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枕笑了笑:“君上,微子,不必过于忧心,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他端起陶碗喝了一口水,从容道:“周人以礼代商,自称承天受命,他们便也受这礼与道义的约束。”
“姬奭此番前来,无非是想在‘礼’和‘势’上做文章。”
“那我们只需要让他周人在‘礼’和‘道义’上站不住脚,只要让其讨伐我六国之名不正、言不顺,危机自解。”
李枕笑着说道:“姬奭不是给了我们三日时间吗?”
“我随君上前往六邑一趟,正好我也想当面会一会这位名扬天下的召公。”
偃林和微子启见李枕如此气定神闲,心中大石顿时落下一半。
偃林抚掌笑道:“先生既有此信心,偃林心中便踏实了,有先生同往,何惧他姬奭!”
微子启也连忙附和:“以先生之才,必能扭转乾坤。”
三人说话间,妲己已带着村里擅长烹饪的妇人返回,开始在小院的灶间忙碌起来。
炊烟袅袅,饭菜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
心情稍缓的偃林,看着这简陋的屋舍,不禁对李枕说道:“先生为何仍屈居于此等陋室,可是有什么难处?”
“若不嫌弃,偃林可即刻派人来为先生修建一座像样的府邸。”
李枕笑着摆手:“君上好意,枕心领了,府邸已在修建之中,只是尚需些时日。”
“枕对此处倒觉亲切,暂且安居无妨。”
微子启看着忙碌着准备饭食的妲己等人,笑着说道:“先生一日三餐,倒是与常人不同。”
在这个普遍一日两餐,上午7点到9点为大食,下午3点到5点为小食的时代。
李枕的习惯,的确很另类。
李枕哈哈一笑,带着几分洒脱说道:“人生在世,不过吃喝二字与女人,所谓食色性也。”
“若是连吃喝都要循规蹈矩,人生未免太过无趣了些。”
他这番言论,引得偃林和微子启开怀大笑,气氛轻松了不少。
偃林唤来狄风,在他的耳旁低语了几句。
狄风看了一眼李枕,拱手应了一声‘诺’,随后匆匆离去。
三人说话间,饭食已然备好。
妲己指挥着小竹和小兰,将屋内那张李枕自制的木桌搬到了院中树荫下,又摆上了三把木椅。
饭菜算不上丰盛,多是村野家常。
一盆炖煮的鹿肉,几样时令野菜,一些烤熟的黍饼,还有一陶罐粟米饭。
众人落座。
偃林和微子启看着这新奇的椅子,不由得啧啧称奇。
“这东西坐着当真要比跪坐舒服多了。”
李枕笑呵呵的说道:“君上和微子若是喜欢,改日我让人给两位做些上好的桌椅送过去。”
不提桌椅本就比跪坐舒服,贵族之间互相送礼物也是拉近关系的一种方式。
偃林和微子启自然也没有拒绝,笑呵呵的应了下来。
特别是微子启,他更不可能拒绝。
因为他本还不知道该怎么跟李枕拉近关系呢。
如今李枕送了他礼物,他自然也就有理由以回礼的名义,给李枕送礼了。
两人拿起自己面前摆放着的,这个时代常见的进食工具匕,好奇地望向李枕手中那两根细长的木棍。
偃林忍不住指着筷子问道:“先生,你手中之物是?”
李枕低头看了看自己习惯性拿起的筷子,笑着解释道:“哦,我管此物叫筷子,是枕闲来无事琢磨出来的小玩意儿。”
“用其夹取食物,倒也方便,只是初次使用可能不太顺手,远不如匕来得容易。”
说着,他转头对侍女吩咐道:“小兰,去给君上和子启先生也取两副筷子过来。”
侍女小兰应声取来筷子。
偃林和微子启学着李枕的样子拿起筷子尝试,果然显得十分笨拙,夹了几次都未能成功,不由得相视苦笑。
偃林看着李枕熟练地用筷子夹起菜蔬,赞叹道:“虽初使时有些不顺手,但观先生运用自如,倒似别有一番妙处,显得颇为雅致。”
“看来我等回去后,也需多加练习才是。”
微子启也笑着附和。
用罢午膳,又稍坐饮了些水,李枕对妲己交代道:“我需随君上去六邑一趟,处理些要事,几日便回。”
妲己早已从他们的谈话中知晓缘由,温柔地点点头,细心为他准备了几件换洗衣物,柔声叮嘱道:
“路上小心,行事不要太招摇,需知平平淡淡也没什么不好的搭理,早去早回。”
“好好好,都听你的......”
李枕接过包袱,笑着应下,伸手在她的丰臀上拍了一下,又安抚了她几句,这才与偃林、微子启一同走出小院。
登上偃林那辆朴素的马车,在一队甲士的护卫下,离开了青藤村,朝着六邑的方向疾驰而去。
马车颠簸,偃林和微子启虽然对妲己的身份有着满肚子的疑问。
两人却又很默契的并没有去问李枕,他先前不过一个野人,是怎么跟有苏国国君之女走到一起的。
如果那女人真的只是苏妲己的孪生妹妹,问了倒也没什么,就当是闲聊了。
可万一那女人就是苏妲己,李枕又没能编出一套毫无漏洞的说词,岂不是自找麻烦。
经过一天多的颠簸,马车在第二日下午抵达了六邑城下。
夕阳的余晖给夯土城墙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早已等在城门口的狄风见到车队,立刻迎了上来,对着马车车窗恭敬行礼:
“君上,事情已经办妥了。”
车厢内传来偃林平静的声音:“嗯,带路吧。”
“诺!”
狄风应了一声,翻身上马,在前面引路,车队缓缓驶入城中。
李枕好奇地透过车窗打量着这座商末的方国都城。
六邑的规模比他想象的要大一些,城墙厚重,由黄土夯筑而成,显得十分坚固。
城内街道纵横,但不算宽阔,路面是夯实的泥土,车马过后会扬起淡淡的尘土。
街道两旁是密集的土木结构房屋,屋顶多为茅草,偶尔能看到一些稍显气派,带有院落的宅邸,想必是贵族或富户的居所。
一些庶民打扮的人正在街上行走,看到车队纷纷避让。
整个城市给人一种古朴粗犷,又生机勃勃的感觉,充满了这个时代特有的气息。
马车穿过几条街道,在一处看起来颇为整洁安静的宅院前停下。
这宅院有独立的围墙,黑漆木门看起来比周围的民居要讲究一些。
三人下了马车,偃林笑着对李枕说道:“先生初次来六邑,尚无落脚之处。”
“这处宅子,还算清静,我便让人收拾了出来。”
“以后先生在六邑,便可在此居住,还望先生不要推辞。”
李枕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这定是偃林提前让狄风回来准备的。
他拱手笑道:“君上厚爱,枕受之有愧。”
偃林摆手,语气诚恳:“先生乃我六国栋梁,一处安身之所算得了什么,先生务必收下,否则便是看不起偃林了。”
见偃林如此说,李枕也不再矫情,笑着说道:“既如此,枕便厚颜谢过君上了。”
宅子门口,早有数名仆人垂手恭立等候。
见到众人,连忙跪地行礼。
偃林抬手示意:“走吧,进去看看。”
走进宅门,是一个不算太大但颇为方正的前院,地面用青石铺就,打扫得干干净净。
院中已有十余名仆人整齐地站立着,有男有女,皆是奴仆打扮,见到主人进来,齐刷刷地躬身行礼。
这宅子虽不算多么奢华,却屋舍俨然,有前院、正厅、厢房,后院还有个小花园。
偃林、李枕、微子启三人在狄风的引领下,穿过前院,来到正厅。
正厅门口有两名持戈甲士肃立守卫。
步入厅内,只见地上整齐地摆放着几个打开的木质箱子。
偃林笑着指向那些箱子,对李枕说道:“先生初来乍到,日常用度想必有所短缺。”
“这里是为先生准备的五千朋贝币,城中有市,先生若需添置些什么,或是平日有些用度,尽可去市上购买,方便些。”
李枕顺着偃林所指看去,只见那几个箱子里堆满了用绳子穿起来的货贝,也就是这个时代通用的货币——贝币。
贝币的基础单位是‘朋’,1朋贝就是10个打磨光滑的天然贝壳串成1串,就叫1朋。
在内陆地区,3朋贝币足以购买一个女性奴隶或者一头牛。
男性奴隶的价格大概在10朋贝币一个。
当然,得是天然贝,仿制的陶贝、石贝、骨贝之类的不值钱。
五千朋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一笔巨款,足以看出偃林对李枕的重视。
李枕向偃林拱手致谢:“君上考虑如此周到,厚赐如此之重,真令枕不知何以为报!”
偃林哈哈一笑,亲切地拍了拍李枕的肩膀:“先生何必言谢,先生之才,价值连城,这些身外之物,不足挂齿。”
微子启在一旁也笑着附和道:“君上求贤若渴,待先生真是推心置腹,先生大才,也必然不负君上所望。”
偃林见李枕收下宅邸和贝币,笑着说道:“这宅子先生也看过了,府中已备下酒宴,为先生接风洗尘。”
“还请先生移步,我们边饮边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