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澎对徐琨的治理成果十分满意。沿途所见皆是长势喜人的庄稼,百姓安居乐业,连寿春迁来的数十万流民都很好地融入了当地。更让孙澎欣慰的是,诸葛亮等人早已乘船顺江而下,比他提前两日抵达。
在视察完赵云的骑兵营和吕蒙的狼牙营后,虽然仅有八千兵力,但孙澎胸有成竹地召集众人在太守府议事。诸葛亮默默观察着这一切,他相信主公必然另有制胜之策。
孙澎环视众人,见诸葛亮和徐庶尤为专注,便继续说道:诸位莫要过于乐观。此战曹操必定全力出击,但我们不能被其牵制。扬州、荆州、交州这些新得之地尚未稳固,即便战胜曹操,以吴县时与张公等人商议的结果来看,我们的人手仅够接管曹操一州之地。
诸葛亮闻言,眼中闪过思索之色。他早从孙澎调兵规模看出端倪,此刻听主公明言,虽略感失落,但转念一想:曹操不过数州之地,今年取一州,明年再取一州,不出三年照样能将其彻底击溃。
帐中诸将皆对孙澎信心十足。徐庶、诸葛亮、太史慈等人都清楚,这位主公深藏不露,用兵如神。虽然骄兵必败,但正如当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南下时的气势,接连胜利确实能铸就所向披靡的信念。
跟着主公,从无败绩!这样的念头随着一次次胜利,已深深烙印在众人心中,连诸葛亮、徐庶这样的谋士也不例外。
孙澎话锋一转:袁绍病重的消息,诸位想必已知。对此有何见解?
徐庶率先回应:从曹操动向来看,袁绍病重应属实情。对曹操而言,此刻南征确是最佳时机。若其北伐,我们必不会坐视;但其南征,病重的袁绍却无力干预。因此我们要做好苦战的准备。
诸葛亮附和道:主公英明。我们新得荆、交二州,治理尚需时日,确实不宜贪多。当务之急,是以雷霆之势击溃曹操南征之志,迫使其知难而退,主动求和。
说到二字,众人不约而同望向孙澎。
###
---
主动示好,总要拿出点诚意才说得过去吧?
在场的人纷纷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
就在孙澎带兵到达温县的那天,曹操也带着军队来到了谷阳县。
这场仗打得有些特别。
北边的琅琊港完全看不出正在打仗的样子。
曹操没往琅琊县派兵,糜竺也没有因为开战就撤走。
双方好像说好了似的,谁都不去动这个地方。
但实际情况可没看起来这么平静。
当曹操下令要拿下琅琊港时,许昌城里有七成以上的官员将领都表示反对。
就连曹操的族亲曹洪、夏侯惇他们也劝曹操再想想。
曹操这才明白,琅琊港和谷阳、广陵不一样,这里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许昌的权贵们几乎都在琅琊港有生意。
孙澎的海运生意通过琅琊港,让他们赚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钱。
现在要是动琅琊港,就等于逼孙澎切断海运,断了所有人的财路。
断人财路如 ** 父母。曹操惊讶地发现,自己地盘上的世家大族们,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和孙澎的利益紧紧绑在一起了。他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对管辖内的一个港口束手无策。
到了谷阳县后,曹操在许褚保护下在城里转了转。
虽然自由贸易区已经取消一年了,但比起沿途经过的其他县城,谷阳还是很热闹。
看到谷阳都这样,曹操不禁想象琅琊港该有多繁华。
这让他又想起密探报来的江东消息。
特别是吴县和余姚这两个地方,一个是孙澎的政治中心,一个是经济中心。
吴县还好说,毕竟是吴郡的老治所,底子在那里摆着。
---
(保持
余姚的崛起堪称一场毫无章法的疯狂扩张。
校事府密报显示,两年前的余姚不过是座临海小城,人口不足五万,放在汝南郡连中等村落都算不上。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却在两年间完成了惊天逆转,成为举国瞩目的新兴之地。
孙澎采取强制移民政策,将各地人口源源不断迁入余姚。随着余姚港的海运体系建成,这座县城的经济开始呈爆发式增长。寻常城镇用一年一变来形容已是极尽溢美之词,但余姚的发展速度必须用日新月异才能准确描述——这种恐怖的成长令曹操既眼红又心惊。
正是目睹余姚惊人的发展潜力,曹操将孙澎列为首要敌人。在曹操看来,袁绍的实力有迹可循,而孙澎的潜力却深不可测。更令曹操感到不安的是,这个年轻人总能在绝境中创造奇迹。孙策死后留下的烂摊子,曹操反复推演都找不到比孙澎更好的处理方案。
那些被投石机精准击杀的案例——无论是庐江李术还是安陆县令黄良——经曹操亲自核实确有其事。想到这种精准打击技术可能带来的战场变革,连曹操都不禁脊背发凉:若守城将领随时可能被定点清除,城防体系岂不形同虚设?
主公不必忧虑,许褚见曹操面色凝重,拍着胸脯保证,末将定将孙澎生擒献于帐下!
曹操被这憨直的誓言逗得展颜:好,孤就倚仗仲康了。
七月十七至二十日,两军在战前完成最终部署。携五千铁骑倾巢而出的曹操信心满满,准备复制去年袁绍的骑兵战术,以绝对优势的机动兵力压制孙澎。
孙澎就是仗着兵力碾压你骑兵不足,看你怎么破局!
孙澎会如何反击?
当然要发挥地利优势,在淮南作战,你曹操还以为能照搬北方平原那套打法?
我孙家最厉害的部队是什么?
既非赵云的骑兵营,也非吕蒙的狼牙营,而是冠绝天下的水师!
为何孙澎只带八千人前来?
这八千人里五千是乌程狼牙营,三千为骑兵营,吴郡当地万余常规部队根本未动。
那么这一万多人去了哪里?
看看随孙澎同行的名单就知道——是不是发现少了几个熟面孔?
余姚港藏着孙澎的奇兵,庞统、程普、黄盖、韩当、董袭等将领尽数在此待命。只要孙曹正式开战,这支奇兵立即扬帆起航,经海路直取徐州开辟第二战场!
为这次突袭,孙澎抽调了交州半数战船,加上去年以来新造船只,整支奇兵规模已达八千之众!
再给孙澎一年时间,待到明年,海运能力便可实现单次投送兵力过万。届时曹操整个东部海岸线都将沦为孙家后花园。
孙澎本就抱着以静制动的心思——曹操若按兵不动,他能对峙到天荒地老。
但曹操终究沉不住气。七月廿一,五千曹军骑兵率先出阵,自谷阳进抵寿春。
虽然寿春周边百姓早被孙澎强制迁徙,但这座坚城毕竟墙高池深。过去两年曹操以免租政策吸引汝南流民,总算让荒城恢复了些许生机。
夏侯惇与夏侯渊两位独眼将军策马当先,场面颇为奇诡。
紧随这对邪王真眼之后的,是去年濮阳之战立下奇功的张辽、徐晃、曹洪、乐进四将——他们当时配合无间实施斩首行动,生擒袁绍两千骑兵,为曹操扭转战局。
待骑兵入城后,曹操亲率主力于傍晚抵达寿春。
曹操身后,众将随行:于禁、许褚、张合、高览、李典、曹真、曹纯。这般豪华阵容,当真配得上曹丞相的威名。
***
报!主公!
徐州八百里加急!
曹军抵达寿春次日,战马踏碎夜色的驿卒送来惊雷般的军报——广陵太守陈登竟举旗投靠孙澎!
这记背刺来得猝不及防,连正从余姚发兵的孙澎都目瞪口呆。庞统规划的水师本就将广陵郡列为首要目标,正是看准此地水陆便利的战术优势。陈登却抢先一步归降,倒让蓄势待发的海军扑了个空。
这位三国着名骑墙派早有异心。去年阎象的游说便已埋下种子,即便没有曹孙交兵,陈登的天平也在向江东倾斜。原本打算待两军胶着时择机反水,但阎象那句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最终点醒了他——经过三日煎熬,陈登终于撕下伪装。
广陵易帜宛如推倒多米诺骨牌,整个徐州的士族都开始躁动。精明如陈元龙都敢豪赌孙澎,旁人又何须犹豫?
局势骤变!陈登临阵倒戈令徐州上下震动荡,曹操驻守寿春的部队顿时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此刻,南下征讨孙澎还是回师讨伐广陵叛臣?这道难题正死死掐住曹操的咽喉。
陈登这手叛变可谓精准狠辣,堪称谋士叛变的巅峰之作!
此时庞统率领的水师仍在海上漂泊。当船队抵达后世盐城附近海域时,才惊闻陈登叛变的消息。
岂有此理!我军尚未发力,敌军竟已献城?
这一变故彻底搅乱了孙澎的既定方略。庞统当即分派信使,一路急报吴县,一路试探广陵虚实。
按原定计划,这支八千人的水师本要扮演海盗角色,在徐州沿海劫掠。如今广陵易帜,这还如何做得?
更棘手的是,陈登归顺的真伪尚待核实。若其所言属实,面对曹军讨伐,孙家军是否该施以援手?
原本依仗战船之利,这支部队可来去自如。但眼下广陵名义归附,实际却非孙氏辖地——陈登仅掌控广陵四县中的县城,其余三县仍态度暧昧。
权衡再三,庞统决定暂避锋芒。水师掉转船头,经东海绕至长江口,在南岸与广陵隔江对峙,静待吴县使者与陈登交涉的结果。
这突如其来的变数同样令孙澎措手不及。比起荆州蔡瑁在两军交战后归顺的明朗局面,眼下这出戏码实在难以应对。在荆州,孙澎尚可借机撤换旧吏,逐步完成权力交接。而此刻广陵这场未战先降的戏码,倒叫人无从下手了。
孙澎还未行动,陈登便抢先反叛,即使面临曹操进攻的风险,他依然公开反对孙澎。这种情况下,孙澎无法对广陵官员采取强硬措施。毕竟对方冒死投奔,若立即罢免其家族在基层任职的子弟,实在有违道义。
局势变得棘手!
陈登的反叛让曹操和孙澎都陷入困境。
这一变故彻底打乱了孙澎的部署,无形中加剧了孙曹双方的对抗。
广陵位于长江以北,孙澎若要守住此地,就必须与曹操正面交锋,而非像原先计划那样只需在寿春击退敌军。
不过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曹操暂置广陵于不顾,集中兵力在寿春决战。
但以曹操的性格,会放弃广陵吗?
当年曹操在徐州犯下的罪行,当地人至今记忆犹新。如今陈登带头反叛,若曹操不能迅速平定,整个徐州都可能掀起反抗浪潮。
庐江温县地处皖县以北,与舒县互为犄角,是进军寿春的战略要冲。
虽然与河北温县同名,但两年前此地人口不足万人。随着寿春移民涌入,温县人口激增至三万,经过两年发展,已成为庐江北部的关键屏障。
孙澎驻守温县,站在城墙上北望,不到十里便是汝南与庐江的边界。
这些天他一直在等待曹操的行动,准备见招拆招。然而陈登叛乱彻底打乱了曹军的部署。
曹操不可能放任陈登在徐州作乱而毫无反应。
在曹军制定对策前,短期内恐怕难以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