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说一下,李自成有裹挟流民的习惯,若果他打不过拥有现代武器的主角,他可以用大量百姓挡子弹。而且主角也不是无限弹药。主角有冲锋枪10支,手枪10支,子弹是若干,在第一章里有介绍。)
越往外走,那喊杀声愈发震耳欲聋,李默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儿。他哪曾见过这般阵仗,以往顶天了就是杀只鸡,或是看过杀牛宰羊,可眼前这残酷的战争场面,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站在宫墙上朝外望去,李自成的部队正紧锣密鼓地准备进攻。只见宫门外密密麻麻的人群,如蚁群般涌动,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一地尸体,血腥之气扑面而来。
李默的双腿像灌了铅,每一步都踩在棉花上。他死死攥住宫墙垛口,指甲抠进砖缝,才勉强稳住身形。喉头发紧,连呼吸都带着铁锈味——那是墙下飘来的血腥气。他猛地甩头,抬手重重抹了把脸,掌心沾满冷汗。
“贤弟,你这是做甚?”崇祯满脸疑惑地问道。
“没……没啥。”李默心虚地回答,心里暗自叫苦:这可如何是好,压根儿没人教过我应对这种情况啊!以前在电视上看国外打仗,就跟看戏似的,还能评头论足一番,可今儿个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恐惧,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正想着,只听宫墙下一声震天动地的大喊:“杀!”刹那间,人群如汹涌的潮水般朝他们猛扑过来。
“护驾!”李若链的吼声撕破硝烟。宫墙上骤然爆出连绵火光,铳声如雷,震得砖石簌簌落灰。铅子泼雨般砸向城下,冲在最前的流贼像割麦子般倒下,后面的队伍顿时大乱。
宫墙上的太监少说也有两三千人,虽说他们刚接触枪支,枪法不准,但架不住敌军人数众多,这一阵乱枪打下去,底下的人群成片地倒下。
李默见状,心中一喜,这不就是降维打击嘛!敌军还没冲到墙下,就已死伤惨重。他顿时来了精神,身体也不抖了,昂首挺胸,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转头冲着身后的崇祯说道:“老哥,且看贤弟如何破局!”
说罢,他提起冲锋枪,向前走了几步,对着墙外的人群就是一阵“哒哒哒”地扫射。以这枪的射程,他完全不用担心自身安全。
看到皇帝这边的人越打越稳,越打越勇,李自成的前锋大将刘宗敏不禁眉头紧皱。已有好几拨将领派人前来求援,他自己亲自去查看,却怎么也弄不明白皇帝的人究竟用的是什么武器,己方的人居然连百米之内都冲不过去。无奈之下,他只得做出撤兵的决定。
见贼军开始撤退,李默双腿一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长舒一口气道:“我的妈呀……可吓死我了。”说着,还用手不停地拍打着胸口。随后,他又笑着对崇祯说道:“嘿嘿,老哥,我厉害吧?”
“贤弟真乃子龙再世啊!”崇祯望着撤退的敌军,满脸激动地说道。此刻,他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祖宗传下来的江山或许有保住的可能。
“留一队人马密切监视敌军动向,再派一队人照顾伤员,将尸体抬下去,其余人赶紧补充弹药,稍作休息。”李若链和方正化各自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众人。
休息了片刻,李默压低嗓子,声音沙哑:“陛下,宫内存粮撑不过三日,若贼军围而不攻……”他顿了顿,没敢说后半句——困兽犹斗,终是死局。
“那依贤弟之见,该当如何?”崇祯看向李默,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待天黑之后,咱们突围出去。一会儿把李若链和方正化叫过来,一同商议突围之策。”李默小声说道。
又休息了半个时辰,李若链前来禀报:“陛下,贼军又准备进攻了。”
“李默听封……”崇祯刚开口,便被李默打断。
“慢着,老哥,我不想当官,我瞧您腰间那块玉佩挺不错的,不如赐给我吧。”李默心里想着,这玉佩想必能值不少钱,嘿嘿。
“也罢,你拿去吧。”崇祯说着,便将玉佩解下递给李默。
“皇爷不可啊!”王承恩赶忙上前阻拦。
“嗯?”崇祯瞪了他一眼,王承恩便不敢再多言。
“朕再赐你忠勇侯的爵位,世袭罔替。”崇祯接着说道。
“谢陛下隆恩!”这爵位可是个好东西,李默赶忙谢恩。
“有了这爵位,你便能更好地指挥众人。”崇祯说道。
“陛下放心,我定让他们有来无回!”经历了刚才的战斗,李默自信满满地说道。
李默登上宫墙,高声下令:“李若链,带一半人手防守皇宫;方正化,你带另一半人将武器弹药速速搬上来,即刻行动,要快!”
此时,李自成的部队再次冲到城下,展开了新一轮的进攻,双方的第二次攻防战就此打响。
刘宗敏的大帐之中,袁宗第一脸焦急地说道:“将军,咱们的兄弟们又被压制住了,弓箭根本射不到城墙上啊!而且兄弟们手中的盾牌也挡不住那些太监们使用的奇怪武器,咱们是不是该向大王求援?”
刘宗敏听闻,陷入了沉思。求援吧,自己好不容易打进京城,却连小小的皇宫都拿不下,实在有损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往后这队伍可就不好带了;不求援吧,面对皇宫内的抵抗,他确实有些无计可施。思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说道:“求援之事暂且缓一缓,这才第二次进攻,不必着急。再探再报。”
“是!”袁宗第无奈,只得领命而去。
大帐中只剩下刘宗敏一人,他实在想不明白皇宫里的太监们究竟用的是什么武器,苦思冥想之后,终于灵光一闪:“火攻,对,就用火攻!”
他连忙把袁宗第唤进帐中,说道:“我有一计,可破眼前之敌。”
袁宗第一脸疑惑,问道:“请将军明示。”
刘宗敏蘸着茶水在案上画线:“今夜子时,派两队死士携火油攀墙,另备三百弓手埋伏于东南角——那儿是顺风口。火箭齐发时,主力趁乱撞开侧门。”
“好,属下这就去安排。”袁宗第领命,迅速出去准备火攻事宜。
宫墙上,李默等人见敌军再次退去,又稍稍松了口气。李默说道:“贼军今日白天估计不会再进攻了。方正化,你即刻安排人制作干粮,天黑之后,我们从侧面突围出去。”说完,他转身下了宫墙,去找崇祯。
见到崇祯后,李默说道:“老哥,您准备一下,把能带走的东西都带上,咱们今晚突围。您想好突围之后要去哪儿了吗?”
崇祯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若是突围成功...先去天津卫如何?那里有朕的水师...
不妥,李默摇头,贼军必会料到我们走水路。臣建议向南,经保定直下山东。
子时将至,紫禁城内一片忙碌。方正化指挥太监们搬运弹药,李若链正在给火铳手们训话:记住,出城后保持队形。火铳手在外,把陛下保护在内侧。
李默站在台阶上,望着这些即将随他们冒险突围的人们。有人擦拭火铳,有人检查弹药,还有人对着家乡的方向低声祷告。
夜风渐起,吹得火把忽明忽暗。李默抬头望天,只见乌云密布:真是天助我也,月黑风高夜,正是突围时。
与此同时,刘宗敏军营中,数百名精挑细选的死士正在做最后准备。他们脱去沉重铠甲,腰间别着短刀,背后背着装满火油的皮囊。
今夜若能攻下皇城,刘宗敏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每人赏银百两,官升三级!
当更鼓敲过三响,紫禁城的西门悄然打开一条缝。一队黑影鱼贯而出,很快融入夜色之中。几乎在同一时刻,东面的宫墙上突然亮起数十支火把——那是李若链安排的疑兵。
夜风越来越急,卷起落叶沙沙作响。在这片黑暗中,一场关乎大明命运的生死突围,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