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盯着屏幕上的“反制方案_阶段一”,手指还在键盘上悬着,手机又震了一下。
大番薯:【机场大巴已经出发,你再不来赶不上安检了!】
老夫子这才猛地回神。抬头看墙上的钟,离国际新能源论坛开场只剩一个半小时,而他还坐在办公室里,西装外套搭在椅背,领带歪在一边,像刚打完一场看不见的仗。
他站起身,抓起公文包,顺手把那张写着“有些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进了局”的纸条塞进内袋。出门前看了眼电脑——金手指界面已经恢复正常,进度条走完,文件生成完毕,标题是《公众共鸣场景提取报告》。
他点了保存,锁屏,快步走出门。
三十分钟后,他在会场后台站定,耳朵里塞着调试中的耳机,西装终于穿得一丝不苟,只是袖口还沾着一点昨晚喝剩的粥渍,颜色发暗,像块洗不掉的勋章。
“信号没问题吧?”他低声问。
大番薯从一堆设备后探出头,嘴里叼着半根能量棒,含糊地说:“主频稳定,备用通道已激活,ppt自动翻页同步延迟控制在零点三秒以内。”
“遥控器呢?”
“换了新电池,贴了防滑胶,还画了个笑脸。”
老夫子拿起来按了一下,结果没反应。
“……可能是太想笑了。”大番薯挠头,“我再试试热点连接。”
耳机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杂音,像是有人在拨号盘上狂按数字。老夫子皱眉,一把扯下,改插有线监听。声音立刻清晰了,可金手指界面却开始闪烁,数据流断断续续,像是被什么干扰了。
他心跳快了一拍。
这种时候掉链子,不是巧合。
他闭眼,深呼吸三次,手指摸到西装内袋里的纸条,指尖蹭过折痕,心里默念:我们早赢了,现在只是宣布结果。
睁开眼时,他已经冷静下来。
“给我手机热点,重启系统。”他把手机递给大番薯,“密码是你上次猜我生日输错的那个。”
“啊?二零零八零八零八?”
“对。”
三分钟后,金手指重新上线,弹出提示:【演讲内容匹配度98.7%,建议语速每分钟140字,重点强调‘能源普惠’与‘技术开源边界’】。
老夫子松了口气,看了眼台本最后一行字:“如果这条路注定孤独,那就让我走得再稳一点。”他删掉这句话,换成:“接下来,请看一组真实数据。”
大番薯在一旁小声嘀咕:“还是原来那句好听。”
“那是写给自己的。”老夫子整理领带,“台上要说的,是给别人听的。”
就在这时,秦先生匆匆走来,手里拿着平板,脸色不太好看。
“怎么?”
“刚才监测到社交平台出现一张截图,说我们的实验数据有问题,还配了张模糊表格,标题叫‘中国新能源神话?’。”
老夫子接过平板扫了一眼,冷笑:“连图表坐标轴都标反了,这质疑也太不专业。”
“但已经有几个外媒记者在翻这个帖了。”秦先生压低声音,“主持人那边问要不要临时调整流程。”
“不用。”他把平板递回去,“照原计划,我上台就行。”
秦先生点头离开。大番薯紧张地搓着手:“要不……我上去先讲两句暖场?我可以讲韭菜盒子和新能源之间的哲学关系。”
“你上去就是事故。”老夫子拍拍他肩膀,“待命就行,等我信号。”
广播响起,主持人开始介绍嘉宾。老夫子整了整西装,走向舞台侧翼。
灯光亮起,全场安静。
他走上台,站定,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面孔,没有寒暄,直接开口:
“很多人问我,这项技术最难的部分是什么?是算法?材料?还是资金?”
他顿了顿,语气轻松了些:“其实都不是。最难的是,当你说你要用新能源让偏远山区的孩子多读一小时书的时候,有人笑你天真。”
台下有人轻笑,气氛松动了些。
“但我们做了。过去十二个月,我们在三个试点村部署了微型供电站。孩子们晚上的学习时间平均延长了五十三分钟。一个家庭每年节省电费两千九百七十一元。这些数字,不是模型推演,是实打实记下来的。”
他抬手一挥,大屏幕亮起,播放一段视频:昏黄灯光下,小女孩趴在桌边写作业,窗外是山影,屋角的电表数字缓慢跳动。
画面切换,是一组动态图表,时间戳精确到秒,来源标注清晰:高校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国家能源数据中心。
“有人说数据造假。”他看着观众席,“那我问一句——如果真是假的,我们敢不敢把原始日志、检测报告、研发记录全部公开?”
没人回答。
“我们现在就公开。”他说。
大屏幕瞬间切换,进入一个加密验证页面,所有关键节点的文档都可以点击查看,每一项都有时间戳和签名记录。
“欢迎随时查证。”他笑了笑,“顺便说一句,那个发帖质疑的人,Ip地址显示在本市某网吧,登录账号名叫‘爱吃酸辣粉的喵’。”
台下爆发出笑声。
老夫子趁势推进,语气转沉:“创新不是用来吹嘘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我们的技术,不为打败谁,只为让更多人用上稳定、便宜、清洁的电。这就是我们坚持的原因。”
掌声开始响起,由稀疏变密集,最后全场起立。
他站在聚光灯下,没有马上结束,而是等掌声稍落,才补充了一句:“技术可以开放,但尊重必须对等。合作的大门永远开着,窃取的路,我们已经焊死了。”
掌声再次爆发。
演讲结束,工作人员迅速上前引导他前往媒体交流区。闪光灯接连亮起,提问声此起彼伏。
“请问您如何看待国际同行的技术追赶?”
“未来是否会考虑海外建厂?”
“有没有计划申请国际奖项?”
老夫子一一回应,语气从容。说到一半,他忽然停住,目光落在后排一个男人身上。
那人穿着灰西装,手里握着录音笔,低着头,却始终没提问,只是专注记录。
老夫子不动声色,借着工作人员换水的空档,低声对身后的大番薯说:“把今天所有提问者的信息归档,特别是那个穿灰西装、一直录音的人。”
“要查他背景吗?”
“先标记,别动。”
他端起水杯喝了口,温水顺喉而下,肩背的紧绷感终于散了些。
走到休息区途中,他悄悄打开金手指,输入指令:【标记潜在合作方,排除高风险机构】。
系统开始分析,进度条缓缓上升。
秦先生走过来,递给他一份简报:“三家境外机构刚刚调取了演讲全文,其中一家,去年曾试图恶意收购国内一家储能企业,后来被叫停。”
老夫子点点头,没说话。
他站在侧廊,手里握着未喝完的水杯,目光穿过人群,落在电子屏上滚动的“全球新能源合作意向榜”首位名字上——正是他们团队的项目代号。
嘴角微微扬起。
这时,大番薯抱着设备箱从后台跑出来,气喘吁吁:“老大!那个灰西装 guy 刚才去洗手间了,我把他的录音文件偷偷同步了一份!”
“放哪了?”
“在我新买的U盘里,还贴了个小熊贴纸,绝对安全!”
老夫子看了他一眼:“下次别用‘guy’。”
“哦,那个人。”
“也不是。”
“那个兄台?”
“算了。”他揉了揉眉心,“文件传我手机。”
大番薯手忙脚乱掏U盘,不小心碰到了水杯。
杯子倒了,水洒在地毯上,形成一小片深色痕迹。
老夫子弯腰捡起杯子,发现杯底刻着一行小字:“第37届国际新能源论坛纪念”。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
然后直起身,把杯子放进旁边的回收筐。