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无眠夜。
弘历即便留在寿康宫也睡不大安稳。
下毒一事并没有人下旨彻查,只在御花园偏僻角落的井里打捞起孟瑜的尸体,以她妒忌旁的使女的宠,所以在绿豆汤中下毒,结果却误伤四阿哥奶娘畏罪自戕为结。
潘宜知晓此事后吓得发了高烧,说起胡话。
这一切到底与孟瑜有没有关系,苏绿筠已经不得而知了。
想起当年初遇她,她性子是那样活泼,现在竟然只剩下怨怼。
寿康宫的烛火比撷芳殿的亮,燃得也比撷芳殿的久,苏绿筠坐在弘历的床前守夜,静静地盯着那盏弘历不让灭的宫灯。
“绿筠。”
弘历轻声开口。
苏绿筠连忙起身掀开床幔柔声询问:“四阿哥可是吓着了?”
弘历脸色仍然有些苍白,他伸手牵住苏绿筠让她坐到自己的床上:“你说,是孟瑜吗?”
苏绿筠心里有什么东西沉甸甸的,她低下头轻轻摇了摇:“我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弘历轻笑起来,明明是夏夜,仍旧觉得浑身发凉,他有些颤抖:“我是不喜欢她,可也从来没有亏待过她,能替你们争取的,我都争取了.....为什么、为什么呢?”
孟瑜肯定不是背后黑手,最多就是帮忙递东西的替罪羊。
可弘历依旧想不明白,那些苦日子不是自己造成的啊。若是可以,他也想让身边的人过上好日子。
“大约....人都是贪婪的吧。”苏绿筠不知想起了什么,脸上有着浓浓的、化不开的失落。
弘历没想到她会这么说,于是低声询问:“我一直没有问你,你怎么会进宫?”
苏绿筠苦涩地笑了,她一向没心眼,弘历还是第一次见到她这样伤心。
“许是,庄亲王给的实在是太多了。”苏绿筠轻声开口。
弘历瞬间就明白了。
苏绿筠长得好看,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婉约与精致,她还读过书、会弹琴,就证明家中不是太穷,能为她请得起先生。
曾经,家里一定也很疼爱她,可是在金钱的诱惑下,那份疼爱根本不值得一提。
“我明白了。”弘历紧紧握住她的手,往她的方向靠了靠。
两个年纪相仿的少年依偎在一起。
“绿筠,你怕吗?”弘历轻声开口。
“怕。”
苏绿筠闭上眼点点头:
“....宫里的人命都太轻了,活生生的一个人转头就会变成一具死尸,无声无息...静悄悄的。就像纷飞的大雪一样,落在地上,甚至都不会有人察觉。”
“我不想静悄悄的,更不想就这么轻易被人利用,然后死去。”
弘历搂紧了她,苏绿筠说的这些话,也正是他心中所想的:
“我也是。”
说罢,他犹豫了一会:“谢谢你。”
苏绿筠抬起头,有些不解道:“四阿哥谢我什么?”
“我听诸瑛说了,那夜你去太医院请了太医,在她们六神无主的时候还镇定地吩咐众人守口如瓶。”弘历笑起来,声音温和:“你做的很对,如若不然....我失去的,就不止一个钱嬷嬷了。”
苏绿筠听罢背后顿时生出一身冷汗。
弘历还在自顾自说着,只是语气里染上一丝丝微不可查的凌冽:“皇额娘是皇祖母的侄女,皇祖母无论如何都不会让皇额娘出事的。”
苏绿筠下意识攥紧弘历的手,没再接话。
二人就这么相互依靠着,静静坐到天明。
好在,这事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皇上下旨将四阿哥记到了荣耀回宫的熹妃名下,还特意改了玉牒。
如此,弘历也算是有了个强有力的依靠。
能睡得安稳些了。
只有苏绿筠知道,弘历因着这事被掩盖下去而怀恨在心。
至于她们几个一直安安分分,绝口不提那夜的事情,终于也保全了性命。
年末,熹妃诞下双生子晋升贵妃、赐协理六宫之权。
翻过年,端妃晋为皇贵妃、敬妃晋为敬贵妃、安嫔晋为鹂妃、欣贵人晋为欣嫔、宁贵人为宁嫔、瑛常在为贵人。
苏绿筠看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只知道有熹贵妃在,再也没人敢对四阿哥不敬,连带着他们的日子都好过起来。
永寿宫。
“四阿哥也大了,身边一直只有几个使女,没个贴心的福晋,皇上也该为咱们的四阿哥考虑考虑了。”熹贵妃陪皇上用膳,笑意温婉。
雍正轻笑起来:“嬛嬛果真是慈母情怀,哪个孩子都照顾的妥帖,朕瞧着四阿哥如今胖了些,脸上也有肉了,可见都是你的功劳。早知道,朕就该让嬛嬛把宫里的孩子都照顾上。”
熹贵妃故作娇嗔,虽然已经生产两次,却依旧不见疲态,尤其是眉宇之间更无一丝皱纹,可见平时保养得宜:“皇上惯会取笑臣妾的。”
随即她略正了些神色,声音温柔亲和:“皇后娘娘为三阿哥考虑,相看了不少贵女,皇上可不许偏心啊。”
“昨日,皇后还和朕提起,说四阿哥年纪也到了,想把自己的表侄女儿许给四阿哥。”雍正甩着手上的佛珠,脸上看似轻松一片,眼中却有一点点审视。
熹贵妃一听就明白他是什么意思,随即装作恼怒嗔怪起来:“皇上还说自己不偏心?三阿哥不喜欢青樱格格,皇后娘娘才想着将青樱格格塞给咱们四阿哥。”
雍正很吃她这一套,顿觉得眼前人无比可爱、动人,只是惹生气了还得自己哄,于是往前坐了坐:
“是朕不对,没给嬛嬛说清楚。皇后说了,不求青樱做四阿哥的嫡福晋,只求一个妾侍的位置。朕已经给四阿哥选定了富察家的格格,之前弘时选福晋时,皇后瞧了一波又一波的贵女,既然这样,那咱们四阿哥也看!再选个侧福晋出来!”
富察氏?
熹贵妃这才露出一个笑脸,终于觉得皇上的老脸都没有那样难看了,于是主动伸手牵住雍正:“臣妾就知道,四郎最疼臣妾了。只是.....皇后娘娘是大清国母,即便是阿哥相看福晋,也该请皇后娘娘掌眼,臣妾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