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带着微热的气息,吹过紫禁城的角楼。御花园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像是少女的发丝,在风中轻轻摇曳。
小李子匆匆穿过柳树林,手里攥着一张纸条,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他刚从洗衣房回来,那里的宫女悄悄告诉他,份例房的一个小太监最近花钱大手大脚,还买了个玉扳指,显然来路不正。
“主子,有新线索!”小李子闯进景阳宫的书房,把纸条递给苏清颜。
苏清颜接过纸条,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份例房刘二,近日购玉扳指一枚,疑与克扣浣衣局皂角有关。”
她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这个刘二,我有印象,是负责发放皂角的。容嬷嬷,你带人去查查。”
“是!”容嬷嬷应声而去。
这样的场景,最近在景阳宫时常上演。自从“双签制”推行,底层宫人领到足额份例后,不少人都自发地给苏清颜传递消息。他们有的是洒扫的太监,有的是洗衣的宫女,甚至还有守宫门的侍卫,形成了一张无形的情报网。
“主子,您看,这是小厨房的王师傅让人送来的点心,说谢谢您让他们领到了足额的面粉。”晚翠端着一盘刚出炉的桃花酥走进来,香气四溢。
苏清颜拿起一块桃花酥,尝了一口,味道清甜:“替我谢谢王师傅。对了,让小李子把这些点心分一些给各宫的底层宫人,就说是我赏的。”
“是!”
很快,小李子就带着点心回来了,脸上带着笑容:“主子,他们收到点心都可高兴了,说以后有什么消息,一定第一时间告诉咱们。”
苏清颜点了点头,心中有些感慨。她没想到,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却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这些底层宫人,就像这紫禁城的基石,平时默默无闻,却有着最朴素的正义感。
“对了,主子,”小李子突然想起什么,“杂役房的刘三托我问您,他能不能去慎刑司探望一下他表哥?他表哥就是上次作证的那个太监,最近好像病了。”
苏清颜想了想:“可以。你告诉他,让他明日跟容嬷嬷一起去,就说是我的意思。”
“谢谢主子!”小李子高兴地跑了出去。
苏清颜看着他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她知道,想要赢得人心,不仅要给他们实惠,还要给他们尊重和关怀。只有这样,这张情报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傍晚时分,容嬷嬷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玉扳指:“主子,查到了。这个玉扳指确实是刘二买的,花了五十两银子。他说是他老家寄来的,可我们去查了,他老家根本没寄钱来。而且,浣衣局这个月的皂角确实少了不少,肯定是他克扣了卖钱。”
苏清颜拿起玉扳指,冷冷地说:“又是一个王太监!容嬷嬷,你去把他抓起来,严刑审讯,看看他还有没有其他同伙。”
“是!”
容嬷嬷离开后,苏清颜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有些沉重。她原以为御审之后,贪墨之风会收敛一些,没想到还是有人顶风作案。看来,这场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但她并不害怕。因为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这么多底层宫人的支持,有这张无形的情报网,她一定能肃清后宫的贪墨之风,还大家一个清明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