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刚放下笔,会议记录本上还留着最后一行字。他的水杯早就凉透了,但没人再进来催他去开会。
手机震动了一下。
不是系统通知,是一条微信。行政部小张发来的截图,标题是《国内智能电网技术迎来重大突破》,下面挂着他们公司的名字。
他还没来得及点开,邮箱提示音就响了。
又一封。
“尊敬的老夫子先生:我台《创新中国》栏目组诚挚邀请您接受专访……”
他扫了一眼发件人,是国内一家知名财经频道。往下拉,类似的邮件塞满了收件箱,时间最近的一封是三分钟前发的。
他打开办公桌抽屉,拿出一个U盘插上电脑。这是金手指的物理接入端口,每次调用核心功能都得手动授权。
屏幕上跳出界面。
【媒体动态监测系统已启动】
【72小时内共收到专访请求137条,覆盖文字、电视、网络平台等各类媒体机构】
【正在按公信力、受众质量、报道历史倾向进行三维评级】
进度条飞快推进。
两分钟后,结果出来了。
A类媒体12家,b类43家,c类82家。金手指在c类名单旁边标了个红叉,写着:“存在标题党风险,建议屏蔽”。
老夫子点了点A类里的三家——一家国家级经济日报,一家行业深度周刊,还有一家有海外传播渠道的科技视频平台。
“就这三家。”他说。
公关总监李姐正好敲门进来,手里抱着一叠资料。“我们也在筛,觉得可以多接几家地方台,覆盖面广。”
“我们现在不是要让人知道。”老夫子看着屏幕,“是要让对的人听见。”
李姐顿了一下,“你是想立标杆?”
“对。”他把U盘拔下来,“流量不等于影响力。有些媒体写完稿子,标题都能给你改成‘天才疯子还是骗子?’”
李姐笑了,“那倒是真的,上周还有个公众号说我们拿国家补贴养闲人呢。”
“所以不能乱接。”老夫子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这三场专访,必须传递三个信息。”
他在白板上写下:
第一,技术是真的。
第二,团队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第三,目标不是赚钱,是推动行业发展。
李姐一边记一边点头,“但光说这些太干了,媒体喜欢故事。”
“有。”老夫子坐回椅子,“让他们查查三个月前,我们测试新材料那天,凌晨三点还在改参数的日志记录。还有专利审批期间,技术组连续熬了四个通宵的事。”
“你是想讲人?”李姐眼睛亮了。
“技术是死的。”他说,“人才是活的。”
李姐立刻转身出去安排,临走前回头问:“要不要准备西装?摄像机会拍全身。”
“穿工装就行。”老夫子低头看自己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夹克,“我又不是演员。”
办公室安静下来。
他打开内部通讯系统,把技术组负责人叫了过来。
“把那天的数据室监控调一段出来。”他说,“挑小王趴在桌上睡着那段,再截几张大家围着服务器讨论的图。”
“这也能给媒体?”技术组负责人有点迟疑。
“为什么不能?”老夫子反问,“他们以为科学家都穿着白大褂喝咖啡?我们就是在桌子边啃包子把事做出来的。”
那人笑了,“那我把老赵上次来谈合作,被我们晾在会议室等了四十分钟那段也剪进去?”
“别。”老夫子摆手,“这次不提他。现在我们要抬高姿态,不说别人坏话。”
“明白了。”那人点头,“那我让小李整理原始日志备份,顺便把打印机吐出专利批文那张照片找出来。”
“可以。”老夫子说,“但别当重点。重点不是结果,是过程。”
人走了以后,他又打开金手指,输入新指令:“分析这三家媒体近期报道主题偏好。”
系统很快给出结论:
经济日报最近关注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链带动效应;
行业周刊偏爱技术细节背后的研发故事;
科技视频平台则倾向于展现企业家个人特质和决策瞬间。
老夫子盯着最后一条看了几秒,然后在笔记本上写了几个关键词:冷静、务实、坚持。
他想起大番薯昨天打电话时说的话。
“你们现在可牛了!连楼下卖煎饼的大妈都知道你姓啥!”
他还记得自己当时回了一句:“她要是知道我上周为了省五十块快递费自己扛设备上楼,就不会这么说了。”
想到这儿,他忍不住笑了一下。
手机又响了。
李姐发来消息:三家媒体初步沟通完毕,时间已协调。
第一家明天上午十点到,经济日报的文字记者加摄影记者两名;
第二家后天下午,周刊派了主编亲自来;
第三家大后天录视频,需要布置一个简洁专业的访谈空间。
“定在多功能厅。”他在回复里写,“背景放我们系统的运行模拟图就行,别挂横幅。”
“不搞欢迎仪式?”李姐问。
“我们不是搞庆典。”他说,“是接受采访。”
李姐秒回一个大拇指。
他关掉聊天窗口,打开ppt模板。公关团队已经做好了初版应答提纲,厚厚二十页,全是数据图表和技术术语。
他翻了两页就合上了。
太硬。
媒体要的不是说明书,是能让人记住的话。
他重新建了个文档,只写了三段话。
第一段讲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因为现有电网调度太僵化,浪费能源;
第二段讲最难的时候——材料反复失败,投资人撤资,有人劝他们放弃;
第三段讲拿到专利那天——没人喝酒庆祝,所有人都累得直接睡在办公室。
写完他看了一遍,删掉所有形容词,只留下事实。
这才像样。
他把文件发给李姐:“照这个方向改。”
不到十分钟,新提纲回来了。简洁,清晰,有节点,有温度。
他在“团队协作”那一节加了一句批注:提到具体人名时,优先说一线技术人员,不要只提管理层。
李姐回复:明白,突出基层贡献。
窗外天色渐暗。
他站起来活动肩膀,发现走廊灯都亮了。平时这个时候早没人了,今天好几个办公室还亮着。
他知道他们在忙什么。
不只是配合采访材料,更是一种集体情绪——憋久了,终于有机会说句话。
但他不能让他们说得太多。
分寸很重要。
他走到茶水间泡了杯速溶咖啡,热水冲进纸杯的声音特别响。
回来路上碰见秦先生拎着饭盒进来。
“听说你要上报纸了?”秦先生笑着问。
“哪有那么夸张。”老夫子摇头,“就是聊聊工作。”
“那你可得说清楚。”秦先生认真道,“我们可不是靠运气做成的。”
“我知道。”老夫子说,“所以我才挑这三家媒体。”
两人站在门口聊了几句, mostly about how the team had stayed focused during the tough months.
说完秦先生走了,老夫子回到座位,把三场采访的时间表打印出来。
他一张张看过,确认无误后放进黑色文件夹,放在桌角最显眼的位置。
明天第一场,十点整。
他看了眼墙上的钟,八点四十七。
起身关灯。
办公室陷入半暗,只有电脑屏幕还亮着。
他最后检查了一遍金手指的日程提醒,确认没有遗漏。
正准备拔钥匙锁门,手机又震了。
是系统自动推送。
【关联企业动态更新:老赵旗下公司今日新增两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分类编号与我方分布式能源模块相近】
老夫子盯着那行字看了三秒,嘴角动了一下。
他没回消息,也没打电话给任何人。
只是转身走回办公桌,从抽屉里取出一支红笔,在明日采访流程表的背面写下两个字:
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