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深秋的雨丝裹着寒意,敲打着“申江阁”顶层拍卖会的落地玻璃窗。场内暖黄的水晶灯将紫檀木拍卖台照得发亮,穿黑色西装的侍者托着银盘穿梭在宾客间,空气中弥漫着雪松精油与陈年普洱混合的味道——这是沪上艺术品圈最负盛名的“秋拍夜场”,能踏进来的非富即贵,更有不少藏家带着鉴定师,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台上即将登场的拍品。
沈墨心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米白色羊绒大衣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墨绿暗纹的真丝衬衫。她指尖捏着一支未拆封的放大镜,目光却没落在前方电子屏滚动的拍品名录上,而是盯着窗外雨幕里模糊的东方明珠塔尖。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两下,是助理发来的消息:“沈老师,傅抱石《秋林图》前面还有三件拍品,预计半小时后登场。”
她指尖在屏幕上敲出“知道了”,抬眼时正赶上拍卖师敲响木槌:“Lot17,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赏瓶,起拍价80万,现在开始竞价。”台下举起的号牌此起彼伏,沈墨心却轻轻蹙了眉——赏瓶颈部的青花发色虽接近“宣青”的浓艳,釉面的“桔皮纹”却带着现代仿品特有的均匀感,显然是近几年景德镇的高仿货。
这种级别的仿品能进申江阁的夜场,要么是拍卖行看走了眼,要么是背后有人故意设局。沈墨心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放大镜的金属边缘,想起三天前父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的话:“墨心,沈家用百年鉴藏名声担保的那些画,最近可能出了问题。记住,真画里藏着我们沈家的印。”
那时她还以为是父亲病重糊涂,直到此刻电子屏切换到下一件拍品——傅抱石的《秋林图》。屏幕上的画作水墨淋漓,秋树苍劲,右下角的“抱石斋”印章鲜红醒目,题跋的行书流畅自然,连纸本的泛黄痕迹都透着老画特有的温润。台下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坐在前排的一位白发老者已经举起了号牌:“300万。”
“350万。”另一个穿唐装的男人立刻跟进。
沈墨心却缓缓站起身,左手举着放大镜,右手轻轻按在拍卖台边缘的话筒按钮上:“抱歉,能否让我近距离看一下这幅画?”
拍卖师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戴着金丝眼镜,脸上维持着职业性的微笑:“这位女士,我们申江阁的拍品都经过三位以上专家鉴定,您是对《秋林图》的真伪有疑问吗?”
“只是想确认一些细节。”沈墨心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她走到拍卖台前,戴着手套的指尖轻轻拂过画框的木质边缘——这是民国时期的酸枝木框,工艺确实老,但画芯与画框的衔接处,有一道极细微的胶水痕迹,显然是后来重新装裱过。
她举起放大镜,对准画作中一棵秋树的枝干。傅抱石的“抱石皴”以迅疾的笔触着称,线条看似杂乱,实则每一笔都有轻重转折的变化,尤其是枝干交叉处,会留下自然的飞白。但眼前这幅画,枝干的飞白痕迹过于均匀,甚至在放大十倍后,能看到笔触边缘有细微的像素颗粒感——这是AI生成画作时,算法无法完全模拟手工笔触的破绽。
“颜料层也有问题。”沈墨心的声音透过话筒传遍全场,“傅抱石先生常用的矿物颜料,在经历七十多年后,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物理包浆’,用侧光看会有细微的反光差异。但这幅画的包浆过于均匀,像是用丙烯酰胺树脂人工做旧的,而且——”
她突然停顿了一下,放大镜对准画作左下角一处被树叶遮挡的角落。那里的墨色较深,原本以为是树木的阴影,但在特定角度的灯光下,墨色中隐约透出一个极小的印记。她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支便携紫外线灯,打开后对准那个角落——在紫外线下,墨色下浮现出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篆体“墨”字,笔画间还带着沈家特有的回纹装饰。
这是沈家的家族暗记!沈墨心的心脏猛地一缩——父亲说的“真画里藏着印”,竟然真的存在。可这幅明显是AI假画的《秋林图》里,为什么会有沈家的暗记?
“这位女士,您到底想说什么?”穿唐装的男人不耐烦地站起来,“要是拿不出证据,就别耽误大家竞价。”
沈墨心关掉紫外线灯,转身面对台下的宾客:“这幅《秋林图》是AI生成的仿品。第一,笔触的飞白有算法痕迹;第二,颜料的物理包浆是人工伪造;第三,画框的装裱时间不超过三年。至于这个暗记——”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我想知道,是谁把沈家的印记,印在了假画上?”
拍卖师的脸色瞬间变了,他快步走到台前,低声对沈墨心说了句什么,然后拿起话筒:“各位宾客,由于出现技术争议,Lot18《秋林图》暂时撤拍,我们将重新组织专家鉴定,后续请关注官网通知。”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穿唐装的男人拍着桌子质问,白发老者则若有所思地看着沈墨心。沈墨心没再停留,拿起椅背上的大衣,快步走出拍卖厅。雨还在下,她刚走到门口,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新闻推送——《暗网技术攻击再现,本市某科技公司核心数据遭窃取》,配图里隐约能看到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背影,正对着电脑屏幕敲击键盘。
她皱了皱眉,把手机揣回口袋。远处的霓虹在雨幕中晕开,像一幅被打湿的水墨画。沈家的暗记出现在AI假画上,暗网的技术攻击又突然爆发,这两件事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联?她不知道的是,此刻在城市另一端的写字楼里,那个新闻配图里的男人,正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的红色警告框,指尖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第一章已围绕沈墨心的核心情节展开,后续可切换至江寻线,描写他遭遇神秘组织技术威胁的困境。你对第一章的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什么调整建议,或者想继续推进江寻线的内容,都可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