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标躬身站在一旁,语气诚恳:“回母后,儿臣近来听闻江南久经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多有食不果腹之苦。儿臣虽无二弟那般财力赈济,却也想着寻些能解百姓饥馑的食材 —— 这几道菜,便是用一种易种易收、能当粮能当菜的作物做的。今日借母后寿宴,特将这食材做成菜肴献上,也算儿臣以‘民生’为礼,贺母后福寿。”

朱元璋本就心系民生,听闻 “能解百姓饥馑”,眼中瞬间亮了几分,连手中的酒杯都放了下来:“标儿,果真有这般好的作物?快打开给咱看看!槿儿那百万两银子,也只能解一时之急,若真有能让百姓长久饱腹的法子,可比金银贵重多了!”

马秀英也凑上前来,眼神里满是期待,连带着厅内官员也都纷纷探头 —— 谁也没料到,世子口中的 “寿礼”,竟与 “民生” 挂钩,还说能解决百万银两都难办的难题,一时间好奇更甚,目光全聚在那四个瓷罩上。

朱标对着侍从示意,两名侍从上前,轻轻揭开青花缠枝纹食罩。随着瓷罩掀起,四道菜的模样渐渐显露:第一盘是酸辣土豆丝,金黄的土豆丝裹着红油,撒着翠绿的葱花,酸香与辣香瞬间飘了出来;第二盘清蒸土豆,去皮的土豆块蒸得雪白,透着淡淡的薯香,表面只撒了少许盐粒;第三盘土豆烧牛肉,酱红色的汤汁裹着土豆块与牛肉,土豆炖得软糯,牛肉色泽诱人,酱香浓郁;第四盘香煎土豆饼,金黄的饼身边缘微焦,表面撒着黑胡椒碎与葱花,外脆里软的模样格外讨喜。

“这…… 竟是用同一种作物做的?” 马秀英看着四道菜,惊讶地开口。

朱标笑着点头,示意侍从将菜端到朱元璋与马秀英面前:“父王,母后,您二位先尝一下,看看口味如何。”

马秀英先夹了一筷子酸辣土豆丝,入口先是微酸,接着是淡淡的辣意,土豆丝脆嫩爽口,带着些许嚼劲,丝毫没有寻常蔬菜的涩味,忍不住点头:“嗯!这土豆丝酸辣开胃,脆得很,比咱常吃的萝卜丝还爽口!”

朱元璋则拿起勺子,舀了一块清蒸土豆,送入口中 —— 土豆入口即化,带着天然的薯香,只加了盐调味,却格外清甜,细细咀嚼还有几分粉糯,比粟米更软糯,比红薯更绵密。

他眼睛一亮,又夹了一块土豆烧牛肉:“这炖透的土豆也好吃!吸了牛肉的酱香,入口软绵,连牙口不好的老人都能吃。”

马秀英刚用银筷夹起一块香煎土豆饼,轻轻咬下一口 —— 外酥的饼皮在齿间发出细微的脆响,内里的土豆泥绵密软糯,混着淡淡的葱花与黑胡椒香,满口都是温润的薯香。

她放下银筷,眼中带着笑意,轻声称赞:“这饼做得好,外脆里软,还带着股子清甜,比宫里常吃的杂粮饼还适口。”

可朱元璋却目光沉沉地落在案几上那四盘冒着热气的土豆菜上,眉头微蹙,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标儿,这些菜虽合口,可江南百姓正受饥馑之苦,饿死的人每日都有,单靠几盘吃食,如何能解得了这天大的难题?”

朱标闻言,神色依旧沉稳,他向前从容迈了一步,右手探入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物件 —— 那物件约莫拳头大小,表皮裹着层湿润的褐色泥土,凑近便能闻到一股清新的土腥味,正是一颗完整的生土豆。

他双手捧着土豆,恭敬地抬到身前:“父王、母后,此物名为土豆,方才您二位尝的酸辣土豆丝、清蒸土豆、土豆烧牛肉,还有这香煎土豆饼,全是用它做的。”

朱元璋身边的贴身太监李德全连忙上前,双手捧着丝帕,小心翼翼地从朱标手中接过土豆,躬身将土豆呈到朱元璋面前的案几上。

朱元璋俯身,轻轻捏起土豆 —— 表皮粗糙,带着细微的凹凸纹路。他将土豆翻来覆去地看,指腹反复摩挲着表皮,眼神里满是探究,语气仍带着几分不确定:“就是这不起眼的东西?真能解百姓的饥馑?”

“回父王,正是此物。” 朱标躬身应答,声音比先前更显笃定,“父王、母后有所不知,这土豆吃法简单,不用像稻谷那样脱粒舂米,也不用像小麦那样磨粉揉面,只需洗净后丢进锅里,加水煮熟或是隔水蒸熟,剥了皮就能吃,连柴火都省了不少。而且儿臣特意问过试吃的农户,寻常壮年男子,一日吃 3-5 个这样大小的土豆,再配些田间的野菜或是粗粮糠麸,就能扛住一整天的农活,从清晨下地到傍晚归家,都不会觉得饿。”

马秀英听到 “省柴火”“扛农活”,眼中瞬间亮了起来,她前倾着身子,双手交握在膝上,语气里满是期待:“竟有这般省事的吃食?若是真的,百姓冬天就不用为了煮粮多砍柴火了。”

可朱元璋依旧眉头未展,他将土豆放回案几,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 “笃笃” 的轻响,追问:“光管饱还不够,若产量低,种一亩收不了几斗,那还是解不了天下的粮荒。标儿,你老实说,这土豆一亩地到底能收多少?”

朱标抬眼,目光正好对上朱元璋的视线,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儿臣不敢妄言,已让人在城郊的田里试种了一亩。这土豆耐旱得很,上个月江南少雨,其他作物都蔫了,唯有土豆的藤蔓还绿油油的;而且它也耐贫瘠,哪怕是山地里石头多的地块,也能扎根结果。按试种的长势估算,一亩地约可产 15-25 石。(若按咱们如今的度量算,1 石粮食约重 130 斤,这土豆折算下来,一亩地就能收 1950 斤到 3250 斤)!”

“什么?!” 朱元璋猛地睁大双眼,瞳孔骤然收缩,握着土豆的手微微一颤,土豆 “咚” 地一声落在案几上,滚了半圈才停下。

他霍然起身,碰倒了盛着二锅头的酒杯 —— 酒液洒在案几上,浸湿了一块锦布,他却浑然不觉,只死死盯着朱标,声音都带着几分发颤。

厅内的官员们更是炸开了锅,先前还压抑的议论声瞬间变大:“15-25 石?这怎么可能!江南最好的水田,一亩也就能收 2 石熟米啊!”

“是啊是啊,去年我老家遭了灾,一亩地才收了 8 斗粟米,这土豆的产量也太吓人了!”

“莫不是世子看错了?这小小的土豆,怎么能产这么多?”

官员们纷纷探头,目光一会儿落在案几上的土豆上,一会儿又转向朱标,满是难以置信。

朱元璋的胸膛剧烈起伏着,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 他自起兵以来,最愁的就是粮食!

江南水稻算天下高产的作物,可最好的上等水田,一亩也就能收 2-3 石熟米,折算下来不过 260 斤到 390 斤;若是中等田地,亩产连 2 石都不到;遇上水涝或是旱灾,亩产甚至不足 1 石,百姓只能啃树皮、吃观音土。可这土豆,亩产竟是水稻的七八倍之多!

若是全国推广种植,那天下百姓岂不是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他快步走到朱标面前,双手紧紧按在朱标的肩膀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的急切:“标儿,你再说一遍,你所言当真属实?这土豆真能有 15-25 石的亩产?若真如你所说,一亩土豆能养活 3-4 个成年人一年,那江南的饥馑、北方的粮荒,岂不是都能解了?咱朱家的江山,也不用再为粮食发愁了!”

朱标感受到肩膀上沉甸甸的力度,也感受到朱元璋语气里的急切与期盼,他缓缓抬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朱元璋,郑重地点头:“父王,儿臣以世子之位担保,绝不敢欺瞒您与母后。。今日借着母后寿宴献这土豆菜,便是想让父王、母后亲眼看看,这不起眼的物件,真能成为百姓的‘救命粮!”

朱标话音刚落,便从袖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 —— 册子封面用粗麻绳装订,边角已被磨得有些毛糙,封面上用墨笔工整写着 “土豆试种明细册”。

他双手捧着册子,躬身递向朱元璋:“父王,这是儿臣让人记录的土豆每日种植明细,从播种、浇水、施肥到收获的每一步都写得清清楚楚。试验的那一亩土豆已经全部收获,总共收了 22 石,如今都存放在儿臣城外的庄子里,父王若不信,可即刻派人去查验。您先看看这册子,便知儿臣所言非虚。”

朱元璋眼神一凝,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朝着身侧的李善长示意。李善长连忙起身,快步上前接过册子,指尖拂过粗糙的纸页,逐条细看:“四月初十,播土豆种五十斤,地块选城郊薄田,施农家肥半担,当日晴”“四月廿五,土豆出苗,高约三寸,除草一次,午后有小雨”

“五月十五,土豆藤蔓爬满垄,追加草木灰肥,晴”

“六月廿五,挖取土豆,共收三千零一十斤,折算 22 石,收获时多云”……

每一项记录都精确到日期与天气,后附经手农户的红泥手印与签名,连土豆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都有简要备注,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李善长越看越激动,双手微微颤抖,指腹反复摩挲着 “六月廿五收获” 的字样 —— 这日期正好在马秀英寿辰前三日,显然是世子特意赶在寿宴前完成收获,只为给王妃一份特殊的寿礼。

他猛地合上册子,转身对着朱元璋跪地行礼:“上位!世子所言句句属实!这册子上记录得明明白白,四月初十播种,六月廿五收获,短短两个半月便成熟,一亩竟收了 22 石!这产量比江南最好的水稻亩产还高十倍不止!有了这土豆,我大明百姓再也不用怕饥馑了!”

朱元璋接过册子,亲自翻到收获那一页,看着农户的红泥手印与清晰的斤两记录,眼中渐渐泛起亮光,抬头看向朱标时,语气里满是欣慰:“标儿有心了,不仅寻得好作物,还特意赶在你母后寿辰前收获,这份孝心与担当,没让咱失望!”

“好好好!” 朱元璋连说三个 “好” 字,猛地一拍案几,眼中满是狂喜,“不愧是咱的世子!心思缜密,还能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比咱当年强多了!”

他起身走到朱标身边,重重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欣慰。

朱槿坐在一旁,端着酒杯轻轻晃动,看着大哥朱标 “表演”—— 这土豆本是他沈家庄培育出的品种,连种植明细册都是他让人提前整理好交给朱标的。

见朱元璋如此高兴,他悄悄伸脚,在桌下轻轻踢了朱标一下。

朱标瞬间心领神会,他对着朱元璋拱手道:“父王,儿臣还有一物要进献母后,也算给母后的寿礼再添一份喜。”

说罢,他朝着厅外的下人示意。

很快,一名下人端着一个红绸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一束稻穗 —— 那稻穗比寻常稻穗长出近半尺,稻秆粗壮挺拔,上面缀满了金黄的稻粒,每一粒都饱满得像是要撑破谷壳,紧紧挨在一起,沉甸甸地压弯了稻穗,

“这是……” 马秀英探头看去,眼中满是好奇,“标儿,这稻穗怎么比寻常的大这么多?”

朱标将那束沉甸甸的杂交水稻稻穗递到朱元璋面前,每一粒都饱满得像是吸足了养分,紧紧簇拥在稻秆上。

朱元璋伸手,指尖轻轻捻起一粒稻粒,入手便觉圆润厚重,比寻常稻粒重了近一倍。他将稻粒放在掌心,双手轻轻揉搓,褐色的谷壳簌簌脱落,露出里面雪白的米粒 —— 那米粒比寻常米粒大了一圈,颗粒圆润,质地莹白,看着便比普通大米更显饱满。

“好稻粒!” 朱元璋忍不住赞叹一声,眼神骤然亮了起来,像是发现了至宝,他捧着稻穗,急切地看向朱标:“标儿,如此饱满的稻穗,这杂交水稻一亩能产多少?”

朱标躬身应答,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回禀父王,这杂交水稻眼下正在城外庄子里收割,最终的亩产量还需等收割完毕后仔细称量才能确定。但儿臣已让人估算过 —— 寻常水稻一亩最多收 3 石熟米,而这杂交水稻的稻穗,每穗粒数比普通水稻多了两倍,颗粒又比普通稻粒重三成,按此推算,杂交水稻的亩产量至少能比普通水稻翻一倍,若是水肥充足的良田,说不定还能有更高的收成!而且您也瞧见了,这米粒更加饱满,煮出的米饭也会更香甜软糯。”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1850美洲黄金大亨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