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汐走到地图旁,指着青龙城港口说:“光这些还不够,为保障开采工作正常、高效运转,一旦收复兖州,我们要就地扩修码头,确保帝都到兖州的海运畅通无阻,让这些工匠能第一时间勘探矿源、安装开采炼钢设备。而且就当前蒸汽船的速度来看,海运成本可比陆第低上十倍,所以我们还需要在青龙港口旁再建一座专门运输材料的港口,避免卸货时与渔船混杂。”
姒启满意地点点头,心中暗喜:花汐终于学会主动思考了。
姒启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揉揉她的小脑袋鼓励说道:“汐儿做得很不错,不过咱们现在太缺原材料了。海运成本低廉,无论何时,海运的成本都比陆运划算!利用好蒸汽船强大的运输能力,能助推工业飞速发展。”
清点完物资,一位太监已在军工厂大门外等候多时,姒启出来时,太监正在大厅喝着热茶候着。
姒启上前一步,说道:“李公公?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太监起身,微微欠身行礼后开口道:“青州王殿下真是日理万机啊,见一面真的很难!咱家是奉皇上口谕,前来请青州王进宫商议军国大事!”
姒启神色一凛,整理了一下衣衫,做了个请的手势道:“那劳烦公公带路!”
此刻已是深夜子时,众人顶着风雪,向着皇宫的御书房而去。
约莫半个小时后,姒启和花汐已然站在御书房内。龙案上方坐着青龙帝姒权,下面站着的丞相谭思国和礼部尚书孔宗愿。
姒启瞥了孔宗愿一眼,眉头微微一皱,心中暗自思忖:这家伙怎么也在?他是礼部的,我这军事行动会议,他来凑什么热闹?不过他并未言语,料想是青龙王的安排。
青龙帝揉了揉困倦的眉心,声音带着几分疲惫,这几日他招募了太多禁卫军,白天在监督练兵,晚上则是听暗卫对各个官员的监视汇报。他见姒启来了,便神色淡然地抬起头,脸上强撑一丝笑意问道:“青州王,武器清点得如何了?”
姒启躬身行礼后,态度恭敬,声音沉稳答道:“禀陛下,臣弟已清点完毕,一切良好,只待陛下一声令下,兵发兖州。”
青龙帝放下手中铅笔,直勾勾盯着姒启又问:“此番兖州之行,预计多久能凯旋?”
姒启眼神坚定,语气铿锵有力的开口道:“因为这一次是走水路,所以如果不出意外一个月内可以回京!”
青龙帝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点头称赞:“如此甚好!有臣弟站,大军定然能够凯旋而归,我也收到工部许多生产线因原料不足的折子,现在很多工厂因为原料不足,只开工半天,实在是浪费人力,收复兖州刻不容缓!”
接着,青龙帝将目光转向谭思国:“谭丞相,讲讲兖州白虎军的情报。”
谭思国呈上折子,然后走到大殿正中央的地图旁,拿起一根细棍,声音平和,条理清晰的指着地图分析道:“兖洲地处南域大陆的中原地区,白虎国鞭长莫及,对该地掌控力度并不强,尚未增兵驻守。目前占领兖州的白虎军是以墨家为首的修仙者军团,墨家作为白虎国三门两族的庞大势力,对机关术极为精通,而机关术需要大量铁,所以墨家是兖州目前最大的势力。在去年白虎军侵占兖州后,他们便以代白虎军驻守的名义,一直在兖州盗取铁矿。根据情报显示,墨家领军之人正是墨家嫡系少主墨景虎,其修为在金丹巅峰修为,副将是墨景天,修为不详,不过对外是金丹境中期。然后是兖洲的敌军人数,加上修仙者与白虎军士兵,总计约五万人,其中主城兖州府两万,莱阳作为铁矿重城有两万,曲阜一万。”
姒启追问:“情报里还有别的信息吗?”
谭思国思索片刻,微微抬头,眼神中透着一丝狡黠说道:“据说墨家少主墨景虎与副将墨景天关系颇为紧张……不妨试试离间计,逐个击破。”
姒启点头,继而抬头看向青龙帝姒权,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关切问道:“月儿又闭关了吗?”。
青龙王:“月儿从徐州回来后,你不是交给她大量的修仙物资,她拿着物资直接闭关了,到如今已有一个月。不过闭关前,她说正准备靠这些灵石物资突破金丹期中期。”
姒启眉头一喜,点点问道:“大概还需多久出关?”
青龙王摇摇头,皱眉道:“这可就不清楚了……”
沉思片刻,孔宗愿见众人聊差不多了,便整理了衣领,缓缓上前,朝着姒启拱手行礼,说道:“青州王,老夫有一事相求。”态度还算恭敬,脸上带着几分期待。
姒启听见孔宗愿的声音眉头一皱,他并不喜欢这个迂腐的人。虽然他在帝都保卫战前没有和其他官员逃跑,但是他不听命令,事后还和那些逃跑的官员裹挟向自己发难,这让姒启对他的态度并不算好。不过现在在姒权的眼皮子下,他还是要给皇帝面子,所以姒启见这老家伙今日还算有礼,便硬邦邦的回礼道:“夫子请说!”
孔宗愿突然变得神色凝重,眼神诚恳,语气急切的说道:“今日青州王征讨兖州,恳请务必保护曲阜城中的孔庙!如有被关押的孔家族人,请殿下竭力救之……”
姒启眉毛一挑,心中了然:这家伙,原来是为这事儿。“哦?我倒把这茬忘了!曲阜那可是孔圣人的故乡,市中心鼓楼有一座孔圣人祠庙!你的意思是让我护好这座祠庙?”
孔宗愿一脸正气,挺直腰杆,表情严肃缓缓开口:“没错!曲阜城乃儒家圣地,吾等身为读书人,自然竭力帮助圣人后裔。”
姒启对保护文物的事并不反感,随即点头认同道:“夫子放心,孔庙和孔家后人也算得上是我青龙国的重要的文化遗产,我自然会尽力保护。”
谁知此言一出,孔宗愿脸色骤变,脸上怒气冲冲,皱眉不悦反驳道:“青州王殿下,莫要随意开玩笑,孔庙可不是文化遗产!我孔家尚有传人在世,比如我乃是孔圣人一百三十八代后裔,所以我儒家传承并未断绝,怎可说这等胡言乱语!”
姒启心底一笑,没想到这老小子如此容易红温,但是此刻又不是抬杠的时候,便赶忙装作受教的模样,拱手致歉道:“失言失言!夫子息怒。”
孔宗愿脸色稍缓,正欲开口用之乎者也的口吻,准备滔滔不绝的教训姒启一番。
哪知姒启有预感一般,前一秒还恭敬有礼,下一秒便神色转冷,直接开口将沟通的欲望直接浇灭,语气生硬冷声道:“既如此,夫子还有别的事儿吗?”
孔宗愿脸色一僵,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本欲拂袖而去,可又想起还有所求之事,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孔庙中还有一部由孔圣人亲手抄写的《六经》典籍,那是我儒家至圣之宝,望殿下能一并带回!”
姒启面无表情地点头应下,随后无奈地深深叹了口气,心道:这老家伙,原来是为这个。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不能耽误我打仗,帮他一把也无妨。等这老小子归西了,我把这些文物放进博物馆,收门票赚钱,岂不快哉?
见姒启答应得如此爽快,孔宗愿才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这小子对儒家没啥好感,但也清楚,青州王向来言出必行,从未食言。
诸事安排妥当,青龙帝声音慵懒,打着哈欠宣布散会:“既然大家商议得差不多了,时辰也不早了!都回去歇息吧,明日出征!”
姒启见众人离去,悄然从纳戒中取出一把全新的苗刀,双手呈给青龙王。
青龙王打开油布,苗刀入手,他眉头一挑,惊觉这把苗刀独特之处。这把苗刀的刀刃采用白钢打造,刀身则是柔韧性强且耐腐蚀的黑钢,而这黑钢正是取自黑石铁拳纳戒。此刀长度与先前无异,不过刀身极为炫酷,刀刃呈灰钢白,刀身是黑色,黑白双色相互映衬,在这世间堪称独一无二。
青龙王拿起苗刀,眼睛里闪烁着欣赏的光芒,站起身轻抚刀身,也不禁赞叹一声:“好刀!”
姒启恭敬地说道:“陛下,这是臣弟为月儿打造的新刀!若她出关了,还望陛下代为转交。”
青龙王恋恋不舍地放下苗刀,脸上露出一丝落寞,心中暗叹:可惜自己已然失去修仙能力,此刀于他而言,用处不大了,哪比得上枪械便捷。毕竟苦练几十年刀法,到头来,碰上持枪之人,人家只需扣动扳机,就能将自己瞬间击杀。
青龙王得了这宝刀,虽说知晓不是自己的,可出于男人对冷兵器的那份热爱,还是忍不住把玩一番。于是赶忙打发姒启离开,好给自己多留些时间细细赏玩这把大苗刀。脸上带着几分急切,眼神中却又透着不舍。
离开皇宫后,姒启在大门口看见谭思国如一尊钢铁塑像一般坐在楼梯,神色凛然,面露担忧之色。
谭思国见姒启准备离开,走上前拱手行礼,随即正色道:“殿下此行兖州,事后方便去莱芜城的谭家村看一看,老臣的一家老小吗?”
姒启一愣,方才想起谭思国是兖州莱芜人,这一次就是要收复他的家乡。
想想这位三十多岁因为操劳政务而头发灰白的忠臣,他点点头道:“谭丞相所虑,我必然前去一看。”
听见姒启一口答应,谭思国仿若隔世一般眯着眼回忆着往事,缓缓开口道:“战争未发生前,贱内回乡省亲,谁知道白虎军来那么快。她便被迫滞留在谭家村,那时候白虎军势如破竹,我已经决心殉国与帝都共存亡……便书信一封托人带给贱内董氏。我在信中表明了自己绝对不会离开青龙城,以我对贱内的了解,她与我一样,必然不会轻易放弃离开自己的家乡……如今已过去半年……倘若她还活着,劳烦殿下将其带回……如若已死,便不劳烦殿下,就地……掩埋吧……也算魂归故里了。”
谭思国声音哽咽,仿佛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出最后一句他无法接受的可能发生的事实……
姒启走上前,郑重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慰。他此刻无比渴求若是他兜里有一包烟,肯定会亲手给这位忠臣典范亲手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