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影本部科研部的实验室里,灯火亮了整整半个月。几十个研究员围着一个一人高的装置忙碌着,装置的核心是一块拳头大小的求道玉碎片,淡紫色的光芒从碎片里透出来,像裹在玻璃里的火焰。碎片周围缠绕着密密麻麻的银色金属线,线的另一端连接着十几个显示屏,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能量波形,有的是红色,有的是蓝色,还有的是黑色,像一团乱麻。
“再调一次晶体共振频率!这次对准林枫顾问记录的12.7赫兹!”砂隐的工程师佐藤喊道,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像爬满了红色的虫子,声音因为长时间没休息而沙哑。他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是林枫绘制的标记结构图,图上的8齿齿轮符文被他用红笔圈了一圈又一圈,连纸边都被翻得起了毛。这已经是第37次实验了,前36次不是捕捉不到波动,就是把普通查克拉当成了寄生能量,每次失败,实验室里都会陷入一片沉默,只有机器的“嗡嗡”声在响。
木叶的研究员浅野点点头,手指在控制台的键盘上飞快敲击,按键的声音像密集的雨点。她的额头上渗着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键盘上,她却没工夫擦,只是盯着屏幕上的波形:“晶体共振调到12.7赫兹,求道玉碎片能量输出维持在10%,稳定三秒后开始扫描!”
装置启动了,求道玉碎片的紫色光芒变得更亮,金属线开始微微震动,发出极细的“嗡嗡”声。显示屏上的波形慢慢稳定下来,从杂乱的黑色变成了平缓的蓝色。浅野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面装着一小团灰黑色的寄生能量——那是林枫特意留下的,用特殊的结界包裹着,防止它泄露。她将盒子放在装置前,屏住了呼吸。
“滴——滴——滴——”
突然,最右边的显示屏亮了起来!一个模糊的灰黑色光点在屏幕中央闪烁,光点的波动频率稳定在12.7赫兹,和林枫记录的标记频率一模一样!
“有了!有了!”佐藤激动地跳了起来,手里的平板电脑“啪”地掉在地上,屏幕磕出了一道裂痕,他却不管,冲过去抱住浅野,声音都在发抖,“它识别出来了!真的识别出来了!”
浅野也笑了,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混着汗水,滴在佐藤的白大褂上。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有的研究员互相拥抱,有的拍着桌子,还有的拿起桌上的试剂瓶,倒了一点在杯子里,就算是庆祝——他们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吃泡面都盯着屏幕,终于有了结果!
方助博士快步走过来,他的白大褂上沾着各种颜色的试剂痕迹,头发比平时更乱了,却丝毫不在意。他盯着显示屏上的灰黑色光点,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手指轻轻点在屏幕上:“光点太模糊了,只能识别浓度超过0.5单位的寄生能量,要是只有一丝寄生丝,根本看不见。而且这装置太大了,比一个行李箱还沉,能耗也高,带不到战场上,只能放在固定的地方用。”
“但这是个开始啊!”浅野擦了擦眼泪,声音里还带着哽咽,“我们可以缩小体积,用雷之国的特种晶体替代部分金属,晶体比金属更灵敏,还轻;再优化识别算法,把灵敏度提高,争取能捕捉到0.1单位的波动!”
佐藤点点头,捡起地上的平板电脑,就算屏幕裂了,还是飞快地记录:“明天开始,我们分两组!一组负责缩小体积,我去联系雷之国,让他们送最新的特种晶体;另一组优化算法,浅野,你牵头,把林枫顾问的标记数据再细化,看看能不能找到更精准的识别特征!”
接下来的一周,科研部进入了“疯狂模式”。研究员们轮班休息,机器24小时运转,实验室里的泡面桶堆成了小山,咖啡壶就没停过,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和试剂的混合味道。雷之国很快送来了特种晶体,晶体装在银色的盒子里,打开时能看到淡蓝色的光泽,像一块小小的天空;雾隐送来防水的密封材料,材料是透明的,摸起来像丝绸,却能挡住高强度的能量冲击;岩隐送来高强度的金属支架,支架是黑色的,敲一下,声音清脆得像铃铛。
林枫也偶尔远程指导,通过全息影像告诉研究员们标记的细节:“齿轮的第八个齿牙上有个小缺口,那是关键特征,算法可以重点识别这个缺口……”
一周后,第一台“识破之镜”原型机诞生了!体积缩小到一个手提箱大小,核心换成了雷之国的特种晶体,淡蓝色的光芒从晶体里透出来,温柔却灵敏。能耗降低了一半,用一块查克拉电池就能用四个小时,最重要的是,它能捕捉到0.1单位浓度的寄生能量标记——在测试中,它成功识别出了附着在衣服上的一丝寄生丝,屏幕上的光点虽然小,却很清晰。
三船亲自来到实验室,看着“识破之镜”识别出寄生丝,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伸出手,轻轻摸了摸装置的金属外壳,冰凉的触感让他更清醒:“好!立刻开始批量生产!优先给五大国的边境巡逻队和木叶、云隐的重要设施送过去——木叶的火影办公室、云隐的雷影塔,都要装!科研部继续改进,争取做出能让小队随身携带的版本,越小越好!”
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照进来,落在“识破之镜”上,装置的金属外壳泛着冷光,却映出了所有人眼中的希望。这面镜子虽然不完美,却像一扇小窗,让忍界看到了对抗无形威胁的可能——就算敌人藏在暗处,他们也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