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事情圆满解决,四人便准备告辞。
就在这时,白庚猛地一拍脑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出声喊道:
“诶!董尚书!您留一步,我还有点事想请教您。”
已经一只脚迈出门槛的董允之,闻言身体猛地一僵,心瞬间凉了半截!
他缓缓回过头,只见闵文苑、胡破虏、郭子敬三人,此刻脚步快得堪比凌波微步,身影一闪就已经消失在走廊尽头,压根没半点等他的意思!
董允之:“!!!”
完犊子了!秋后算账来了!
难道…难道刚才只是麻痹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要单独收拾我?
难道我今日也要体验一把何侍郎的终极待遇
——被扒光了扔出梁王府?!
他的脸,瞬间变得比苦瓜还苦。
董允之被白庚单独留下,心里那叫一个七上八下,小腿肚子都开始转筋。
他勉强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都带上了颤音:
“王…王爷啊…还…还有什么吩咐咩?”
这尾音拖的,活像是要被拖出去砍头前的最后遗言。
白庚被他这“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腔调搞得一愣,疑惑地挠挠头:
这老头子怎么回事?刚才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一副要英勇就义的模样?
他哪知道董允之脑子里已经上演了全套《梁王府受难记之尚书篇》了。
“董大人不必紧张,来来来,坐,坐下说。”
白庚再次将董允之让进书房,态度那叫一个和蔼可亲。
可越是和蔼,董允之心里就越发毛
——黄鼠狼给鸡拜年,它笑得越甜,鸡就越危险啊!
白庚没察觉对方丰富的内心戏,兴致勃勃地开始阐述他的“廉租房+技能培训+就业安置”一条龙慈善计划,越说眼睛越亮。
董允之初时还战战兢兢,听着听着,神色逐渐变得专注和惊讶。
他细细品咂着白庚话里的细节,越品越是心惊!
这计划…环环相扣,考虑周详,并非一时头脑发热!
若是真能推行开来,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不仅能解决流民安置问题,还能促进生产,稳定治安…若是在京城试点成功,甚至可以向全国推广!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和功德啊!
但旋即,一个巨大的疑问如同冰水浇头,让董允之瞬间冷静下来:
这真是白庚能想出来的?
按他对这位爷的了解,这计划背后真正的目的,八成是想借此由头,让朝廷出面督办,然后他白庚就能名正言顺地插手其中,上下其手,狠狠地再捞上一笔!
对!一定是这样!
可…董允之偷瞄了一眼说得口水横飞、眼神“清澈”的白庚,又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可是…以这活阎王的脑子,他能想出这么…这么精巧的捞钱借口吗?
难道他身边出了高人?
柳青?
那孩子看着正直,不像啊…柳明家教也严…那是谁?
不管了!董允之瞬间下定决心:
这计划是好的!但绝对不能让你白庚来搞!好东西到了你手里也得变味儿!
他捋了捋胡子,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愁苦表情,开始施展拖字诀:
“王爷此策,心系百姓,立意高远,老臣佩服!但是…难啊!”
白庚正说到兴头上,被泼了盆冷水,忙问:“难在何处?”
“钱啊,王爷!”
董允之两手一摊,演技精湛,
“朝廷如今,北边要防着北齐蛮子屡屡挑衅,军费开支巨大;
南边长江汛期将至,赈灾又是一大笔银子!
国库实在是…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啊!实在是…拿不出这笔额外的支出来推行王爷的善政了。”
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先说朝廷没钱,然后我回头就把你这计划润色一下,写个折子偷偷递给太子殿下!
就说是梁王的构想,让太子来跟你交涉!
太子殿下虽然也宠你这个弟弟,但在这种大是大非和实际政务面前,可比陛下清醒得多!绝不会让你胡来!
“不用朝廷出钱!”
白庚把胸脯拍得砰砰响,豪气干云,“这钱,我梁王府出了!”
为了增加说服力,他忽然又想起长江水患,赶紧追加投资:
“对了!董大人,长江水患捐款是吧?本王也捐!必须捐!倾家荡产也要尽一份绵薄之力!”
董允之:“!!!”人傻了。
他听过恶人转性不再作恶的,没听过转性能直接往圣人方向一键切换的啊!
这已经不是转性了,这是换了个内核吧?!
自己出钱搞慈善?还要额外捐钱赈灾?
这还是那个雁过拔毛、铁公鸡路过都要薅下几根毛的梁王吗?
董允之本来笃定白庚是想借机捞钱,现在彻底迷茫了。
他小心翼翼地问:“王爷…您跟老臣说这些,是希望老臣…在朝中为您进言,推荐您来督办此事?”
白庚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不是不是!我就想问问您,您是工部尚书,懂这个——盖一间能住人的房子,大概要多少钱?本王不太了解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