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把手机扣在桌上,盯着屏幕黑下去。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落在键盘上,反光晃了一下他的眼睛。他没动,只是坐着,脑子里还在转着那件事。
张姨不是退休。
她是被踢出去的。
没人通知她,也没人跟她谈补偿,就这么让她自己慢慢感觉到不对劲,然后乖乖走人。这种事他见过,公司想省一笔钱,又不想背骂名,就用这种方式赶人。
可张姨不一样。她在这儿干了十年,天天早来晚走,连下雨天都多拖一遍地。这样一个人,不该是这种下场。
他想起昨晚秦先生家吃饭时的情景。母亲终于肯让儿媳帮她买洗衣液,妻子也主动给老人拉外套。那时候屋里有笑声,电视播着广告,一切都在变好。
可今天站在这里,他又觉得哪里不对。那种感觉不像吵架,也不像冷战,而是一个人明明还在干活,心却已经走了。
他不能装作不知道。
但他也不能直接冲上去问领导为什么裁她。这种事讲证据,讲流程,光靠一腔热血没用。
他得知道更多。
比如她以前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来当保洁?有没有签正式合同?家里还有没有别人靠她吃饭?
这些问题,坐在工位上查不到。
他得换个办法。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旧钢笔。笔帽上有道划痕,是他第一次失败时留下的。那年他想帮一个司机师傅讨说法,结果对方怕惹事,死活不肯开口。最后他用了这支笔,在对方签字的离职单上轻轻划了一下。
第二天,他就知道了真相。
他知道这东西不能随便用,用了就会留下痕迹。但这次,他觉得值得一试。
他打开电脑,输入内网账号。登录要验证码,他输完后跳进系统,搜“张丽华”。
无结果。
他又试了“保洁”“外包”“后勤人员”,全都看不到名字。
正常员工都能查到部门和入职时间,这些人就像不在系统里一样。
他靠在椅子上,手指敲着桌面。
看来这条路走不通。
他必须想办法靠近她,至少得让她的情绪波动能被金手指捕捉到。
午休铃响了,办公室的人陆续起身去食堂。他没动,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才拎起包往外走。
他不去食堂,去了茶水间。
茶水间空着,只有窗边的小凳子还在原地。那个印着牡丹花的保温杯也不见了。
他坐下,假装翻文件。其实是在等。
十分钟后,走廊传来清洁车轮子的声音。声音很轻,但节奏熟悉——先是左轮卡一下,再右轮跟上,这是张姨推车的习惯。
她来了。
老夫子低头看文件,耳朵却竖着。门被推开一条缝,清洁车先进来,然后是她。
他故意把笔掉在地上,弯腰去捡。身体往前倾的时候,肩膀轻轻碰到了她的手臂。
一次接触完成。
他捡起笔,坐回位置,继续翻文件。她开始擦水槽,动作比早上利索了些。
等她挪动清洁车准备离开时,他忽然站起来,把椅子往旁边拉了一下。
“您小心点,这椅子有点卡。”
她愣了一下,点点头,推车过去。
就在车轮经过他脚边时,他顺势扶了一把,手背不经意蹭过她的袖口。
第二次接触。
他心跳快了一拍。
还差一次。
他走出茶水间,跟在她后面慢慢走。到了楼梯口,她停下,抬头看了眼楼上。
他快走两步,装作着急下楼,从她身边挤过去,手肘轻轻撞了下她的胳膊。
第三次接触完成。
系统提示弹出:目标已绑定,是否启动深度扫描?
他点了确定。
眼前画面一闪,像是有人快速翻动相册。一张张模糊的影像掠过——
高楼,玻璃墙,会议室长桌。
一个穿西装的女人坐在角落,手里拿着文件夹,眉头皱着。
桌上摆着名牌,看不清字,但那人侧脸熟悉。
接着是一张纸被撕成两半,一半飘在地上,上面有印章和几个字:“任命”。
深夜,办公室灯还亮着,同一个女人坐在桌前,头埋在手里。
再后来是医院走廊,她站在门口,手里攥着病历本,脸色发白。
最后是她穿着现在这件洗得发白的工装,低头扫地,影子拉得很长。
画面结束。
系统给出判断:该个体曾处于高压决策岗位,后经历重大人生转折,主动隐退概率低于百分之十七。
老夫子坐在楼梯台阶上,没动。
他原本以为她就是个普通阿姨,最多做过几年行政或者仓库管理。可这些画面说明,她以前的位置不低。
而且不是自己想下来的。
他回到工位,拿出笔记本,写下几行字:
高管 → 变故 → 下沉 → 隐藏
中间缺了一环。
是什么事让她从管理层掉到保洁岗?家庭问题?健康?还是公司内部斗争?
他需要旁证。
他起身,往行政部走。那边有个文员小陈,平时爱聊天,消息灵通。
他走到门口,看见小陈正在贴团建通知。就是昨天小王说的那个“欢送仪式”。
他走过去,笑着打招呼:“贴这个呢?”
小陈回头,“哎哟,老夫子,吓我一跳。”
“看看都有谁。”他凑近看了看名单,“张姨也在啊。”
“嗯,还有老刘,前台小周也算一个。”
“张姨看着挺稳重的,以前在哪儿干过你知道吗?”
小陈想了想,“听说早年在宏远集团待过。”
“宏远?”老夫子心里一震。
那是本市老牌大企业,做地产和贸易的,十几年前风头很猛。
“是不是管事的?”
“这就不清楚了,反正有人说她以前是项目主管之类的。”
“项目主管?”老夫子重复了一遍。
小陈压低声音:“这些事别乱传啊,现在谁还提从前的事?”
说完就把通知贴好,转身回了办公室。
老夫子站在原地没动。
宏远集团,项目主管。
如果真是这样,那她不是降级,是坠落。
他回到座位,打开浏览器,搜“宏远集团 女性 中层 离职”。
结果全是新闻稿和招聘广告。
他又换关键词:“宏远 项目主管 张丽华”。
还是没结果。
他不死心,打开公司内网论坛,翻旧帖。五年前的帖子大多没人回,页面沉得厉害。
他一页页往下拉。
突然看到一个匿名帖,标题是:“后勤部张姐原是宏远项目主管,因家庭变故来此重头做起”。
发帖时间是三年前,账号已注销。
内容只有一段话:
“亲眼见她签过报销单,字迹和当年宏远发文的签名一样。问过她,她笑了笑说‘人都会变的’。后来听说她儿子生病,花了几十万,老公跑了。她为了还债,什么都肯干。”
帖子下面没人回复。
老夫子盯着看了很久。
他合上笔记本,打开手机备忘录,新建一条记录:
“找老刘聊聊——他和张姨同期进公司。”
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快下班了。
办公室的人陆续收拾东西走人。灯光一盏盏灭掉,走廊渐渐暗下来。
他没走,坐在位置上,电脑屏幕还亮着,停留在论坛页面。
窗外天色发灰,楼下的停车场亮起路灯。
他忽然想起什么,打开搜索框,重新输入“宏远集团 项目主管 张丽华”。
这次加了个词:“2013”。
页面跳出来一条旧新闻链接,标题是:
《宏远地产优秀员工表彰大会圆满举行》
他点进去。
照片里一群人站台上领奖,中间有个女人穿着深色套装,胸前挂着红花,手里拿着证书。
脸很瘦,但眼神坚定。
正是张姨。
放大照片,证书上写着:
“授予张丽华同志‘年度杰出项目经理’称号”。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8日。
他盯着那张脸看了很久。
十年前,她是站在台上的优秀员工。
十年后,她在楼梯间低头擦地,连一句正式告别都没有。
他关掉网页,拿起手机,把那条新闻截图保存。
然后站起身,把椅子推回桌下。
他走出办公室,走廊灯已经暗了大半。他沿着墙边走,脚步很轻。
走到楼梯口时,他停下,回头看了一眼。
茶水间的门开着,清洁车不见了,窗边的小凳子也收走了。
只有地上一道湿痕,像是刚拖过。
他转身下楼。
第一级台阶踩下去时,听见头顶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他抬头。
一个身影正从四楼拐角往下走,手里提着布袋,帽子压得很低。
是她。
他站着没动,等她走近。
她看见是他,顿了一下,想绕开。
他开口:“张姨。”
她停住。
“明天……还能见到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