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后面来给萧千行送行的人们先是一愣,随即捂嘴轻笑的、左顾右盼的、摇头艳羡的个个反应不同,但都默契的没有出声去打扰这对新人。
唯独荣嘉明和杜南周眼疾手快,一人一个分别捂住了荣嘉音和荣嘉木的眼睛。
胡军更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老萧真是人逢喜事没脑子,他今天为了给他长面子开的是轿车不是吉普车,轿车的后面是玻璃不是篷布啊。
他哪怕把荣同志拉到院墙后面,也比掩耳盗铃压在车后玻璃上好些呀。
这是怕他们看呀,还是想他们看呀。
~~
直到荣嘉宝喘不上气,萧千行才放开她。
看着她近在咫尺,颤巍巍如枝上初桃般粉白娇嫩的俏脸,萧千行突然觉得七天很长,比一辈子都长。
“好了,别让人久等。”
荣嘉宝推了推他,再牵手从车后走出来,年轻人们立刻发出一阵哄笑。
萧千行硬着头皮往荣宏宇方向看了看,见他看着自己无奈轻笑,知道三叔没有怪罪这才放下心来。
这时荣叔已经把他的两口皮箱送了出来,还装了满满两大食盒的点心糖果,让姑爷带回去给大家沾沾喜气。
胡军知道不能再这样依依惜别下去,接过萧千行的行李直接把他推上后座,让随行的战士开车以最快速度离开荣公馆。
萧千行拍了拍胡军肩膀说了声多谢,再也没有回头张望。
此身许国,也要许卿。
~~
送走了萧千行,何部长等人也就一一告辞,只剩下南老带着荣宏宇和荣嘉宝进了书房。
“南老,是不是那份可行性报告转到你那边去了?”荣嘉宝开门见山。
南老是高层里精通经济的第一人,而且以他和荣家的关系,既然知道他们是闭门办喜事,就不会不请自来。
今天自己收到那份报告的回函,南老面对康洪时又毫不避忌的表露了与荣家的亲密关系,她一猜便知南老是揣着任务来的。
“你这丫头怎么跟你爷爷一个路数,明明都是吃江南水米长大,偏偏长成个北方人的急性子。”
南老掏出老花镜带上,从公文包里掏出那份报告连同回函的复印件,放在书桌上轻轻叩了叩,“这件事情上面既然同意你做,我就只问你一句,有几成把握?”
“九成。”
荣嘉宝知道说十成根本不会有人相信,就随口说了个九成。但她心知肚明就是十成。
“你真有这么大把握?”南老吃惊的摘下眼镜,同时眼里还带着些求证的意味看向荣宏宇。
“有。”荣嘉宝答得斩钉截铁。
“她说有就一定有!”荣宏宇同样不含糊。
他知道嘉宝是重生的,以为她记得前世各大交易所的大概数据,那样自然是有把握的。可他不知道的是,就算荣嘉宝不记得那些数据,她商城的图书馆可以查啊。
她所要承担的风险,只是不能动作太大被人发现,但这一点对于经营港澳欧美多年的荣宏毅来说,根本就不是难事。
他的情报网和马甲之多,只怕连自己都数不清楚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南老慨叹一声。
他是有些看不懂了,这小丫头少不更事有些意气豪情倒也说得通,荣宏宇可是继承了荣老头经商衣钵的小狐狸,怎么也敢做出这样的保证。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谁敢说自己有九成把握?
难道自己真的是老了?
“丫头,上面就是让我来摸摸你的底,你既然这么有把握,你捐给外交部的那一百万全部拨给你当初始资金。”
南老还是顿了顿,声音里多了几分慈爱,“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就算是有什么闪失,老头子我也能替你兜住。”
荣嘉宝也不多解释,伸手与南老击掌,脆生生的立下了军令状。
“一月之内,十倍奉还。”
~~
送走了南老,荣宏宇跟侄女回到书房,这才试探着问,“嘉宝,你真有九成把握?”
荣嘉宝摇头。
荣宏宇再问,“八成?”
荣嘉宝继续摇头,但见三叔脸色有些紧张,也不想再卖关子,俏皮的挑挑眉吐出两个字,“十成。”
荣宏宇长长呼出一口气,放开手脚坐进沙发里,拿出雪茄剪剪了根雪茄点上,慢慢抽了两口,忽然摇着头朗声大笑。
“嘉宝,三叔在海外也有几家公司,要不,带我一个吧!”
~~
南老这次来除了说报告的事情,也把三叔去西北的事情敲定了。
他是商务局的局长,按级别平调到西部基地归属市担任分管商业和农业的副市长,等他商务局的工作安排交接完毕后即刻赴任。
商业是荣宏宇的老本行,农业却是荣嘉宝让三叔主动跟南老提的,现在结果下来两人都十分满意。
市区所在地离基地开车只要两个多小时,互相之间很能照应。商业和农业更是在荣嘉宝计划中大有作为的领域。
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发展商业出口创汇,则是她对三叔这个商业奇才的前景规划。
她有空间商城和图书馆辅助,能从源头上解决很多问题。只要科学计划,求实求真,务实肯干,一定前景可期。
“我去商务局交接需要三五天,再到农业部调研一周,半个月就可以启程,那你大哥呢?要退学吗?”
“看大哥自己,他读完下个学期过年时再过去也行。如果能提前修够学分拿到毕业证就更好了。”
“行,我晚点跟你大哥商量。”
荣嘉宝早替所有人都算好了,荣嘉明在清大学的是机械专业,再多读半年对将来的发展也有助益,但过年前必须离开京市。
因为那场风暴,就是从高校开始的。
~~
几千米高空中,蹭到专机的萧千行按计划跟武器专家搭上了话,正热烈讨论着他拿出的一张手枪改进图纸。
与此同时,遥远北方的黑省佳木县七林子大队,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捏着电报冲进了一个青砖明瓦的大院子。
“娘,大哥来电报了,说他在京市娶媳妇儿了,让咱们去西北跟他们团聚。”
在堂屋里磨药的童棣华听到这风风火火的声音,发出一声哀叹。
来到这个一百多年后的时代已经三年了,她还是很难习惯自己一个二八年华的闺阁小姐,瞬间变成了三个成年人的母亲。
而大儿子萧千行,还整整比她大了十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