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把笔帽拧回来,随手放在桌角。投影屏还亮着,那条老人改装路灯的录音案例静静挂在协作平台首页,点赞数停在九十九。
会议室里多了三个人。
他们穿着深色西装,提着黑色公文包,坐在靠墙的位置,一言不发。法务团队到了。
对面坐着的男人换了件浅灰衬衫,袖口扣得一丝不苟。他是海外科技联盟的首席商务官,名字叫林诚。昨天刚从吉隆坡飞来,眼下有点青。
“刚才那段录音我看了。”林诚开口,“我们那边也有这样的老太太,自己接电线修水泵。她不会写字,但手比谁都稳。”
老夫子点头:“所以我们今天谈合同,不是为了防人,是为了让人敢动手。”
他抬手点了点屏幕,把页面切到合作协议草案。“你们的初稿我已经读了三遍,技术共享这一条写得挺宽。”
林诚没说话,只轻轻敲了两下桌面。
老夫子也不急,打开平板,启动金手指。文件上传的进度条走完,三秒后,三条红色标记跳了出来。
他把平板转向自己,没出声。
旁边法务组的小王探头看了一眼,眉头立刻皱起。他悄悄给同事递了个眼神,对方低头翻合同第十七条。
“咱们先说第一条。”老夫子合上平板,语气像在聊天气,“技术改进这块,你们写的‘所有衍生设计归双方共有’——听起来很公平,其实谁都不敢改。”
林诚挑眉:“怎么讲?”
“比如你们团队把外壳换成铁皮,能多撑十天盐雾腐蚀。这算不算衍生?我们要是拿去申请专利,是谁的名字?你们要是不让我们用,我们以后还能不能继续优化?”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林诚摸了摸领带结:“我们的意思是,合作就要共享成果。”
“我同意。”老夫子说,“但共享不等于模糊产权。谁投入人力物力做出来的改进,产权归谁,这是鼓励创新的基础。我们可以联合署名发表,也可以互相授权免费使用,但不能一开始就说得太笼统。”
他说完,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修订版,推过去。
林诚接过,翻开看了五分钟。期间没人说话。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
他终于抬头:“你们建议改成‘改进方拥有产权,另一方可非独占、无偿使用’?”
“对。”老夫子说,“这样你们改了东西不怕被我们拿走,我们也敢放开让你们本地化调整。双赢。”
林诚盯着纸面又看了一会儿,慢慢点头:“可以谈。”
接下来是争议解决地的问题。
原合同写着“一切纠纷提交乙方所在地法院管辖”。乙方是他们。
老夫子没直接反对,而是问:“如果我们在马来西亚设了技术支持点,那以后算哪边的地?”
林诚愣了一下。
“不如换个方式。”老夫子说,“选个中立地,比如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谁都不吃亏,程序也快。”
林诚沉吟片刻:“我们需要内部确认。”
“没问题。”老夫子说,“等你们回复。不过建议早点定,不然万一将来有个小争执,光扯管辖就得耗三个月。”
最后一项是付款节奏。
对方要求首款付百分之六十,设备交付前结清全款。
老夫子看完直摇头:“我们还没发货,你们钱都付完了,后面发现问题谁还有动力改?”
“这是行业惯例。”林诚说。
“可我们不是卖货。”老夫子说,“我们是帮人建系统。如果第一套装上去发现电压不稳,要改电路,改完还得测试,这些都要时间。你们一口气把钱掏空了,中途想退都没办法。”
他顿了顿:“不如按里程碑走。签约付三十,样机验收二十,现场部署完成再付四十。你们控制风险,我们也活得踏实。”
林诚这次没马上回答。他转头和随行人员低声说了几句,掏出手机打了半分钟电话。
挂掉后,他看向老夫子:“前三条都能接受修改。但我们加一条:如果项目延期超过两个月,你们得提供额外培训作为补偿。”
“可以。”老夫子说,“但前提是延期不是因为本地供电不稳定或者材料不到位。”
“成交。”林诚伸出手。
两人握手,会议室气氛松了下来。
法务组开始逐条核对双语版本。中文和英文对照着一行行过,每改一处就打勾确认。
老夫子起身走了两圈,顺手给每人倒了杯茶。林诚接过杯子时笑了:“我以为谈判都是冷着脸。”
“那是因为很多人只想赢。”老夫子说,“我们只想把事做成。”
合同最后一页签完,已经是下午四点。
林诚收好自己的副本,盖上签名章。他站起身,和法务组一一握手,然后回头看向老夫子:“下一步什么时候开始?”
“明天。”老夫子说,“第一批模块下周出厂,你们的人可以随时来监造。”
“好。”林诚点头,“我会安排工程师对接。”
他走到门口,忽然停下:“那个老太太……她的改装方案,我们会印成手册,发给所有渔村站点。”
老夫子笑了:“告诉她,编号001,全球通用。”
林诚也笑了一下,推门出去。
会议室只剩老夫子和法务三人。
小王收拾电脑时问:“真让他们免费用改进技术?”
“不是免费。”老夫子说,“他们用我们的基础架构,我们用他们的实践经验。这才是真正的交换。”
他打开笔记本,调出下一阶段计划表。
屏幕最上方写着:“市场协同策略预览”。
下面列着三项:
一、东南亚五国技术巡讲路线规划;
二、本地化培训师认证标准草案;
三、跨境联合研发基金设立提议。
老夫子点开第一项,地图上跳出七个红点。他正准备标注优先级,手机震了一下。
是林诚发来的消息。
“刚想起来,你们视频里那个用pVc管做防水壳的年轻人,他叫阿强。他爸是我们镇电工,干了三十年。”
老夫子回:“记得。”
“他说想学完整电路设计。”林诚接着发,“能不能让他参加你们下一期线上课程?不限名额,他们几个都想报。”
老夫子打字:“课程不限报名,但要通过基础测试。”
对方很快回复:“他们昨晚就开始刷题了。”
老夫子把这条消息转发进内部群,附了一句:“第七个红点,加急处理。”
他关掉聊天窗口,重新看向大屏。
这时法务组长轻声说:“其实刚才有个细节我没提。”
“你说。”
“第十八条,关于数据归属……他们删了一句话,原本写着‘运营期间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归甲方所有’。”
老夫子眯了下眼:“现在呢?”
“改成‘由双方共同管理,使用须经对方书面同意’。”
老夫子没说话,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三秒后,他打开金手指,把最新版合同重新上传。
系统扫描完毕,弹出绿色提示框:【风险等级:低。建议监控执行期数据共享频率与访问权限变更记录】。
他点点头,关闭程序。
“留个提醒。”他对法务组长说,“半年后查一次他们的数据调用日志。”
“明白。”
窗外天色渐暗,城市灯光一层层亮起。
老夫子站起身,活动了下肩膀。他拿起桌上的钢笔,习惯性地拧开又拧上。
投影切换到协作平台后台。
新消息不断跳出。
一条来自吉隆坡:【阿强上传了自制接线盒视频,标签#第一次独立作业】
另一条来自棉兰:【渔村站点反馈,新密封圈在暴雨中连续运行七十二小时无渗漏】
还有人留言:【能不能出个防鼠咬电缆的方案?这里的老鼠专啃电线】
老夫子一条条看过去,随手点了几个赞。
他正准备退出页面,突然注意到一个新提交的文档。
标题是:《关于将太阳能控制器接入老旧渔船发动机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署名:林工-渔村技术组。
附件里有手绘图纸、实测电压表截图,还有一段语音备注。
他点开播放。
里面是个年轻男人的声音,带着浓重口音:“我们试了三种接法,第二种能让发动机提前十五分钟启动。就是……有点怕烧主板。你们看看行不行?”
声音结束前,背景传来海浪拍打船身的哗啦声。
老夫子把这段听了三遍。
他打开回复框,敲字:
“第二种接法可行,但要在电源入口加装保险丝。规格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