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下后,周围的孩子都悄悄挺直了腰板,吃饭的声音似乎都小了点,但气氛却更加热络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问着下午唱歌的事,陆云瑶一边吃着自己简单的饭菜,一边耐心地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意。
她学着孩子们的样子,挖了点鱼酱拌进糙米饭里,又夹了一小块豆角土豆,吃得格外香。
“陆老师,你吃饭真好看。”坐在她对面的刘玉芬腼腆地小声说。
陆云瑶愣了一下,随即失笑:“是吗?谢谢。你也好好吃饭,才能长高高。”
这一幕自然落在了不远处几位老教师的眼中。
他们原本对这位新来的、“有门路”的年轻老师带着点疏离和审视,此刻看到她如此自然地融入孩子们中间,毫无架子,和孩子们同桌吃饭、有说有笑,那份真诚和亲和力做不得假。
那丝隔阂不由得又淡了几分。一位头发花白的女教师脸上甚至露出了些许赞许的笑意。
下午的音乐课,气氛格外热烈。
陆云瑶没有选择孩子们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而是挑选了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歌词充满童趣的《小燕子》。
她先用清亮的嗓音完整唱了一遍。
“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跟着轻轻哼唱起来,小脑袋随着旋律一点一点,眼睛亮晶晶的,像盛满了碎钻。一个个小脸上写满了专注和欢喜。
陆云瑶耐心地一句句教唱,打着拍子。她的声音温柔又有力量,充满了感染力。
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努力跟着老师的节奏。
唱到“小燕子”时,声音格外甜软;唱到“穿花衣”时,好多孩子忍不住低头看看自己洗得发白的衣服,小脸上漾开纯真的笑容;唱到高音时,几个孩子憋红了小脸,仰着小脖子,努力把稚嫩的童音送上去,那专注又有点吃力的模样,可爱极了。
偶尔有个别唱跑了调,旁边的小伙伴会忍不住“噗嗤”笑出声,又赶紧捂住嘴,大眼睛滴溜溜地看老师,生怕被批评。
当全班孩子终于能整齐地、带着欢快情绪唱完这首歌时,下课铃也响了。
孩子们“啊——”地发出一片意犹未尽的叹息,瞬间又把陆云瑶围了个水泄不通。
“陆老师,这首歌太好听了!比《打靶归来》还好听!”刚才吼歌的陈德明大声宣布,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老师老师,”圆脸小包子周小雨又挤到最前面,一脸严肃地问,“小燕子明年春天真的会飞回我家房檐下做窝吗?我给它留个地方好不好?”
“陆老师!你明天还教我们唱歌吗?教新的!教新的!”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央求,小手抓住她的衣襟轻轻摇晃,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雏鸟。
陆云瑶被孩子们的热情包围,心里暖暖的,成就感满溢。“当然教!只要你们认真学,老师教你们更多好听的歌!”
放学后,陆云瑶走在回小院的路上,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一天的忙碌下来,身体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站在讲台上的感觉,与种菜、赶海截然不同,是一种被需要、被信任、传播知识与美好的充实感。
推开院门,小院安宁静谧。
她习惯性地第一时间走向她的“试验田”。
夕阳的金辉下,那几畦菜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小白菜和生菜的叶子已经舒展开来,嫩绿中透着一丝油亮。小葱也蹿高了一小截,绿油油的。番茄苗虽然还小,但也精神抖擞。
绿油油的一片小芽,看着就心情舒畅。
刚回到客厅,就听到院门被推开的声音。
顾辰翊回来了。他一身作训服沾着尘土,脸上带着一丝训练后的疲惫,但眼神在看到陆云瑶时,瞬间柔和下来。
“第一天上课,感觉怎么样?”他大步走近,很自然地伸手拂开她鬓边被风吹乱的一缕碎发,动作亲昵。
陆云瑶回过神,看着眼前风尘仆仆却眼神关切的男人,一天的新奇、兴奋、疲惫,仿佛找到了分享按钮。
她扬起脸,笑容灿烂得如同盛放的向日葵,带着毫不掩饰的分享欲和一丝小小的骄傲:
“顾辰翊!我跟你说,今天可太棒了!孩子们特别可爱!我教他们唱《小燕子》,他们都学会了,唱得可好听了!”
她像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分享着课堂上的趣事,孩子们的反应,以及被孩子们围着叫“陆老师”时那种满溢的幸福感。
夕阳的余晖落在她神采飞扬的脸上,那双杏眼里闪烁着动人的光彩,比任何宝石都璀璨。
顾辰翊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深邃的眼眸专注地凝视着她,里面映着她生动的眉眼和跳跃的喜悦。
训练场上的硝烟和尘土仿佛在这一刻被彻底洗净,心口被一种温热的、名为“家”的满足感填得满满当当。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她的快乐和投入。这种发自内心的、充满生命力的光彩,比任何精心打扮都要动人。
直到陆云瑶说得口干舌燥,微微喘息,顾辰翊才低低地笑出声,大手揉了揉她的发顶,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与宠溺:“嗯,我就知道,我的瑶瑶是最棒的陆老师。”
他俯身,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个带着海风与阳光气息的吻,声音低沉而笃定:“累了吧?想吃什么?今晚我来做,慰劳我们辛苦的陆老师。”
陆云瑶顺势依偎进他怀里,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温暖和令人心安的力量,上了一天课带来的兴奋和疲惫,都在这个怀抱里奇异地平复了。
“想吃你做的面条……”她声音软糯,带着点撒娇的意味,“要打卤面,多放点肉酱!”
“好。”顾辰翊应得干脆,低沉的声音里是满满的宠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