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浦关守卫战中,白虎国一方动员了大量的军队和修仙军团。凡人大军七十万,炼气期修仙者两万四千人,筑基期四千四百人。战争结束后,七十万人仅存留二十九万人,炼气期修仙者八千六百人,筑基期幸存一千九百人,合计阵亡
人。
青龙国一方,京畿营三万人,后补充一万人;龙鳞特战队一千人,无增员。战后京畿营剩余八千人,龙鳞特战队阵亡四百五十人,合计死亡两万两千五百五十人。然而,这些只是表面的数字。当姒启得知各部门的生产阵亡情况时,四座矿山垮塌导致死亡六千人,中毒死亡四百人,工厂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死伤一百三十人,还有很多未死在工地上但也未被统计入名单的工人。大致估算至少阵亡
人,不过姒启认为在这两个月内,但凡参与劳动的人,都应计入烈士名单,都算是为国捐躯。于是经过一番统计后,确定青龙国的阵亡人数为四万三千三百人。
秋浦关战役的硝烟渐渐散去,青龙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化解了亡国之危,更重要的是,它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青龙国人民心中那片曾经被阴霾笼罩的角落,给予了他们无比强大的信心。他们望着城墙上高高飘扬的青龙国旗帜,再看向下方那二十万白虎国士兵的焦尸,一种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曾经,他们以为人类在强大的外敌面前是如此渺小与脆弱,但如今,他们明白了,只要团结一心,人类的血肉之躯亦能与神明并肩而立。
在这欢庆的氛围里,姒启却疲惫不堪地坐在青龙国旗帜下,沉沉睡去。众人皆心照不宣,无人忍心去打扰这位带领他们走向胜利的英雄领袖。
花汐独自一人在关隘内外徘徊,不知不觉间,走到了燕护法战死的地方。此地如今已是一片焦土,刺鼻的硝烟味弥漫在空气中,仿佛还在诉说着那场惨烈的战斗。花汐伫立良久,心中感慨万千。突然,一阵寒风吹过,吹走了地上的一块黑色碎布,一枚戒指赫然出现在眼前。那戒指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似乎在召唤着花汐。花汐俯身拾起戒指,好奇地戴在了食指上。这戒指是银质的,铁环之上镶嵌着一颗漆黑如墨的石头,看上去古朴而神秘。
花汐下意识地用食指轻轻触碰了一下戒指上的石头,刹那间,她的意识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进了一个虚无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大,大约如同一间90平米的空间,里面漂浮着各种各样的草药、灵石,还有一些书籍。当她的意识触碰到灵石时,身体猛地一震,便被拉回了现实世界,而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本书籍。
“这难道就是月儿姐姐曾经提到过的储物功能的纳戒?”花汐喃喃自语道,眼中满是惊奇,“月儿姐姐说这东西珍贵无比,整个青龙国都难寻一枚,没想到今日竟被我捡到了。有了这个,我以后可以藏好多好多的枪在身上!”
花汐定了定神,若无其事地站起身来,在附近又闲逛了一会儿,才返回关隘内。此时的关隘内,众人正忙着转移物资,大批人员组织有序地准备返回青龙城,关隘内显得空旷了许多。姒启也已经睡醒,他双手紧紧抓住旗杆,借力缓缓站起身来。
等到众人都撤离后,只留下常规的城防军驻守,姒启和花汐才登上了最后一辆马车,踏上归程。
战争胜利了,姒启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宣布所有工匠放假三天,并给予他们丰富的食物,让他们能够安心回家与家人团聚。
另一方面姒启创建了莽骑兵,为接下来收复帝国的领土还准备。谭思国的长子谭旭臣和谭旭民第一个报名,分别被姒启任命为一营营长和二营营长。
三天假期结束后,当姒启拿着新的设备图纸回到工厂时,却发现工厂里几乎空无一人,工人们大多都请假了。这让姒启十分纳闷,他找到鲁大师询问情况,鲁大师却眼神闪躲,只是叹了口气不做解释,便转身离开了。姒启满心疑惑,难道三天的假期还不够吗?还是另有隐情?
带着这些疑问,姒启来到了大街上。他发现原本许多紧闭大门的店铺如今都已开张营业,街道上也多了不少陌生的面孔,这些人衣着华丽,一副富态模样,显然是在战争期间外出避难,如今又回来了。
姒启的好奇心愈发强烈,他又来到了难民营。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难民营里的帐篷少了一大半,许多人正在收拾行囊,准备离开。在寒风中,有孩子瑟瑟发抖地捧着一碗稀粥和咸鱼,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孩子破旧的碗里。
姒启拦住一个正在收拾的工匠,问道:“你们这是要搬去哪里?这里是我指定的难民营,地势平坦,离工厂近,旁边还有森林可以砍柴取暖,为什么要离开呢?”
车间工作的工匠工头见是姒启,急忙将他请进帐篷,生起火堆取暖。其他工匠听闻姒启来了,也纷纷围拢过来,小小的帐篷顿时挤得水泄不通,还有不少人围在外面。
工匠拿着一只破碗,从帐篷上刮下一些积雪,放入火上的破旧铁锅里熬煮,伸开满是老茧冻疮的手哈气来回摩挲取暖,苦笑之下低下头哭诉道:“王爷,我们知道厂里有规定,工人不能住在厂里。可这冬天实在太冷了,我们都是粗人,睡外面也冻不死,但是孩子和女人确实不耐冻,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让我们的家人住在厂里?我们保证不会耽误生产!”
姒启摇摇头,说:“工厂环境危险,不适合居住。不过你放心,我承诺一定会为你们打造温暖的住所。我今天看很多人请假就过来看看,发现很多人都在搬家,这是为什么呢?”
工匠们有的面露愠色,有的眼中饱含热泪,有的甚至低声啜泣,最后还是工头叹着气说:“是官家不让我们住在这里,也不许我们在这里搭建房屋。”
“为什么?”姒启皱起眉头。
“这山里的树木和石头都是右相李大人的!我们哪敢乱动啊?”工头给姒启倒了一杯热水后,往火里添柴,又给发热的孩子掖了掖破旧的棉被。
门口一个冻得直哆嗦的工匠也附和道:“就算这样,他们也不允许我们在这里搭棚子过冬……说是这里是他的土地,要把我们赶走……”
随着工匠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诉苦,姒启越听火气越大。原来随着战争结束的消息传开,那些在外避难的大官和地主们回来了。他们一个个趾高气扬地拿着地契和房契,带着家丁奴仆和官兵,声称这些地方是他们的田产和地产,要求难民们限期三天内离开。
姒启捏着发白的手指,气得浑身发抖。“好大的胆!我看谁敢赶你们走!!”
姒启愤怒地站起身,脸色阴沉,冷冷地问:“岂有此理!是本王让你们住在这里的!为什么不敢来找本王?不住这里?让工人们住哪里?这是打我的脸吗?”
工头见姒启为他们说话,脸色涨红道:“我听闻昨日花老将军听闻此事,也向陛下请示过,但是陛下似乎很为难,没给什么说法。直到昨日下午,鲁大师告诉我们车间的机床操作工可以搬到鲁家的领地生活……龙鳞特战队及家人在花家领地生活,其余人只能搬到秋浦关外,因为那里目前属于花家军和京畿营管辖,京畿营不会驱赶难民……我也打算明日前往鲁家领地,所以才留在现在。”
“什么?秋浦关外?把参与保家卫国的人民都驱逐到秋浦关关外?这是什么狗屁逻辑?”姒启越听浑身越是发颤,越是愤怒!参加保家卫国的人在胜利后居然被赶出来了,而那些懦夫居然还正大光明地摘取胜利的果实?士可忍孰不可忍!
“王爷!我们大多是从徐州、扬州、雍州等八州逃难来的。我们的家乡还被白虎国侵占,我们不敢回去啊。现在战争胜利了,可我们这些为战争拼命工作的人,却落得个无家可归的下场……我们……我们到底怎么做……才能活下去啊!!王爷,我从那么远的地方逃难到帝都,我们不想做白虎国的奴隶,更不想死,我们想活着……可为什么活着那么难啊!”
面对姒启,他们纷纷表达出最朴素真实的情感,一瞬间他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工头抱着孩子委屈地哽咽起来。
为什么封建社会难以开启工业革命?这是最大的原因之一;现有权益阶级不肯让步,工业得不到发展。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否则不可能因为工业化后欧洲各国开启了革命和阶级斗争。而青龙国现在的工业化,从另一方面得感谢白虎国的入侵,因为它吓跑了现有的利益集团,姒启可以趁机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人力资源和产业,以此工业的雏形诞生了!
假设姒启一开始穿越过来就搞工业科技,那么最多只是局部的小打小闹。因为士绅阶级、地主阶级、宗亲、各个资本官僚都不允许工业科技的发展。因为这些技术会改变现有利益分配规则,利益分配规则一旦改变,就会引起局势动荡。而身为最顶层的帝王是不愿意见到局势动荡的,他是不允许任何东西影响他的统治;这也是晚清时期的工业化速度比不上东瀛的原因之一!
如今青龙国也出现了如此滑稽的一幕,为战争流血流汗的工人在战争结束后被抛弃。没有任何贡献的人因为手握资本和权利,依旧可以分到足够的蛋糕!
姒启的政治课可不是白上的,他很快了解到其中的猫腻,所以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些人想要窃取胜利的果实?我绝对不允许!百姓才是青龙国强大的根基,更是我复仇的基本盘!”
周遭围起来的人越来越多,见到姒启也纷纷抱怨起来,而这些话仿若一根针狠狠扎向姒启,他胸中的怒火越烧越旺,随即猛地站起身来,可能由于动作幅度太大,木板上的茶杯掉落在地摔碎。
顿时,帐篷里安静了下来,工匠们以为是自己的抱怨惹恼了姒启,都低下头不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