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槿一听这话,当即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腾地一下差点从座位上站起来,怀里的朱镜静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晃得 “呀” 了一声,他连忙稳了稳胳膊,嗓门却忍不住拔高了几分,带着显而易见的委屈与急切:“父王!昨日不是已经送您寿礼了么!!!”

那笔为数不少的修建女学馆银钱,明明是当着母后的面,他一字一句说清楚要作为生辰贺礼,还得了母后一句 “槿儿有心了”,怎么才过了一天,父王就翻脸不认账了?

朱元璋慢悠悠捻着颌下梳理得整齐的胡须,一脸无辜地挑眉,眼底却藏不住狡黠的笑意,语气轻飘飘的,明摆着就是故意装傻:“昨日有么?咱没收到啊。”

他甚至还转头问身旁的贴身太监李德全:“你昨日见着槿儿送咱礼物了?”

李德全低头不敢看朱槿,憋笑着躬身:“奴才未曾得见。”

朱槿心里 “咯噔” 一下,瞬间凉了半截,立刻转头看向一旁的娘亲马秀英,眼神里满是 “救我” 的恳切,那模样活像受了委屈的孩子找大人做主。

可马秀英却像是完全没听见父子俩的唇枪舌剑,她慢条斯理地拿起银筷,银筷与瓷碟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夹了一筷子清炒时蔬,又仔细挑去里面的葱姜,才低头细细咀嚼,长长的睫毛垂下,掩去眼底的笑意,嘴角却悄悄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显然是乐见其成。

朱槿心头顿时涌上一股浓浓的无奈,腹诽道:“好好好!你们两口子是真爱,儿子就是个意外是吧!合着在这儿联起手来坑亲儿子呢……”

他腮帮子微微鼓起,带着点孩子气的愤愤,可腹诽归腹,脑子却像转起来的陀螺,飞快转动 —— 本来还没想好要再补个什么礼物讨朱元璋欢心,可这么一 “刁难”,他反倒灵光一闪,有了个绝妙的主意。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 “怨念”,脸上瞬间堆起灿烂的笑容,朗声道:“父王既然说没收到,那儿今日就再送您一份‘大礼’!保证独一无二,您听了保管喜欢,比什么玉器珍宝都合心意!”

朱元璋一听 “大礼” 二字,眼睛瞬间亮得像两盏明灯,先前的戏谑散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真切的期待。

他深知自己这个二儿子鬼主意多,手里总能冒出些新奇玩意儿,或是改良农具,或是琢磨出新吃食,连那酸甜可口的糖葫芦都能被他捣鼓出来,想来这次的 “大礼” 定不一般。

他笑着点头,语气里满是期待:“槿儿有心了。” 说着便死死盯着朱槿,目光灼灼,琢磨着这小子这次能拿出什么宝贝 ?

殿内众人也都被这 “大礼” 勾起了好奇心,纷纷转头看向朱槿,连一直低头吃点心的几位小的都停下了动作,伸长了脖子张望。被朱槿抱在怀里的朱镜静更是忘了吃东西,小嘴巴微微张着,圆溜溜的眼睛跟着众人的目光转来转去,小脑袋里满是疑惑:“二哥要给父王送什么呀?”

此时,殿侧的礼部教坊司乐工们正按部就班地演奏着《太清歌》。

四名乐工身着教坊司的制式服饰,青衫束带,面容肃穆,男女各二人,女声清亮如春日莺啼,男声浑厚似钟鸣古寺,四人齐唱,声线交织,整齐悠扬。

伴奏的乐工们也各司其职,箫声婉转悠扬,如流水潺潺;笙音浑厚绵长,似云雾缭绕;琵琶拨弄,珠落玉盘;杖鼓轻敲,节奏规整,与歌声完美契合,曲调庄重又喜庆,正贴合进膳环节的礼乐规制,“祥麦嘉瓜臻瑞,仰荷尧舜主,爱育群黎,感天意五风十雨” 的歌词,在殿内缓缓流淌,歌颂着君王的仁德与天下的太平。

这教坊司可不是普通的乐舞班子,其渊源与规制远比众人所见更为深厚。

朱元璋尚未登基,便已着眼于宫廷礼乐的建设,正式设立了教坊司,将其隶属于礼部管辖,与掌管国家雅乐、负责祭祀朝会等重大典礼核心礼乐的太常寺,以及专司内廷钟鼓、杂戏等娱乐演出的钟鼓司,形成了明确的分工,三者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了洪武年间宫廷礼乐的完整体系。

洪武年间的教坊司,职责极为规整明确,核心便是教习乐工舞伎,承接各类宫廷典礼的乐舞演出 —— 小到宗室家宴、皇子公主生辰,大到皇帝登基、万国来朝的庆典,都离不开教坊司乐工们的身影。

这些乐工大多从地方乐户中层层选拔而来,乐户世代以乐为业,技艺口传心授,传承有序;也有部分是前朝遗留的乐人,凭借精湛技艺被留用,他们皆需经过严格的教习与考核,确保礼乐表演的规范性与专业性,让每一场演出都符合宫廷礼制的要求,既彰显皇权威仪,又烘托典礼氛围。

不过朱槿身为知晓后世变迁之人,心中难免生出几分唏嘘。

他清楚地知道,眼前这规整肃穆、专司礼乐的教坊司,在后世会逐渐走向异化。

到了明中后期,教坊司的职能悄然转变,竟开始承担起管理官方妓院的职责,所辖的艺人也渐渐失去了纯粹的演艺属性,兼具了特殊服务的职能,社会地位一落千丈,从宫廷礼乐的传承者,沦为世人轻视的群体。

虽偶有个别技艺超群的乐工能获得皇帝的宠遇,比如正德年间的乐长臧贤,便因精通音律、善于逢迎,被皇帝赐以一品服色,风光无限,还有部分优伶会被选入钟鼓司任职,脱离教坊司的底层困境,但终究只是个例,难以改变教坊司整体颓败、声名狼藉的命运。

思绪如电光石火般一闪而过,朱槿收回目光,抱着怀里的朱镜静,迈着稳健的步子,一步步走向殿侧的教坊司乐工处。

他的动作从容不迫,脸上带着胸有成竹的笑容,留下满殿满心疑惑的众人 —— 难不成这 “大礼”,竟是一首新曲?

或是让乐工们表演什么新奇的乐舞?

朱元璋也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双手放在案几上,眼神里的期待更浓了。

朱槿抱着朱镜静走到殿侧,见乐工们已停下《太清歌》的演奏,垂手侍立,便轻轻将朱镜静递给身旁的侍女,转身对教坊司的乐工们招了招手,示意他们随自己到殿外偏廊。

他刻意压低了声音,只对着领头的乐正低声叙说着,时不时抬手比划几下,眉眼间带着几分神秘的笑意。

殿内,朱元璋望着朱槿那神神秘秘的模样,眼底的好奇更甚,却也不追问,转头看向李贞,端起面前的酒盏,笑道:“姐夫,咱不管这小子耍什么花招,先继续喝酒。一会啊,咱就瞧瞧他到底能拿出什么‘大礼’来给咱惊喜。”

李贞连忙端起酒盏,恭敬地与朱元璋碰了一下,酒液晃动间,映出他脸上温和的笑意:“上位说的是。不过臣瞧着槿儿这孩子,向来心思灵巧,行事稳妥,既然敢说是‘大礼’,定然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他浅酌一口,继续说道,“给上位贺寿,这份心意定然更为厚重。臣一直瞧着,槿儿虽年少,却比同龄人沉稳不少,又孝顺懂事,真是上位的福气啊。”

朱元璋听着姐夫这番夸赞,脸上露出几分欣慰的笑容,连连点头:“这话不假。这小子鬼点子多,却也懂分寸,孝心更是实打实的。咱倒要看看,今日他能给咱带来什么新鲜玩意儿。”

此时,殿外偏廊上,朱槿已让人取来笔墨纸砚。他接过侍从递来的狼毫毛笔,蘸了蘸浓墨,略一沉吟,便在铺展平整的麻纸上挥毫书写起来。

他写的并非寻常文字,而是洪武年间宫廷乐工们最为熟悉的工尺谱 —— 以 “上、尺、工、凡、六、五、乙” 七个核心字对应不同音高,近似后世简谱的 “1、2、3、4、5、6、7”,再辅以 “丶”“○”“一” 等板眼符号标注节奏,“板” 为强拍,“眼” 为弱拍,散板则用长横标注延长音,一套符号下来,便能将乐曲的音高、节奏完整呈现。

朱槿书写得极为流畅,笔尖在麻纸上划过,留下清晰有力的字迹,时而急促,时而舒缓,不多时,完整乐谱便跃然纸上,歌词也逐句对应在谱子下方,方便乐工们对照演唱。

写完最后一个音符,他放下毛笔,将麻纸轻轻提起,吹了吹上面未干的墨迹,随后转身递给身旁的教坊司乐正。

这乐正约莫四十多岁,身着教坊司制式青衫,腰间束着朱红腰带,面容肃穆,眼神中透着常年与音律打交道的沉稳。

他是教坊司资历最深的乐工头领,自教坊司设立便入了职,精通各类乐器与记谱法,手下的乐工也都是层层选拔出的佼佼者。

朱槿看着乐正接过乐谱,略带期待地问道:“乐正,你瞧瞧这份谱子,用咱们现有的箫、笙、琵琶、杖鼓,可否演奏?”

乐正低头凝神细看,目光快速扫过谱面上的工尺字与板眼符号,手指不自觉地在身前轻轻敲击,模拟着乐曲的节奏。

不过片刻,他便抬起头,脸上没有丝毫为难之色,对着朱槿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带着十足的底气:“回二公子,此谱简洁明了,音高规整,节奏清晰,完全可以演奏!”

他顿了顿,进一步解释道:“二公子所书的工尺谱,标注精准,与我朝宫廷礼乐的记谱规范一脉相承,我等每日演练都离不开此法,一眼便能看懂。而且此曲旋律平缓,无复杂转音与高难度技法,刚好适配我等平日演奏的习惯。”

一旁的几名乐工也凑过来瞧了瞧,纷纷点头附和。

这并非他们刻意奉承,而是洪武年间的教坊司,本就有着极高的专业水准。自设立以来,教坊司便隶属于礼部,专门承接宫廷重大典礼的乐舞演出,所选乐工要么是世代传承技艺的乐户子弟,要么是前朝遗留的顶尖乐人,皆需经过严格的教习与考核,不仅要精通箫、笙、琵琶等多种乐器,还要熟练掌握工尺谱、律吕谱等记谱法,能快速适配各类乐曲的演奏。

洪武年间,教坊司常常需要应对突发的礼乐需求,比如临时增设的庆典、外国使节来访等,都要求乐工们在短时间内学会新曲,久而久之,便练就了 “快速记谱、快速合乐” 的硬本事。

像《太清歌》《万岁乐》等宫廷乐章,乐工们不仅能精准演绎原版,还能根据场合需求,灵活调整乐器搭配与演奏风格。

更难得的是,教坊司的乐工们配合默契,只需乐正稍作点拨,便能明白彼此的节奏与声部配合,无需长时间磨合。

乐正指着谱子补充道:“此曲虽基调偏悲,但我等平日演奏祭祀礼乐时,也常需演绎肃穆哀婉之音,情感把控不在话下。二公子放心,给我等半个时辰,分乐器练习后,便能完整合乐,定不辜负殿下的期望。”

朱槿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那便有劳乐正与各位乐工了。演奏时,箫主奏主旋律,凸显苍凉之感;笙补充和声,琵琶轻拨低音;杖鼓放缓节奏,轻敲慢打,贴合歌词中的怅然之意。演唱的四位乐工,男女声搭配,放缓语速,着重体现‘凄凉’‘断肠’的心境。”

“臣等遵旨!” 乐正与一众乐工齐声应道,随即拿起乐谱,快速分工,各自拿起乐器开始调试,偏廊上很快响起了断断续续却已然有了几分韵味的乐声。

朱槿轻轻抱起一旁呆呆看戏的朱镜静,小姑娘胖乎乎的小手还攥着半块桂花糕,糖霜沾得指尖发亮,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懵懂。被二哥抱着踏回殿内时,她还不忘转头望了望殿外偏廊,小脑袋微微歪着,似乎在好奇方才断断续续的乐声为何骤然停了。

朱元璋见他回来,当即放下手中的酒盏,脸上满是迫不及待的笑意,连语气都添了几分催促:“怎么样,槿儿?给咱的礼物准备好了没?可别让咱等急了。”

朱槿将朱镜静递给身旁垂手侍立的侍女,低声吩咐 “带静儿去孙侧妃那里”

随后他拿起案上的酒杯,先是对着身侧的李贞举了举,朗声道:“姑父,晚辈敬您一杯。”

李贞连忙双手捧杯躬身回敬。两人酒杯相碰,发出清脆声响,皆是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朱槿才转向朱元璋,笑着拱手:“父王稍候片刻,乐工们已在做最后准备,保证给您一个大惊喜。”

朱元璋闻言,只好按捺住好奇心,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的玉如意,又与李贞闲聊起来。

话题三句不离朱槿,从他改良水车的巧思说到推广新粮的勤勉,言语间满是对这个二儿子的期许与疼爱,连眼角的皱纹都透着笑意。

约莫半个时辰过去,教坊司乐正轻手轻脚地穿过殿内的食案,不敢惊扰了殿内的氛围,躬身至朱槿身旁低语。朱槿眼中闪过一丝亮色,侧身问道:“准备好了?”

乐正恭敬颔首,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融在殿角的气流里:“回禀二公子,一切就绪,就等您示意。”

朱槿点点头,随即起身整了整衣襟,对着龙椅上的朱元璋深深行了一礼,朗声道:“父王,儿臣的礼物已然备好,请父王品鉴。”

“好好好!” 朱元璋连拍三下案几,紫檀木的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脸上的笑意越发浓厚,“咱倒要瞧瞧,我儿这‘大礼’究竟有多特别!”

话音刚落,整个坤宁宫瞬间安静得出奇,连呼吸声都仿佛轻了几分。

殿内众人纷纷放下手中的杯筷 —— 按宴礼,此时刚过三行酒、两次进食的环节,案上还摆着尚食局刚呈上来的酥油饼与蒸蟹。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殿中心的朱槿,有皇子们的好奇,有王妃们的期待,还有内侍们的不解 —— 这二公子既没捧出玉器珍玩,也没献上奇巧物件,难不成真要献一曲乐舞?

朱槿稳步走到殿中心站定,身姿挺拔如松,神色平静无波。

殿侧南楹处的教坊司乐工们早已各就各位,箫、笙、琵琶、杖鼓皆已调试妥当,与殿内陈设的御酒尊、食案形成规整的礼制布局。

乐正手持缀着白鹭羽的翿羽,目光专注地望着朱槿,只待他一声令下。

朱槿深吸一口气,对着乐正缓缓点了点头。

下一刻,凄美的乐声骤然响起。

箫声先起,如泣如诉,带着几分苍凉悠远,像是寒夜孤星下的呜咽,瞬间便将殿内原本喜庆的氛围拉向了深沉;紧接着,笙音低回如流云,琵琶轻拨似珠落玉盘,每一个音符都似带着沉甸甸的愁绪,杖鼓则慢敲轻打,节奏舒缓如暮鼓晨钟,四件乐器配合得恰到好处,比平日里演奏《太清歌》时更添了几分缠人的愁绪。

龙椅上的朱元璋先是一怔,眉头微蹙。这曲调与他听惯的《万岁乐》《定安之曲》截然不同,没有半分喜庆昂扬,反倒满是悲戚,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身旁的马秀英,语气里带着几分诧异:“妹子,槿儿这孩子,居然还会唱曲?你说他会不会是借着这曲子,暗里宣扬咱的功绩,只是曲调别致些?”

马秀英也听得微微出神,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袖口的鸾鸟纹刺绣,她轻轻摇了摇头,眼底带着一丝好奇与探究:“我也是第一次听槿儿唱曲,这孩子向来心思深,许是有他的用意。咱且安静听着便是。”

就在这时,朱槿开口唱了起来。他的声音清越如寒泉,却带着恰到好处的怅然,一字一句,缓缓流淌在殿内的梁柱间:

“此去半生太凄凉,花落惹人断肠,你我天涯各一方,我追着你的月光,泪却湿了眼眶,往事随风怎能忘……”

歌声与乐声完美交融,那直白又深切的悲戚,像一把细针,瞬间刺破了众人强装的平静,击中了殿内每个人的心弦。

朱樉、朱棡等人呆滞。他们自幼便被父王教导 “当以天下为重”,诗词歌赋尚可涉猎,这类悲戚婉转的唱曲却向来被视作 “靡靡之音”,严令禁止沾染。

如今二哥居然当着父王的面,唱得如此动人心魄,实在让他们始料未及,一个个大眼瞪小眼,满是难以置信,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孙氏、郭氏、胡氏、达氏等几位王妃,皆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深谙乐礼之道。

她们端坐在各自的席位上,按礼制规规矩矩地敛着裙摆,可一听这曲子,便懂了其中的凄惨意境。那 “天涯各一方” 的离别之苦,“往事随风怎能忘” 的执念之深,都被朱槿唱得淋漓尽致。

在震惊于朱槿竟有如此才华之余,想起各自远在家乡的亲人,或是过往未能圆满的遗憾,不由得心头一酸,纷纷拿起绣着兰草纹样的帕子,悄悄擦拭着眼角溢出的泪水,动作轻得生怕惊扰了这份悲戚。

而最为震惊的,莫过于朱元璋。

起初他还带着几分看热闹的心态,手指在玉如意上轻轻敲击,可听着听着,那凄婉的曲调、戳心的歌词,竟像是一双无形的手,硬生生撬开了他尘封多年的记忆闸门,勾起了心底最深沉的伤痛。

他紧紧攥住了身旁马秀英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掌心满是冷汗,连粗粝的掌心纹路都嵌进了马秀英的肌肤里。

朱槿的歌声还在继续,愈发凄切:“花开又花谢,花漫天,是你忽隐又忽现,朝朝又暮暮,朝暮间,却难勾勒你的脸,我轻叹浮生,叹红颜,来来去去多少年,半生的遗憾,谁来写,唯有过客留人间…… 此去半生太凄凉,花落惹人断肠,你我天涯各一方……”

“啪嗒” 一声,朱元璋的眼泪毫无预兆地滚落下来,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入浓密的胡须,打湿了明黄锦袍的衣襟。

他这一生,从濠州的放牛娃到大明的开国皇帝,历经刀光剑影,见过尸山血海,受过无数苦难 —— 父母兄长死于瘟疫的锥心之痛,鄱阳湖大战的九死一生,早已让他练就一副铁石心肠。

可此刻,在这曲歌声中,所有的坚硬都轰然崩塌,只剩下赤裸裸的脆弱。

马秀英感受到掌心传来的力道,又瞥见他脸上纵横的老泪,心头猛地一紧。

她跟随朱元璋数十年,从濠州的草屋到应天的皇宫,见证过他兵败濠州的绝望,见证过他定都南京的荣光,却从未见过他如此失态,如此伤心地落泪。那泪水里藏着的,是她从未见过的脆弱与痛苦,像个迷路的孩子般无助。

她连忙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拍着朱元璋的手背,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与担忧,刻意放柔了语调:“重八,你怎么了?莫不是哪里不舒服?”

朱元璋摇了摇头,泪水却止不住地往下流,像断了线的珠子。

他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哽咽,甚至有几分颤抖,像是沉浸在某种痛苦的回忆中,目光涣散地望着殿外的廊柱,喃喃自语:“妹子,咱也不知道…… 只是听到这个曲子,听到这歌词,就忍不住想哭…… 总感觉…… 总感觉咱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

声音里满是无尽的悔恨与眷恋,几乎是哀求般低语:“咱的妹子…… 咱的标儿…… 不要走…… 别走啊……”

殿内众人见状,无不惊愕得屏住了呼吸。

谁也没想到,二公子这一曲唱下来,竟让铁血帝王如此失态。

朱樉等人收起了脸上的震惊,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朱棡甚至悄悄按住了想要起身的朱樉,微微摇头示意稍安勿躁;王妃们也停下了拭泪,小心翼翼地垂着眼帘,余光却不敢离开龙椅上的朱元璋,大气不敢出;教坊司的乐工们更是吓得手都僵了,演奏的节奏不自觉地放缓,却还得强撑着保持曲调的完整,箫声都带上了几分颤音。

朱槿站在殿中,歌声未停,目光却不经意间掠过龙椅上的父王。看到那纵横老泪的朱元璋,他心头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暗自思忖:果然还得是这 “大明不妙曲”,直击人心。

好在父王此刻尚未经历娘亲与大哥的离世,不然怕是要哭得更厉害。

只是和众人悲戚的表情截然不同,人群中一个身影正探头探脑 —— 年幼的朱棣挤在几位皇子中间,小眼睛滴溜溜到处乱转,原本规规矩矩的坐姿早已歪扭,小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神色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他小声嘀咕:“奇怪了…… 为什么我听到二哥唱的这个曲子,会如此兴奋呢!” 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语气里的雀跃,与殿内的氛围格格不入。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1850美洲黄金大亨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