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枕话音方落,几名宗室贵族面红耳赤,正要起身反驳。
就在此时,一直闭目养神坐在宗室首位的白发老者缓缓睁开了眼睛。
“够了。”
苍老却极具威严的声音不高,却瞬间让骚动的大殿安静下来。
所有宗室子弟都收敛了神色,恭敬地望向老者。
老者目光如古井无波,淡淡地扫了偃川一眼:“李邑尹既已入我六国,奉君上之命,行邑尹之责,便是我六国之臣。”
“何以再出‘外来’之言,还不向李邑尹赔罪。”
偃川脸上闪过一丝不忿,但在老者平静的注视下,终究不敢违逆。
他强压着怒气,对李枕草草拱手:“方才言语失当,邑尹见谅。”
李枕从容还礼,面带微笑:“川工正言重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偃川冷哼一声,重重坐回席上。
老者这才将目光转向李枕,缓缓开口道:“老朽偃益,添为宗老,李邑尹所陈方略,老夫也看过了。”
“挟首领以令其民、立新规以易旧俗、分其业而弱其势,李邑尹的确很有手段。”
“然,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移风易俗,绝非易事。”
“彼辈人数数倍于李邑尹现有邑民,犹如大河汇入溪流。”
“老夫所虑者,非是你能否化其俗,而是你麾下区区数百之众,能否抵得住这两千遗民自成体系的旧俗浸染。”
“若届时非但你未能易其俗,反令原有邑民渐染杞风,岂非本末倒置,动摇封邑根基。”
“故而,老夫以为,为稳妥计,此二千余众,不若由公室统筹,分置国内各邑。”
“如此,既可消弭‘国中之国’之患,亦可使各邑皆得充实,共壮六国。”
“不知李邑尹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众多贵族的附和。
“宗老所言极是!”
“正该如此,分散安置,方为上策!”
“对,若要招揽这些杞国遗民,理应分散安置,才最为妥当。”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要求分润人口的嘈杂之声。
宗老的核心职责是管理宗族祭祀、调解宗族内部矛盾,以及记录宗族族谱。
国君在涉及宗族利益的决策时,通常会先咨询宗老的意见,以获得宗族支持。
宗老算是宗室贵族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了。
偃益的这个提议,看似顾全大局,实则不过还是怕李枕做大罢了。
其余一众贵族纷纷出言附和,也不过是想要从中分到一些人口罢了。
李枕脸上笑容不变,向偃益拱了拱手:“原来是宗老,失敬。”
随即他朗声回应,声音清晰地压过了殿内的嘈杂:“宗老深谋远虑,为六国安定计,用心良苦,枕感佩于心。”
“然,宗老此议,恐难施行。”
“若强行将其拆散分置各邑,在他们看来,无异于分而治之,让他们陷入任人宰割之境地。”
“换做宗老是他们的首领,会同意这种方式的招揽吗?”
“再者,即便他们同意,每个封邑分得数十户,于诸位而言,又有何用。”
“既不足以兴修水利,也不足以组建精锐部伍,反倒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这与枕欲集中人力,将桐安邑打造为联通淮夷、群舒的商贸重镇的初衷,更是背道而驰。”
“至于宗老所虑风俗浸染之事,枕以为,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关键在于能否掌握教化之主导。”
“我桐安邑乃新立之邑,我又是一个外来的邑尹,邑内没有复杂的利益纠葛,犹如一张白帛,正可描绘新图。”
“届时,我只需要以利导之,以法束之,以业分之。”
“让所有邑民,无论新旧,皆知遵我规矩者得利,违我规矩者受罚。”
“长此以往,何愁旧俗不化,新风不立?”
“故此,集中于桐安邑安置,实则是招揽这些人,让这些人放下戒备之心,彻底消化此股力量,并使其为六国所用的唯一良策。”
李枕话音刚落,又一位宗室贵族按捺不住,猛地站起身,指着李枕喝道:
“什么唯一良策,说来说去,你李枕不就是想独吞这两千多人口。”
“胃口倒是不小,也不怕撑破了肚皮!”
“你一个根基浅薄的外来户,拿什么来独吞这么多的人口。”
殿内顿时又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不少人都对李枕冷嘲热讽。
就在争论再起之际,一直静观其变的国君偃林终于开口了。
偃林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无论是李邑尹主张的集中安置,还是宗老提议的分而治之。”
“争来争去,所争的无非就是如何安置这些杞国遗民才最为妥当,而非是否要接纳他们。”
“既然在是否要接纳之事上,大家并没有太大异议,那便先不去管如何安置,先接纳了再说。”
“至于何种安置方略为上策,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的清楚的。”
“我看啊,既然这些杞国遗民现居于桐安邑境内,招揽之事亦由李邑尹主导,那便不妨先依李邑尹之策试行。”
“让李邑尹先去做着,以观后效。”
“做得好,做出了成效,证明此法可行。”
“若做得不好,未能达到预期,届时再按宗老之议,分置各邑,亦为时不晚。”
“说到底,那杞国遗民不过两千余众,在我六国疆域之内,难道还能翻了天不成。”
见国君已然定调,宰臣孟涂立刻出言支持:“君上圣明!试行之策,既可验证李邑尹方略,亦不失稳妥,臣赞成可按李邑尹之策试行。”
史官杜谦也开口应和:“臣也赞成可按李邑尹之策试行,若李邑尹真能做成,于我六国是大好事,若做不成,再行他法便是。”
师氏偃疆、大贞柏衍等偃林心腹也纷纷出言表示赞同。
宗老偃益见状,深知国君心意已决。
他苍老的面容上古井无波,微微颔首,声音平淡:“君上既已裁决,老朽自当遵从。”
其余宗室贵族见偃益都表了态,虽心有不甘,也只得硬着头皮,稀稀拉拉地附和:
“臣等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