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完战俘后,花老将军见谭旭民和谭旭臣还未归来,决定还是将此事上报给姒启。
“根据谭家村回来的士兵禀报,谭旭臣在谭家村遭受伏击,幸好谭旭民带去的莽骑兵才得以负伤脱困,目前已经赶往莱芜海崖……”
姒启眉头一皱,急忙问道:“那谭旭民和旭臣两兄弟呢?”
“谭旭民离开后再也没回来,我多次派遣人们前去……只在莱芜海崖旁发现了大量的尸体,但是这尸体中并没有谭旭民的身影。”
姒启摇摇头说:“初一、十五带兄弟们跟我走,咱们亲自前去找找。”
初一和十五一听是谭家的谭旭民出了事儿,第一个站出来,迅速清点各自的队员扛着枪跟着姒启朝着莱芜海崖赶去。
赶到海崖后,姒启发现了遍地的尸体,其中大多数是白虎国士兵和修仙者的。
少部分是穿着平民衣服的青龙国人,看他们的样式应该是莱芜当地百姓自发组织的游击队,不过可惜他们的忠诚没有等到援军。
姒启吩咐人们清扫战场,将游击队的尸体清理出来。
他站在高高的海崖上,感受刺脸呼啸的海风,眉头紧皱!这次很多事事情都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谭旭臣到底去了哪里,他探过身子,看着海崖下的悬崖峭壁和巨浪,眯着眼睛忽然看见远处海滩上有一个男人抱着三具尸体不断抖动着身子,他心中一紧……
姒启率领众人急忙下山,朝着沙滩上跑去。
只见沙滩一侧的青龙军在生火休息,而谭旭民在沙滩上抱着两具尸体脚下依靠着一具尸体,面色呆滞犹如失了魂一般,嘴里不断嘀咕着……
“母亲……青儿……是我来晚了,你们醒来骂我……好不好……”
“旭民!旭民你睁开眼看看我,你不是要和我一起并肩作战,杀光所有白虎军吗?你醒一醒啊!”
“青儿,你不是问我喜欢男孩还是女孩……我想要女孩……和你一样的女孩啊……你醒来啊……”
“文秀文秀,哥哥再也不欺负你了,哥哥给你买好吃的!哥哥承认你出嫁那日哥哥是舍不得你,怕丢人哭鼻子,才不敢去送你的……”
姒月突然听见婴儿的啼哭声,他寻声而去,发现一个白皙的婴儿躺在士兵脱下的厚厚的兽皮上,周围是幸存下来的游击队点燃枯树枝,将婴儿守在正中间。
此刻婴儿正在嚎啕大哭,姒启走上前轻手轻脚将其抱起,发现孩子只是有一些皮外伤,但是生命体征正常,他放下孩子拿出细面,递给周围的游击队中的一个中年妇女
“他饿了,熬点米糊给他吃就不哭了!”
那妇女急忙接过米面,不住的点头,迅速在篝火上架起漆黑破旧的小铁锅……
姒启走过去跟谭旭民安慰了几句话,但是谭旭民仿若未闻一般自顾自的流泪嘀咕着悔恨的话语……姒启也不会安慰人,便让花汐陪着他,走回游击队中,他需要搞清楚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幸存的游击队中有一个谭家青年人坐在火堆旁边,他了解姒启的身份后,眼角不由自主的泛起泪水,自顾自的开始讲述整个过程。
“你们怎么才来啊!我们……我们……我们谭家也算是无愧于天地,尽忠了……”
姒启拿出一壶酒,给在座的游击队每个人都倒上,又拿出一些鱼干和饼。
游击队的众人见吃食,瞬间大快朵颐起来,只有那个谭家的年轻人,味同嚼蜡一般一口一口咬着大饼,一口喝着闷酒……
那人见姒启看着他,顺着酒咽下了口中的食物,声音哽咽的开始叙述他所看见的一切……
咱们莱芜游击队的成立,还要从半年前说起……谭思国的妻子董氏与儿媳(谭旭臣的妻子)省亲,听闻白虎军要打过来了,便收拾棉衣,准备离开谭家村回帝都与谭大人团聚。
正出门时,董氏收到同乡从帝都带回来的一封信,那封信正是姒启和花汐在保卫战之前见到谭思国寄出的那封家书。
信中写到:“吾妻亲启,见字如面。今国破山河,夫恨无力救国。我家乡莱芜之地虽贫瘠,但吾之莱芜人有一颗坚毅不屈的钢铁之心。莱芜人血液中天生流淌着不屈的钢铁之血,所以夫绝对不向敌人投降!为夫誓死与帝都共存亡,要将这一腔热血撒在我所深爱土地上。吾之坚决恐引灾祸,吾妻改姓换名或改嫁他人,带谭氏族人隐居山林逃命去吧。”
看完家书,董氏忍着眼泪将那人打发走后,随后和儿媳呆若木鸡矗立在原地。
忽然有人在村子中高呼:“白虎军杀来了!所有人宗族祠堂紧急集合!”
董氏听见呼唤,急忙将书信揣进胸口,朝着祠堂方向赶去,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谭思国!你个老混球,莫要小看了老娘!”
谭家村是一个大家族,莱芜城铁矿很多,经过千百年的挖掘导致土地结构被破坏,很多土地无法留住水,导致都无法耕种。包括谭家村几乎没有多少能用的耕地,很多土地干燥只能种植小麦。所以大部分人都是采矿和打铁为生,少部分人靠海捕鱼补贴家食,也算是能够过活,此刻谭家祠堂周围布满了老老少少数百人。
不少人听闻了白虎军墨景虎决定屠杀谭家村的消息,纷纷举着大铁锤和一些农具前来,不过想想面对的是修仙者和白虎精兵,这些普通百姓也只能死死抓住颤抖的双手。
他们不是没想过投降,但是谁都可以投降,唯有他们谭家的人没资格投降。因为谭家村出了谭思国宁死不屈的铮臣,所以谭家村更算不上良民了。
同时白虎军因为接收到秋浦关战役的接连受挫,乌大卫调走了兖洲不少的守军。同时他们也接到命令,要屠杀整个谭家村,以瓦解丞相谭思国和青龙军的抵抗意志。
众人看见董氏前来,急忙让开一条道。
“是丞相夫人……丞相夫人来了!快快,我们听丞相夫人的……”
“这……这这……这是叔母……叔母您还没回帝都吗?”
“夫人,我们掩护你走,白虎军要来了!”
“对,叔父在帝都顽强抵抗白虎军,我们不能让你有任何闪失!”
董氏仿若未闻一般牵着儿媳走在大堂中间,他先拜见了几位族老。那族老敬畏谭思国,毕竟谭思国可是千百年来谭家最有出息的孩子。能够位列丞相之位也算是光耀门楣,在族中自然是地位崇高,单开族谱的优秀后生,所以他们虽然在族中身份崇高,但对谭思国的夫人董氏还是十分尊敬。
“夫人,我们城中的人说莱芜城中的白虎军有大动作,据说是白虎军在帝都秋浦关接连受挫,各地白虎军纷纷调动朝着秋浦关方向进行,并下达清算青龙守城军的后人……”
董氏深呼吸一口,知道此事紧急,但是她也只是一介女流,如果没有族人的支持,她什么也做不了,于是她一咬牙。上前将那封家书拿出来,递给族老,众族老一看悲叹不已。
“思国啊……思国,你这是要代替我们谭氏一族殉国啊!”
“那……这如何是好?”
众人阅读完书信后,面面相觑,这改姓逃命虽然也是一个办法……可是如此屈辱之事……后世后人又如何看待他们?
他们将目光投向董氏。
董氏感受到众人的目光,捏紧了拳头,坚定的开口道:“老身既嫁入谭家,便是谭家之人。如今思国决定以身许国,我定然不会抹了他的颜面,为他扛起谭家忠义大旗,所以就算刀山血海,我也定然陪他前去……人生在世,不过有死而已!”
“我有两个提议,大家且听如何选择,毕竟老身不过是一介妇人,没有众兄弟的支持,我什么也做不成!!”
众人相互对视一番,拱手恭敬问道:“夫人请说,我们听之。”
董氏一咬牙,撇过头说道:“第一个提议,便是将我送给白虎军,以我之死换大家的命!不过这不一定是由我们说了算,白虎军的将军墨景虎可不是什么好人,我谭氏一族依旧可能会有被灭族的风险。”
此言一出,族中之人纷纷面色一沉!这些憨厚的铁匠工人虽然不识字,但是不少人还是懂的什么是大义!怎能轻易让一女人换取自己的性命,若是说出去,那谭家的脊梁骨都要被戳断。
董氏一口气接着说:“第二提议是……和老身一起,誓死不改姓,哪怕是落草为寇,与白虎贼子斗争到底……咱们杀一个够本,杀两个稳赚!杀身成仁,决不投降!”
如此杀气腾腾的一句话,虽从董氏一个妇人口中说出,却让众人感受到一股热血从胸口喷涌而出。
“没错!杀身成仁,决不投降!”
不过族中也有冷静胆小的年轻族人讪讪道:“可是……可是我们只是普通百姓,怎么抵挡得过白虎军的铁蹄和修仙者的法术?不可能让我们直接去送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