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灰蒙蒙的天际时,了望塔上的警戒灯还亮着微弱的红光。陈默裹紧沾满油污的工装外套,手指在雷达显示屏上反复摩挲——那道新出现的绿点格外刺眼,不是零星游荡的变异体,而是带着规律移动轨迹的人类信号,而且一来就是两个。
“杨哥,确认了!”他抓起对讲机,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紧张,“南边小河湾方向,还有西边乱石岗,各有一支队伍,人数都在十到十五人左右,装备看起来是常规枪械,没有重武器。”
帐篷里,杨帆刚把昨天整理好的物资清单叠好,听见对讲机里的声音,指尖顿了顿。他抬头看向帐篷外,风卷着沙砾打在帆布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极了上周夜里变异体撞门的动静。上一章里,北边黑松林据点的人刚走,对方带着半袋发霉的面粉和三盒抗生素,换来的是他们据点摸索出的“变异体弱点图谱”——那时他就隐约觉得,周边这些零散的幸存者据点,早晚会因为同一个威胁凑到一起。
“让前哨别紧张,按待客的规矩来。”杨帆拿起搭在椅背上的战术背心,扣扣子的动作有条不紊,“告诉对方,我们知道他们的来意,要是想谈结盟,就让负责人单独过来,队伍留在外围警戒区,武器暂时交由我们保管,会谈结束原封不动还回去。”
陈默在对讲机那头应了声,挂断后,杨帆走到帐篷角落的地图前。那张用防水布手绘的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最近三个月出现的变异体活动区域:黑松林北边的废弃工厂成了“腐蚀蠕虫”的巢穴,小河湾下游的水坝附近常有“迅捷兽”出没,乱石岗更危险,上个月有队伍在那里遇到了能喷射酸液的“刺甲兽”。每个据点的生存范围都被压缩得越来越小,就像被潮水围困的孤岛,结盟不是选择题,是生存题。
“杨哥,小河湾的人到了。”负责接待的李锐掀开帐篷帘,带进一股寒气,“领头的是个叫赵山河的,四十来岁,胳膊上有个刀疤,说话挺直,没绕弯子,一上来就问能不能共享咱们的净水过滤技术。”
杨帆点点头,刚要起身,又听见李锐补充:“乱石岗的队伍也快到了,领头的是个女的,叫周岚,听说以前是武警,队伍里的人都听她的,刚才在警戒区还帮咱们哨兵解决了一只偷偷摸过来的‘影鼠’。”
这倒是有点意思。杨帆嘴角勾了勾,上一章黑松林的张磊是个谨小慎微的老商人,如今来的两个负责人,一个直爽,一个干练,三方性格迥异,会谈恐怕不会太顺利,但也正因如此,才更需要一个明确的规则把大家绑在一起。
“把会谈地点设在仓库区的大厂房里。”杨帆拿起桌上的钢笔,在地图上圈出“区域生存联盟”几个字,“让后勤组准备三壶热水,再拿点压缩饼干,别让人家觉得咱们小气。另外,让警戒队把厂房周围的警戒范围扩大两倍,昨天夜里西边发现了‘刺甲兽’的踪迹,别出意外。”
李锐刚走,帐篷帘又被掀开,黑松林据点的张磊提着一个布包走进来,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杨老弟,你这消息够灵通的啊,我刚听说小河湾和乱石岗的人也来了。”他把布包放在桌上,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包消炎药和一把磨得锃亮的砍刀,“这是我昨天回去后,从据点里凑出来的‘诚意’,咱们昨天谈的结盟,我回去跟兄弟们一合计,都觉得可行,就是……”
他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犹豫:“就是怕人多了,规矩不好定。你也知道,咱们这些据点,都是在刀尖上过日子,谁也不服谁,到时候要是因为一点物资闹起来,反而不如现在各自为战。”
杨帆拿起桌上的热水壶,给张磊倒了杯热水,推到他面前:“张哥,你担心的,也是我想解决的。这次把三方负责人都叫来,就是想把规矩说清楚,省得以后出乱子。”他把那张画着“区域生存联盟”的纸推过去,“你看,我大概想了三条核心规则:第一,资源共享,咱们手里有净水技术,小河湾有渔获,乱石岗有矿石,互通有无,总比各自守着一点家底等死强;第二,互助防御,不管哪个据点遇到变异体围攻,其他两方必须出兵支援,要是见死不救,以后就别想从联盟里拿到任何好处;第三,共同探索,咱们三个据点周围的安全区域越来越小,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找到更安全的地方,比如上个月发现的那个废弃军事基地,单个据点去,就是送命,联合起来,说不定能拿下。”
张磊盯着纸上的字,手指在“资源共享”几个字上反复摩挲,眉头渐渐舒展开:“你这想法,倒是比我想的周全。就是……这联盟,谁来牵头?总不能三个据点各说各的,到时候遇到事儿,互相推诿,反而误了大事。”
杨帆刚要开口,帐篷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李锐的声音再次响起:“杨哥,赵山河和周岚都到了,就在厂房里等着。”
三人起身往仓库区走,沿途能看到据点里的人都在忙碌:几个年轻人在加固围栏,把削尖的钢管一根根钉进土里;后勤组的人在分拣昨天收集的野菜,挑出有毒的种类;还有几个孩子围着一个老兵,听他讲怎么分辨变异体的脚印。杨帆看着这一幕,心里更坚定了结盟的想法——这些人,都是想好好活下去的,只要有明确的规则,就一定能拧成一股绳。
仓库区的大厂房里,光线有些昏暗,只有屋顶的几个破洞透进几缕阳光。赵山河正靠在一根生锈的钢管上,手里把玩着一把匕首,见杨帆三人进来,抬了抬眼皮:“这位就是杨帆兄弟吧?久仰大名,听说你这儿不仅能净化水,还能对付‘腐蚀蠕虫’,厉害啊。”
周岚站在厂房中间,穿着一身迷彩服,袖口挽到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她冲杨帆点了点头,语气简洁:“周岚,乱石岗据点负责人。开门见山吧,我们据点的矿石快用完了,没有矿石,就没法修武器,要是联盟能解决矿石的分配问题,我们没意见。”
杨帆笑了笑,走到厂房中间的一张木板桌前,把那张写着规则的纸铺在桌上:“赵哥,周姐,既然大家都是为了活下去,那我就不绕弯子了。我提议,咱们三个据点成立‘区域生存联盟’,核心规则就这三条,你们先看看。”
赵山河凑过来,手指在“互助防御”几个字上敲了敲:“一方遇袭,其他方出兵支援?要是我们据点被‘迅捷兽’围攻,你们这边正好也遇到‘刺甲兽’,怎么办?总不能让你们不管自己人,来帮我们吧?”
“这个问题我考虑过。”杨帆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最近三个月各据点遇到的变异体袭击情况,“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警戒等级’制度:一级警戒是零星变异体,自己解决;二级警戒是小规模群体,比如五只以下的‘迅捷兽’,可以请求支援,但不强制;三级警戒是大规模围攻,比如十只以上的‘刺甲兽’,或者出现‘腐蚀蠕虫’这种棘手的变异体,必须出兵支援。而且,支援的队伍,我们会额外补贴物资,比如每人每天多给半块压缩饼干,或者优先分配药品。”
周岚拿起本子,翻了几页,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这个制度还算合理。那资源共享呢?我们乱石岗有矿石,但缺粮食;小河湾有渔获,但缺药品;你们这里有净水技术和药品,但缺矿石。怎么分配才能公平?”
“我想的是,每月月初,各据点统计自己的资源库存和需求,然后汇总到联盟里,统一调配。”杨帆拿出笔,在纸上画了个表格,“比如,你们乱石岗每月能产出一百斤矿石,自己需要五十斤,剩下的五十斤,就可以兑换成三十斤粮食,或者二十盒药品;小河湾每月能产出八十斤渔获,自己需要四十斤,剩下的四十斤,可以兑换成二十斤矿石,或者十五盒药品。而且,我们可以在三个据点中间设一个‘中转点’,专门存放和分配物资,每个据点派两个人负责,互相监督,避免有人中饱私囊。”
赵山河摸了摸下巴,没再说话,显然是在心里盘算。张磊倒是先点了头:“我觉得可行,我们黑松林缺净水技术,之前跟杨老弟谈的时候,就想换你们的过滤设备,要是能通过联盟统一调配,以后就不用每次都提着物资跑这么远了。”
就在这时,赵山河忽然开口:“规则我没意见,但有个问题——联盟由谁主导?万一以后遇到大事,三个据点意见不一致,该听谁的?总不能每次都吵半天,耽误了正事吧?”
这话一出,厂房里瞬间安静下来。周岚也看向杨帆,眼神里带着询问——这确实是关键问题,要是没有明确的主导者,联盟迟早会因为权力分配闹崩。
杨帆早就料到会有人问这个,他放下笔,目光扫过三人:“主导权,不能凭嘴说,得看实力和贡献度。现在三个据点里,我们据点的人数最多,有三十五人,而且有净水技术和完整的警戒系统,上个月还解决了黑松林的‘腐蚀蠕虫’危机,贡献度大家有目共睹。所以我提议,暂时由我们据点牵头,负责联盟的日常管理和物资调配。”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后每个月,我们会统计各据点的贡献度——比如,哪个据点提供的物资多,哪个据点支援的次数多,哪个据点探索到了新的安全区域,都算在贡献度里。要是以后某个据点的实力和贡献度超过我们,主导权就交给那个据点。而且,遇到大事,比如要不要攻打废弃军事基地,或者要不要迁移据点,必须三方投票,只要有两方同意,就可以执行,避免一家独大。”
赵山河盯着杨帆看了几秒,忽然笑了:“行,杨老弟够实在,不搞虚的。就按你说的来,暂时由你们牵头,要是以后你们做得不好,我们再换别人。”
周岚也点了点头:“我没意见。不过,我有个提议——明天早上,我们三方各派五个人,去乱石岗西边的废弃矿场看看,那里之前发现了不少矿石,但里面有‘影鼠’巢穴,单个据点不敢进去。要是联盟能联合拿下那个矿场,也算是咱们联盟的第一个成果,能让兄弟们更有信心。”
杨帆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机会。上一章里,他们就探测到废弃矿场的信号,但因为担心“影鼠”的偷袭,一直没敢贸然行动。要是三方联合,不仅能拿下矿场,还能测试一下联盟的协作能力,为以后的合作打下基础。
“好主意!”他立刻应下来,“明天早上八点,我们在据点门口集合,带足武器和照明设备,争取一天内拿下矿场。”
张磊和赵山河也都表示同意,厂房里的气氛瞬间轻松起来。李锐端着三碗热水走进来,递给三人:“外面风大,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赵山河接过碗,喝了一口,笑着说:“杨老弟,你这据点虽然不大,但规矩挺多,兄弟们也都挺有精神,看来跟着你,确实有活下去的希望。”
周岚也看向厂房外,几个孩子正在围栏边放风筝,风筝是用破布和竹篾做的,飞得不算高,但在灰蒙蒙的天空下,却格外显眼。她轻声说:“好久没见过孩子这么笑了,希望这个联盟能撑下去,让他们能多过几天安稳日子。”
杨帆看着那只风筝,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联盟的建立只是第一步,以后还会遇到更多问题——比如物资分配的矛盾,比如支援不及时的纠纷,甚至可能遇到其他据点的挑衅。但只要大家都抱着“活下去”的信念,就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
当天晚上,杨帆在帐篷里修改“区域生存联盟”的规则,把“警戒等级”和“贡献度统计”的细节补充进去。陈默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情报:“杨哥,侦查队刚才回报,废弃矿场里的‘影鼠’数量大概在二十只左右,还有一只体型特别大的,可能是‘影鼠王’。”
杨帆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锐利:“影鼠王?正好,明天就让它成为联盟成立后的第一个祭品。”他把修改好的规则叠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通知下去,今晚让兄弟们好好休息,明天早上,咱们跟小河湾、乱石岗的人一起,去会会那只影鼠王。”
帐篷外,月光洒在地上,像一层薄薄的霜。远处传来变异体的嚎叫,但这一次,杨帆没有像以前那样感到焦虑——他知道,从明天开始,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有另外两个据点的人,会跟他们一起,对抗那些威胁,寻找活下去的希望。而这三方齐聚的契机,也将成为他们在末世里,走向更广阔未来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