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声还在主控屏上闪着红光,老夫子的手已经按在键盘上。他没走,电梯门合上前那一瞬,他看到了FutureLink_office的登录请求,像条蛇悄悄探出了头。
他转身回来,重新坐进椅子,外套都没脱。手指在控制台敲出一串指令,封锁了数据库备份的远程访问权限,并启动日志追踪。系统反馈显示,对方只停留了七秒,像是试探,又像是故意留下痕迹。
办公室安静得只剩风扇转动的声音。他揉了把脸,眼睛有点发涩,但脑子不能停。他知道,老赵这一步只是开始,真正的攻击还在后头。
就在他准备调取Ip跳转路径时,门被轻轻推开了一条缝。
“你还没走?”
声音不高,却让他愣了一下。
陈小姐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保温餐盒,穿着米色风衣,头发简单地扎在脑后。她没等回应就走了进来,顺手把门带上。
“这么晚了,你还在这儿盯系统?”她把餐盒放在桌角,打开盖子,一股热汤的香气散出来。
老夫子看了眼那碗还冒着气的汤,又看了眼她:“外面现在一堆人在骂我,你还敢来?”
“为什么不敢?”她反问,“我又不是来看热闹的。”
他扯了下嘴角:“可你现在站在我这边,别人会说你是同伙。”
“那又怎样?”她干脆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我做事从不看风向,只看人。”
老夫子沉默了几秒,低头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流。那些跳动的数字像一群蚂蚁,啃噬着公司的声誉。他已经很久没被人这样直接支持过了。
“你不该来的。”他说,“这事没那么简单。”
“我知道不简单。”她掏出手机,点开一个文档,“所以我也没空说废话。这是我拟的一段声明,准备发给几个认识的行业媒体主编。他们不一定全登,但至少能让外界听到另一种声音。”
他瞥了眼她的手机屏幕,上面写着:“关于近期舆情事件的几点观察——来自第三方合作方的视角”。
“你写这个干嘛?”
“拆逻辑漏洞啊。”她语气自然得像在讨论天气,“比如那个‘苦肉计顶茶杯’的说法,大番薯连自己工牌都经常忘带,还能演戏?谁信?再说你们系统升级的技术细节,连客户都没公开,怎么就被‘内部爆料’说得一清二楚?这不明显有问题?”
老夫子忍不住笑了下:“你还真研究了?”
“当然。”她抬眼看他,“你以为我平时白开会?每次你讲战略方向,我都记笔记。你这个人,嘴上不说狠话,做事却从不留死角。我不信你会造假,更不信你会靠演戏博同情。”
这话像一盆温水,浇在他绷紧的神经上。
他盯着屏幕,声音低了些:“可现在网上全是情绪,没人想听逻辑。”
“那就让逻辑慢慢浮上来。”她合上手机,“我已经联系了三位业内观察员,他们愿意以个人名义发点评。只要有一两条正向内容能冲进热搜前二十,就能打断现在的负面节奏。”
老夫子没说话,手指无意识地敲了两下桌面。
他知道她在冒风险。作为合作方代表,公开站队一家陷入舆论风暴的企业,轻则影响职业形象,重则被同行孤立。但她好像一点都不怕。
“你图什么?”他终于问。
“图你说的是真话。”她直视着他,“图这家公司没辜负客户信任。也图……你别一个人扛着。”
这句话落下,办公室突然安静了几秒。
门外走廊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接着是刷卡开门的声音。秦先生推门进来,手里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看到陈小姐在场,脚步顿了一下。
“哟?”他眉毛一挑,“咱们指挥部今晚升级成双人模式了?”
“别贫。”老夫子回了一句,“说正事。”
秦先生把电脑放在桌上,打开系统界面:“技术部刚做完一轮压力测试,新防御协议运行稳定。另外,我们锁定了刚才那次异常登录的wi-Fi信号源,确实是FutureLink_office,mAc地址匹配成功。”
“好。”老夫子点头,“把这条证据链整理出来,先存档,暂时不对外放。”
“明白。”秦先生转向陈小姐,笑着问,“您这是亲自下场参战了?”
“不然呢?”她耸肩,“总不能看着朋友被打成筛子还不吭声吧。”
“哎哟,‘朋友’都叫上了。”秦先生故意拖长音,“老夫子,你这运气比我强多了,我加班十年都没人给我送过汤。”
“你要真想要,下次我也带一碗。”她淡淡回道,“不过可能加了泻药。”
秦先生立马闭嘴,假装认真看屏幕。
老夫子看着两人斗嘴,心里那股压了一整晚的沉重感,竟松动了几分。
“这样。”他收回思绪,正色道,“陈小姐负责外部发声,尽量用第三方视角引导舆论;我和秦先生继续守内部防线,等老赵下一步动作。他既然敢露头,就不会只试一次。”
“行。”她点头,“我明天一早就安排发布渠道,争取在早高峰前把第一波内容推出去。”
“顺便。”老夫子补充,“你那边有没有认识的数据安全专家?能写点技术分析最好,越硬核越好。我们要让客户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系统加固。”
“有。”她答得干脆,“我认识两个曾在国家级实验室待过的,一个喜欢写公众号,一个爱在论坛开帖撕人。我把他们拉进来。”
“完美。”老夫子嘴角微扬,“那就内外一起上。”
三人又简单商量了几句分工细节。陈小姐把联系方式留在便签纸上,压在保温盒底下。
“我先走了。”她说,“你也别熬太晚,汤趁热喝。”
门关上后,办公室恢复安静。
秦先生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临走前看了老夫子一眼:“说实话,我还以为你这辈子都搞不定人家。”
“谁说我搞定了?”老夫子低头看屏幕。
“那你这眼神,跟喝了十罐红牛似的。”秦先生笑了一声,“行吧,反正我现在觉得,咱们赢面大了。”
他走后,老夫子端起汤喝了一口。
温度刚好。
他打开金手指系统,将陈小姐提供的传播节点信息录入预警模型,重新校准舆情分析参数。屏幕上,原本一片赤红的负面热区,开始出现零星蓝点——那是她承诺要发动的发声渠道。
他盯着数据流看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什么,拿起手机,在通讯录里找到她的号码,备注改成了“战友”。
然后他放下手机,双手搭在键盘上。
反击,才刚刚开始。
主控屏右下角弹出一条新消息提醒。
他点开,是一条来自某科技评论博主的私信:“刚收到一份业内分析稿,署名是你合作方的人,写得挺猛,要不要转发?”
老夫子回复:“转。标题改成《谁在害怕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