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朝堂,白庚顶着更大的黑眼圈,提出了组建“六部辅助班子”的请求。
果然,江南士族官员们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集体跳脚反对,骂声一片,什么“僭越”、“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的帽子一顶接一顶地扣过来。
太子白威这次倒是记得了自己的“人设”,象征性地、软绵绵地反驳了几句:
“六弟…此举…是否有些操之过急?恐引人非议啊…”
那语气,与其说是反对,不如说是提醒。
白穆高坐龙椅,看着下面江南士族气急败坏的样子,心里乐开了花,直接拍板:
“准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梁王尽管去选人,朕支持你!”
江南士族们只觉得眼前一黑,他们仅存的容身之地,又被狠狠压缩了一大块!
白庚雷厉风行,立刻从六部底层选拔了一批有才干却受排挤的寒门官员,组建了名为“六科府”的机构,就设在中书省衙内。
所有入选者,皆称“六科郎中”。
柳青任“六科左给事中”,总管六科府事务;
萧羽任“六科右给事中”,协助柳青并负责“特殊”事务,主要是坑人。
有了这支生力军的加入,中书省这台庞大的国家机器终于摆脱了瘫痪,开始重新高效运转起来!
不久后,柳明、董允之和路清杰也将精心制定的详细计划呈递上来。
白庚立刻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他的三大惠民工程:
廉租房、福利院,以及以梁王府为基础改造扩建的“南靖大学”,专注教授工科、理科,同时扩建太学,强化文科教育。首先在京城及其他六座重要城市进行试点。
白穆同意后,白庚也从梁王府搬了出去,去了另一个小点的宅院。
暮雨柔欣喜地发现,随着这些利国利民的政策一步步推行,白庚那本厚厚的孽债账本,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销账!
照这个趋势下去,偿还原主造下的罪孽指日可待,剩下的,就是全力阻止那些尚未发生的悲剧了。
江南士族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开始了疯狂的反扑!
第一招,操纵盐价,垄断漕运!
一时间,整个南靖盐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甚至出现了抢盐风潮。
然而,萧羽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她直接找上了那些常年被官府打击的私盐贩子,开出条件:
只要你们的盐质量过关,朝廷可以给你们颁发“特许经营”牌照,合法卖盐!
连续授权了五家最大的私盐团伙后,这五位瞬间“洗白”上岸,成了拥趸朝廷的新兴大盐商,凭借其灵活的渠道和价格优势,硬生生从江南士族手里把盐业市场抢了过来!
江南士族第二招,疯狂发行“印子钱”,企图搞崩南靖的经济体系。
萧羽的反应更干脆:
直接派兵封了两家跳得最欢、背景最深的江南钱庄!
并公开声明:朝廷绝不承认任何形式的“印子钱”,只认可由中书省授权钱庄发行的官方银票!
一下子就把金融财政大权牢牢抓回了中央!
江南士族第三招,利用自身还在职位上的便利,在各地制造行政混乱,政令不出中书省。
这下可把萧羽开心坏了!
她正愁没借口收拾他们呢!
她立刻让白庚上奏,以“渎职无能、制造混乱”为由,弹劾了跳得最欢的吏部尚书钟宏治,然后顺势撤换了一大批江南士族出身的官员,直接将六科府培养的寒门官员派去接管实权!
又断了江南士族一臂!
就在这你来我往、见招拆招的激烈交锋中,大半年时间一晃而过。
江南士族屡战屡败,损失惨重,终于被逼到了悬崖边上,准备走向白穆父子早已为他们铺好的那条路——造反!
然而,就在白穆和白庚摩拳擦掌,兴致勃勃地准备迎接这“收官之战”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让父子三人全都傻了!
江南士族…居然提前发现了太子是卧底?!
原因出在太子妃栾娇娥身上。
太子白威毕竟与太子妃感情深厚,眼见决战在即,他于心不忍,想让栾家抽身而退,便让太子妃悄悄通知其父栾迭云,让他不要再跟江南士族搅和在一起,赶紧划清界限。
谁知栾迭云这个老糊涂,或许是为了显示自己“消息灵通”,或许是为了在江南士族内部争取更多话语权,竟然扭头就把这个惊天秘密在江南士族的内部会议上说了出来!
江南士族们当场就炸了锅!
什么?!我们倾尽资源、冒着杀头风险扶持的太子,居然是个卧底?!
他一直都想灭了我们?!
钟宏治气得差点脑溢血,吼道:
“既然太子靠不住!那干脆就反了他娘的!到时候…咱们拥立莫老做皇帝!”
莫廷晟一听,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连连摆手:
“滚蛋!快滚蛋!乱臣贼子和谋朝篡位的千古骂名,老夫可不背!”
这就是文人集团的局限性,或者说封建儒学的桎梏
——每个人都极度爱惜羽毛,追求身后的清名,反而在最关键的时刻束手束脚。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百姓生活确实在改善,白庚的政策赢得了民心。
此时造反,师出无名,振臂一呼,谁搭理你?
再者,看看历史上被骂了几百年的司马家,就知道在古代,文人集团想篡位,得顾虑多少事情,得做多少前期铺垫和心理建设!
栾迭云哭丧着脸问:“那…那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最终还是老奸巨猾的莫廷晟站了出来,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光芒:
“他白穆…难道就只有一个儿子吗?!”
众人一愣。
莫廷晟缓缓道:“我们要找…就得找一个无依无靠、对皇位有极大野心、容易操控…而且,最好还跟我们有点香火情的…”
一个人的形象,逐渐在所有在场江南士族的脑海中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