦猛地站起身,不等魏延开口就急问:怎么回事?详细道来!
魏延也不在意蒋钦的急切,安静等待传令兵汇报。
传令兵连忙禀告:我军水师原计划在港口南侧避风港集结战船,突然发现海面出现两艘陌生大船。船型与中原战船迥异,虽不及我军战船庞大,规模也不小,现正静静漂浮在海面。
来了!
魏延露出喜色,瞥了眼神色变化的蒋钦:带本将去看看。公奕,一起?
当然!
传令兵不敢怠慢,立即引路。
当二人赶到时,那两艘大船正逐渐靠近港口。岸边已聚集众多水军将领——这些常年在水上征战的将士,也是头回见到这般陌生船只。
身披铠甲的魏延拄剑立于码头,望着渐近的船只:船上什么情况?
一名水军将领答:已派弟兄登船察看,目前情况未明。但看船型与装饰,绝非中原样式。
蒋钦仔细观察后点头认同。船帆材质也非中原所产,船身装饰更带着异域风情。
片刻之后,士兵们才陆续从船上走下来。
魏将军,船上几乎找不到可用之物,看样子是两条废船。从痕迹判断,应当遗弃在此月余。一名水兵禀报道。
一个月前?
竟真被他们找到了?
魏延神色凝重:知道了。将这两条船拖回港口严加看管,其余人解散。他转向蒋钦招手道:公奕,这次你得亲自跑趟都城了。这两条船事关重大,丞相和周主管都极为重视,尤其是那些突然出现在都城的海外来客。说不定这就是揪出他们破绽的关键。
虽然朱雀军团长期驻守西进港,但都城动向他们都了如指掌。
蒋钦会意抱拳:末将明白,即刻启程。
魏延微微颔首,转身走向军营。
——
中原正因海外来客闹得不可开交,南方却早已动作。数日前孙澎便命赵云率青龙军团十万步兵、五万重骑作为先锋,沿膘河南下征讨。
孙澎亲率主力紧随其后,今日方才抵达膘河畔。昨 ** 们刚经过蒲甘部落属地,这个所谓佛陀部落令孙澎大开眼界——若说施梅尔与伊洛瓦底部落的僧人还算罕见,蒲甘却是遍地僧侣。即便见多识广如孙澎,也不得不承认佛教在此地的兴盛。短暂休整补充粮草后,大军继续开拔。
此刻孙澎驻马河岸,望着滚滚波涛不禁感叹:子敬,朕在江东看惯大江大河,今日再见这膘河,仍觉豪情满胸。
身侧的鲁肃闻言一怔,望向奔腾的河水,何尝不是心潮澎湃。
「陛下是否在思念江东故土?算来离开江都南征已逾月余,不知朝中近况如何,诸葛丞相又是如何应对那些海外来客的。」
鲁肃临风远眺,眼中却浮现一抹忧色。
孙澎朗声笑道:「子敬,朕原以为自己够多愁善感了,未料你比朕更甚!」
见鲁肃面露赧然,年轻的君王收起笑意,望着滔滔江水继续道:「人生失意常 ** ,能与人言无二三。你我虽贵为君臣,看似执掌乾坤,说不定在他人眼里,连这东吴山河都不过是盘中棋子罢了。」
鲁肃顿时会意:「陛下是担忧那些海外来客,尤其是罗纳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