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元丹的药力如同温润的星河,缓缓滋养着林风近乎干涸的经脉与金丹。疲惫如潮水般缓缓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逐渐充盈、愈发精纯的力量感。他并未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地引导着药力,一遍遍运转《通天经》,巩固着金丹中期的境界,同时加深与丹田内“虚空星盘”的联系。
就在他沉浸于修炼恢复之时,静室外的防护阵法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带着特定频率的波动——这是他与魏城约定的最高优先级传讯信号。
林风缓缓收功,睁开双眼,眸中神光内敛,之前的疲惫已扫清大半。他挥手打开一道缝隙。
一枚闪烁着急促火光的传讯符瞬间飞入,悬停在他面前。魏城的声音从中传出,带着难以掩饰的紧张与恭敬:
“林大师,冒昧打扰!刚接到星月宗玄玑长老通过跨海传讯阵发来的确切消息。长老法驾已至‘碎星群岛’附近海域,预计明日午时前后,便可抵达观星殿!”
元婴修士的行踪,果然非比寻常,竟能如此精确预知抵达时间。
魏城的声音继续传来,带着一丝不安:“此外,遵照您的吩咐,我们加派了人手监控四方。今日发现,共有三批形迹可疑的修士抵达了主岛附近的‘珊瑚礁集散地’。他们看似互不相识,分属不同商队或散修团体,但行为模式却有诡异相似之处:皆对海蚀幽窟方向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并多次旁敲侧击,打探殿中近期是否有什么‘异常天象’或‘外来高人’。”
“我们的人谨遵谕令,只观察,未接触。但其中一伙人中的一名黑袍老者,气息晦涩,似乎……似乎察觉到了我们的监视,其神识反探极为凌厉阴寒,若非弟子及时切断联系,恐已遭反噬。”魏城的语气带着后怕。
林风目光微凝。果然来了!而且来得很快,很隐蔽。那个能察觉并反探观星殿暗哨的黑袍老者,绝非普通金丹,极有可能是元婴期修士,或者修炼了特殊隐匿功法的金丹巅峰!是“影殿”的人吗?
“知道了。”林风的声音透过传讯符传出,平静无波,“一切按原计划进行。准备迎接玄玑长老,规格就高不就低,但务必低调,减少不必要的耳目。至于那些人,继续远距离监视,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但绝不可再有任何形式的探查,更不可起冲突。他们若问起异象,便推说不知,或言乃殿中试验新阵法所致。”
“是!谨遵大师吩咐!”魏城连忙应下,心中稍安。有林风坐镇,他便有了主心骨。
结束通讯,林风沉吟片刻。星月宗的元婴长老明日即到,这是个好消息,能极大增强己方实力和话语权。但那些不速之客,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也几乎同时抵达,局势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影殿……动作好快。”林风指尖轻轻敲击膝盖。对方显然有特殊的信息渠道,甚至可能对“暗蚀之源”的了解比星月宗还深。他们此刻按兵不动,是在观察?是在等待星月宗之人到来?还是另有图谋?
他再次闭上双眼,但并非继续修炼,而是将《星神窥奥诀》运转到极致。强大的神识并非向外扩散探查,而是如同最精密的雷达,细细感知着以观星殿为中心,方圆百里内的天地气机流动,尤其是各种隐匿、晦涩的能量波动。
片刻后,他眉头微蹙。
果然,在那些公开活动的可疑修士之外,他隐约捕捉到了几缕极其微弱、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隐匿气息。它们如同幽灵般飘忽不定,潜藏在岛屿外围的迷雾、深水甚至地脉气息的紊乱之处,若非他神识远超同阶,又修炼了《星神窥奥诀》,绝难发现。
这些,才是真正的“暗桩”和“眼睛”。
林风没有试图去触碰或锁定它们,打草惊蛇殊为不智。他只是默默记下了它们大概的方位和气息特征。
“山雨欲来啊。”他轻叹一声。明日,随着星月宗元婴修士的到来,这看似平静的星罗海,恐怕要掀起惊涛骇浪了。
他收敛心神,不再多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下最重要的,依旧是恢复状态,提升实力。他再次取出一颗星元丹服下,全力炼化药力,同时分出一缕心神,持续温养丹田内的虚空星盘,熟悉着它的每一分力量。
一夜无话。
翌日,天刚蒙蒙亮,观星殿便已悄然忙碌起来。在魏城的亲自指挥下,一队队弟子无声而高效地布置着迎宾场地,清扫道路,检查阵法。气氛肃穆而紧张,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和期待。
林风也已从静室中走出,换上了一身较为正式的青色法袍,袍袖边缘绣着淡淡的云纹星轨。他气息沉静,目光平和,仿佛只是要接待一位寻常客人,而非一位足以决定星罗海命运的元婴大能。
他站在主殿前的广场高台上,负手而立,遥望东方海平面。魏城恭敬地立在他身后半步之处,偶尔抬眼看向林风平静的侧脸,心中的焦灼竟也奇异地平复了许多。
时间一点点过去,日头逐渐升高。
当午时将近,阳光最为炽烈之时,东方天际,异变骤生!
并非浩大声势,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磅礴威压,如同水银泻地般,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
只见极远处的海天相接之处,一道细长的、清冷如月华般的流光,以一种看似缓慢、实则瞬息千里的恐怖速度,破开云层与迷雾,向着观星殿主岛迤逦而来。
那流光所过之处,汹涌的海面莫名平静下来,翻滚的云气自行让开道路,甚至连天空的光线都似乎变得更加澄澈明亮了几分。
一股难以形容的、浩瀚如海、深邃如星的威压,随着流光的靠近,缓缓笼罩了整个观星主岛。所有弟子,无论修为高低,皆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仿佛看到了行走于人间的神明,纷纷躬身垂首,不敢直视。
就连金丹期的魏城,也感到呼吸微微一窒,体内金丹运转都滞涩了半分,心中骇然:“这便是元婴大能之威吗?”
唯有林风,依旧身姿挺拔地立于原地。他体内《通天经》自行缓缓运转,丹田内的虚空星盘微微震颤,散发出淡淡的星辉,将那股无形的威压悄然化解于无形。他的目光平静地看向那道越来越近的流光,眼眸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流光渐近,隐约可见其中是一艘造型奇特的飞舟,通体如同寒冰玉石雕琢而成,表面流淌着月华与星辉,舟首站立着两道身影。
眨眼间,飞舟已至观星殿上空,悄然悬停,那磅礴的威压也随之收敛大半,不再让人感到窒息。
飞舟之上,当先一人,是一位身着月白色星纹道袍、头戴玉冠、面容清癯、眼神深邃如同包含星辰万象的中年道人。他负手而立,气息与周遭天地浑然一体,仿佛他便是这片空间的主宰。正是星月宗长老,元婴中期大修士——玄玑真人。
而在他身后侧方半步,亭亭玉立、清冷如仙的,正是苏婉清。
玄玑真人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下方广场,在躬身的人群中掠过,最终,定格在了唯一昂然而立、面色平静的青袍青年身上。
四目相对,空中似有无形的波澜荡开。
林风拱手,不卑不亢的声音清晰传遍广场:“晚辈林风,恭迎玄玑真人法驾。”
玄玑真人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化为一丝若有深意的打量。他微微颔首,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小友不必多礼。婉清所言不虚,果然是人中之龙。”
一场足以影响星罗海乃至更深远格局的会面,于此正式开始。
而与此同时,在观星岛外围,那些隐秘的角落,无数双或明或暗的眼睛,也正死死地盯着这一幕。
---
(第122章 完)
章末小结:
· 迎接准备: 描述林风恢复状态,魏城汇报可疑人物动向,烘托山雨欲来的紧张氛围。
· 元婴驾临: 重点描写玄玑真人到来的无声威势与天地异象,展现元婴修士的强大气场。
· 主角应对: 突出林风在元婴威压下镇定自若、不卑不亢的表现,体现其底蕴与心性。
· 暗线交织: 明写星月宗到来,暗写“影殿”及其他势力的窥伺,表明局势复杂化。
· 承上启下: 成功引入关键人物玄玑真人,为后续加固封印、探讨“星界碑”、“星黯之地”等核心剧情拉开序幕,同时埋下多方势力冲突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